獨家原創:醫療保險制度存在問題及其對策

時間:2022-07-24 08:48:00

導語:獨家原創:醫療保險制度存在問題及其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醫療保險制度存在問題及其對策

目前,**全省所有市均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共同構成了覆蓋城鄉各類人群的醫療保險制度。目前,這3項制度的覆蓋人數分別達到2363萬、637萬和4700萬,總數達到7700萬,占全省1.1億總人口的70%。**省在加快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的同時,部分地區已經開始探索整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項制度的管理資源和制度政策。佛山、中山、珠海、湛江等市相繼建立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東莞和深圳更建立了三位一體的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進一步深化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提高農村居民醫療保障水平,消除城鄉醫療保障.本文就**省醫療保險制度至今還存在問題作出簡要分析.

1**省醫療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目前**省最大的問題是,醫療保險體制和市場化進程不配套,導致了醫療成本上升非常快,看病非常貴,門診人次下降很快,老百姓普遍抱怨看病貴、看病難,而且醫患關系緊張。

1.1醫療保險制度問題。

拿養老保險的統賬結合模式放到醫療保障上,問題是很嚴重的。把個人賬戶作為醫療保障的一個部分,管理和控制的成本不知道有多高,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管理和控制的。我們醫療保險制度雖然叫統賬結合,實際上社會統籌那一塊才是我們的醫療保障制度,但是它又把個人的保險劃出去了,所以社會統籌部分就顯得有限,只能解決大病、住院,老百姓一般的疾病沒有辦法解決。所以對于統賬結合的模式,還有反思的必要,制度自身有問題。但更加重要的,剛才李教授也已經談到了,跟醫療保險相關的醫療衛生體制和醫藥體制未能同步改革。

1.2基金平衡問題

基金平衡是醫療保險體系有效運行的關鍵,也是醫療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就目前來看,**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均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基金收支不平衡,社會統籌基金保障程度低,個人賬戶支付能力弱,無法滿足參保人的基本醫療消費需求。一方面,由于前述社會人群參保率低、結構老化等原因,基金的積累性在減弱甚至萎縮,而政府并沒有給予基金以財政支持,加之許多單位應參保不參保,無故拖延保費的繳納,漏報、瞞報工資基數來逃避繳費,致使基金的籌資水平很低;另一方面,從實際醫療消費看,即使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由于統籌基金起付標準設置的“門檻”過高,超過封頂線以上的高額醫療費用負擔風險大,參保人自負醫療費用的比例高等原因,加之缺少合理有效的供方制約機制導致,如醫院亂收費、濫用藥、濫檢查以及藥品生產流通環節虛高定價等問題,一旦患了大病、重病或慢性病,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支付就會嚴重不足,且存在較大缺口,參保人不得不用現金支付很高的醫療費用,這給低收入者和體弱多病者帶來難以承受的經濟負擔。

1.3補充醫療保險問題

社會醫療保險體系包括基本醫療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我國處于現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情況,基本醫療保險只能是“低水平、廣覆蓋”,而它在保險深度和廣度上的缺口,需要依靠補充醫療保險即商業醫療保險來補充。商業醫療保險靈活便利,自由選擇性強,能夠提高社會醫療保障水平,滿足不同人群、不同層次的需要。而其專業化、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也可以為基本醫療保險的管理所借鑒,以促進基本醫療保險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因此,只有將基本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有效銜接,才能使醫療保險體系更加科學和完善。

而我省的商業醫療保險起步不久,還存在相當大的發展障礙。集中表現在:(1)醫療改革不到位,相關法律法規不配套;(2)缺乏鼓勵開辦健康醫療保險的政策支持;(3)保險公司自身的專業化經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醫療保險是一項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管理難度相對較大的業務。由于醫療保險在我國起步較晚,且長期作為從屬業務或附加險來對待,各保險公司在醫療保險方面的經驗和技術普遍缺乏,風險管理和控制水平較低;人才培養不夠,尚未建立起一支專業化人才隊伍;產品創新能力不強,險種單調重復,難以滿足市場的不同要求。

1.4醫療機構改革問題

醫療服務市場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我省醫療保險體系來看.在橫向上是行政性壟斷沒有被打破,缺乏公平競爭的環境。省政府直接擁有和管理醫療機構,把主要精力放在辦醫院上面,在一定程度上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公立醫院利益的保護者。這限制了其他產權形式醫療機構的發展,市場因為缺乏競爭而使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公立醫療機構利用其壟斷地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亂收費、濫檢查、濫開藥、服務質量差,直接受害的是普通的醫療服務消費者。從縱向上來看,區域衛生規劃不合理是主要問題。主要表現在衛生資源配置條塊分割,重復建設,結構失衡,資源浪費與短缺并存,運行成本高,總體利用效率低,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衛生需求。因此,醫療機構亟待改革,醫療衛生資源需要重新整合。

2針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對策

根據我省醫療保險的現狀,為保證今年內基本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改革工作中一要著重抓好地級城市的醫療保險改革,發揮地級城市的輻射作用和示范作用;二要著重抓好企業勞保醫療的改革,以利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三要著重抓好統籌基金的管理,發揮互濟、互助、抗風險的能力。

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要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堅持“低水平、廣覆蓋”的原則。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共同合理負擔,建立新的籌資機制和費用約束機制,增強個人的自我保障意識和責任

基本醫療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構成,個人帳戶主要用于支付門診費用;統籌基金用于支付起點標準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職工按規定個人負擔一定比例以后的住院費用。在管理條件較好的統籌地區,劉部分門診費用高的病人可從統籌基金中子以一定幫助。發揮統籌基金的社會共濟及個人帳戶的積累和自我約束作用。

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規范醫療服務行為。設立醫療保險資料核查制度,遏制醫療資源浪費,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

建立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并存的改革,需要我省開放醫療服務市場,允許國外的醫院、私人的醫院,甚至是允許農村的醫生進城。比如有些身體健康的群眾幾年不進醫院,但某天需要有醫生來咨詢一下,但是現在的醫療體系不允許,請私人醫生也不會報銷,甚至不允許有有私人醫院或社區私人醫生存在。這種狀況既不利醫療體系的完善,更不利于滿足我們的醫療需求。所以要允許開放這個醫療服務市場,要收縮公立醫院的規模。城市的公立醫院沒有一個小醫院不追求大醫院,大醫院追求綜合醫院,追求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成本實際上最后都轉嫁到了患者的身上。醫療服務體系不改革,醫療保險就沒有成功的時候。

結論

加快醫療保險的立法步伐,構筑起醫療保險法律保障醫療保險制度,是保障全體勞動者的基本醫療需要.由國家強制實施,具有強制性、互濟性、公平性的特點。因此,為保證其目標的實現,只有通過法律途徑由國家立法實行。醫療保險基金是為參保人員在出現疾病風險時提供資金保障而建立起的一道健康安全網,是全體參保人員的“保命錢”,其作用的發揮意義深遠且重大。為此,建議我省要盡快將醫療保險列入立法計劃,加快醫療保險法規立法,從而構筑起一道醫療保險基金安全的法律保障防線,以保證醫療保險制度的運行,服務于廣大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