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問題研究
時間:2022-12-27 08:29:01
導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臨汾市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發展現狀
(一)推進制度化管理,養老保險應收盡收
充分的基金積累,是養老保險金給付的基本保障,為了將征繳工作深入貫徹到位,中心按照“參保單位基金征繳到位,退休人員補貼發放到位”的“雙到位”原則,隨著統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政策的逐步深入,一方面極大地增加了全市養老保險基金的積累,為抵御金融風險筑牢了“防火墻”;另一方面為實施績效工資的單位退休人員生活及時補貼到位,提升了他們“老有所養”的生活質量,實現了社保機構和參保對象的“互利共贏”,到2014年年底,基金累計結余達到14.48億元。
(二)構建立體化年檢,業務服務提質增效
針對離退休人員年齡普遍偏大的情況,中心創造性開展了“年檢服務套餐”活動,為參保對象構建了多維度、立體化的服務空間:一是現場辦公“人性化”。在年檢過程中,聯系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現場坐診,為等候年檢的離退休人員免費體檢身體,養老金銀行現場解答存取款疑問并辦理相關業務。二是上門服務“親情化”。對行動不便、長期臥病在床的退休人員,派專業人員攜帶便攜設備實行上門年檢。
(三)開辟網絡化通道,信息服務觸手可及
為加快社會保險關系轉續、異地資格認證、養老保險待遇狀態比對查詢等信息系統的應用步伐,作為全省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機構首家基于公共服務平臺的業務網站——“臨汾市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管理服務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網上公開服務內容、辦事流程、報表下載、政策依據,提供網上申報、年檢年審等綜合性、多維度網絡服務。
(四)延伸人性化觸角,拓展服務遍地開花
中心在服務工作中不斷探索尊老、助老的方式方法,推動服務更加貼近群眾和富有人文氣息。一是養老金發放網點進鄉村。在養老保險“社會化發放”過程中,中心選取了全市營業網點最密集的堯都區農商銀行作為合作銀行,協調退休金銀行在業務辦理比較集中的營業網點開辟敬老專柜和老干部活動休息區,使人性化服務更加具體和細致。二是“愛心小藥箱”進家門。針對離退休人員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的特點,協調全市最大的連鎖藥品企業共同開展了“愛心小藥箱”活動,為離退休人員提供定期健康查體、購藥最低折扣、過期藥品定期回收、電話上門送藥等會員式服務,提升全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注和關愛,使他們能夠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
二、臨汾市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養老保險制度缺乏法律支撐
養老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不可缺少的部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愈演愈烈,我國面臨的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壓力也越來越大,但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養老保險制度的法律法規,出臺的政策大都是靠臨時規定來下發,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確保老年人的基本權益。
(二)參保對象有限
按照現行的規定,目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參保對象有限,這相對于全部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而言,其覆蓋面太小,導致了擴面征繳的空間越來越窄,而參保單位“等待觀望”的情緒也日益加重,但退休人員每年都在急劇增加,截止2014年12月底,臨汾市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數僅為137607人,征繳養老保險費159839萬元,發放37401名退休人員養老金133260萬元,按照這樣的趨勢,養老保險將出現入不敷出的狀況。
(三)養老保險制度多頭管理,造成責權分離
由于很多原因,我國的養老保險是人員人事管,基金財政管,待遇發放勞動管,審、管、發職能分離,雖然現在統一設立了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由其統一管理,但在實際業務中仍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銜接中斷,部門之間相互推諉,使得工作不能很好地開展。
三、解決臨汾市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問題的對策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在當代社會,立法先行是一項基本原則,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運行、管理只有以法律為依據,才能公平、高效、健康的發展。我國應該在借鑒發達國家成熟經驗的同時,立足我國的實際情況,盡快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險法律制度,為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保險意識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費由財政支付轉為社會保險,是歷史性的變革,但很多人還不能適應該轉變,作為臨汾市養老保險服務中心應該不定期的利用多種方式進行宣傳,逐步提高單位和個人對養老保險重要性的認識,加大參保力度,促進社會保障的健康發展。
(三)提升經辦人員的管理能力
臨汾市社保養老保險中心應該認真落實有關社會保險的政策法規,繼續深化窗口單位改進作風專項行動,以創建優質服務窗口為目標,并加強對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經辦人員的培訓,提升其崗位工作能力,更好地為機關事業退休人員提供優質的服務。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積極創新敬老、愛老、助老的方式方法,在服務保障“老有所養”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努力實現離退休人員的“老有所樂”。
作者:劉向明 單位:臨汾市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管理服務中心
- 上一篇:央行分支機構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的監督管理
- 下一篇:農村居民商業養老保險有效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