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6-19 03:29:56
導語: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籌資風險。我國民辦高校大部分的教學經費是自己籌集的,學生的學費是高校辦學經費的主要來源之一,但是由于高校生源逐漸減少,學費經費已經無法支撐學校的正常運行,民辦高校也開始主動尋找生源,緩解招不到學生的壓力,為了防止資金來源枯竭,提高教學質量,擴寬教學資源,增加學生和家長對民辦高校的認可程度,高校貸款便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籌資方式,大量的貸款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面對巨額的貸款本息給高校帶來了資金壓力,增加了資本成本,單一的籌資方式不利于民辦高校的運營,提高了財務籌資風險。(二)投資風險。我國一些民辦高校的財務管理制度仍然不夠完善,在資金管理上不夠嚴謹,一些高校的辦學投資者往往還經營其他企業,在不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下,投資者會存在挪用私款的現象,從而影響民辦高校的正常發展。一些民辦高校的管理者在不充分考察高校的發展現狀時,經常會高估教學的發展空間,把資金直接投入到基礎建設或其他行業中,不考慮項目投資給民辦高校帶來的風險,導致資金管理不當,高校資金鏈斷裂,加大財務管理風險。(三)運營風險。我國一些民辦高校是新成立的,相對于公辦高校來說,運營時間比較短,缺乏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浪費了許多優質的教學資源,教學設備利用率低,同時民辦高校的師資力量不夠強大、穩固,部分教師的從業水平有限,仍需不斷提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如果教學質量提不上去,優秀生源就會流失,使得民辦高校的聲譽降低,一旦民辦高校的辦學質量低于國家教育管理部門的規定,高校最終將會因運營不善而關閉,不利于民辦高校的快速、可持續發展。
(一)民辦高校管理者缺乏風險管理意識。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深化改革,民辦高校的運營規模不斷擴張,導致民辦高校的資金需求量不斷提高,大量銀行借貸現象嚴重,這都是因為管理者缺乏財務風險管理意識,缺乏現代教育體系管理理念,忽略高校的資金管理風險和成本管理風險,不結合民辦高校的自身實際情況,盲目擴張運營規模,辦學經驗不豐富,資金管理不科學、合理,加大了高校的財務管理風險,制約了民辦高校的正常運轉與發展。(二)民辦高校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1.財務預算管理不完善。民辦高校缺乏高效、科學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財務預算沒有與國家目前的教育體系和高校實際發展情況有效的結合起來,預算管理的執行力度不夠,缺乏動態監管制度,沒有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不能及時發現民辦高校存在的財務風險且加以防范,沒有做好預算的事前、事中、事后工作,降低了預算的效力,阻礙了高校財務資金的高效管理。2.缺乏有效的內部審計機制。民辦高校在運營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內部審計機制,內部審計委員會機構缺乏獨立性,財務信息披露滯后、透明度低,對民辦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約束力較差,沒有充分、有效的發揮出內部審計的監督管理作用,使財務管理運行缺乏制約性、規范性。(三)缺乏地方政府的財政扶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地方政府部門加大了對教育事業的投入、財政補貼,但是地方政府對民辦高校教育資金的投入有限,無法跟上時代經濟的發展,加上民辦高校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教育經費缺口仍然很大,使得民辦高校不得不加大貸款額度,以獲取更多的活動、運營資金,加重了民辦高校的財務負擔,不利于高等教育事業的生存和快速發展。(四)民辦高校缺乏資金籌集渠道。我國民辦高校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教學收入、銀行貸款和少量的地方政府財政補貼,現有的資金籌資渠道較少,教學收入取決于高校生源問題,隨著我國學生人口數量的逐漸減少,很多民辦高校出現生源緊張的問題,這樣直接影響了高校的教學收入。為了維持民辦高校的正常運轉,高校會向銀行申請貸款,但是貸款額度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旦高校將土地、房產、設備等抵押貸款出去,高校很難再次進行大額借貸,同時貸款利息也會加大高校的財務壓力,財政補貼金額有限,無法長期解決民辦高校的資金問題,因此需要尋找更多的籌資渠道,穩固民辦高校的發展。
三、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的防范對策
(一)加強民辦高校管理者的風險管理意識。我國現代教育體系管理理念更加注重財務風險管理,只有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才能減少資金的不合理使用,降低高校的資金管理風險和成本管理風險,民辦高校的管理者應加強風險管理意識,充分考察教育事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家對教育體系的實施政策,明確高校自身的運營狀況和未來的發展目標,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財務決策。加強民辦高校的教學管理知識學習,管理者應積極參加教育部舉辦的教學相關講座,通過交流汲取成功的辦學方法,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民辦高校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二)加強民辦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1.加強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民辦高校應引入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根據高校辦學情況制定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法和執行程序,加強預算管理的執行力度,將預算的執行情況定期進行分析、上報、總結,對于預算執行結果與初期預算目標差異較大的事項,應及時分析原因,并作出合理的調整,實現動態監管的目的。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量化風險,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有效識別高校的財務風險,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完善內部審計機制。民辦高校應注重內部審計委員會機構的有效建立,確保其工作的獨立性,不受高校領導的干預,對于存在問題的財務信息及時披露,實現公開透明,主動接受國家教育部和社會大眾的監督,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管作用,促進民辦高校的可持續發展。(三)加強地方政府的扶持。我國民辦高校之間的競爭壓力較大,地方政府除了在財政補貼方面加以扶持,還可以由政府出臺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建立教育基金,由社會資本出資給教育事業捐款,將獲得的捐款獎勵給有需要的高校。地方政府也可以轉變職能,鼓勵民辦高校自主辦學,政府在民辦高校的運營過程中起到指導、調控、監督作用,通過對高校的考核和監督來規范民辦高校的運行、發展,從而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承擔風險的能力。(四)拓寬民辦高校的籌集渠道。民辦高校應提高教學質量,增加升學率,提高社會聲譽,吸引社會資本的投資,相對于銀行貸款來說減少利息支出,降低了高校的資本成本。積極參與政府部門組織的活動,獲取政府財政補貼項目的競爭資格。同時,民辦高校的聲譽提升了,生源問題也會有所提升,增加了教學收入,拓寬了民辦高校的籌集渠道。
四、總結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及社會大眾越來越關注民辦高校的運營情況,民辦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并長期發展下去,應加強財務風險的管理,拓寬籌資渠道,合理調整高校的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加強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職能轉變,提升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和聲譽,促進高校健康發展。
作者:白雪敏 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文鵬.廣州市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高教學刊,2016(1):148-150.
[2]蘇亞民,黃曼光.論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的表現及對策[J].科技創業,2015(6):50-52.
[3]杜書英.我國高校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28):79-80.
- 上一篇:化工安全管理重點和要點
- 下一篇: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