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探討

時間:2022-12-18 11:26:45

導語: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探討

在當前市場經濟全球化加速向縱深發展的新時期,國際經濟持續低迷,企業面臨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兼之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方式加速轉變,企業迎來了比以往更多的機遇,也面臨著更不可預測的風險。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積極回應企業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探討企業財務風險問題,研究管控、防范財務風險的方法策略,現實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一、企業財務風險概述

企業財務風險是企業在整個運營和財務管理過程中,由于種種不確定的主、客觀因素影響,企業財務現實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從而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對企業正常發展甚至生存產生的負面影響。企業財務風險包括財務狀況變壞的風險和財務成果減少的風險,大致可分為融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等。風險管理是一門新興的管理科學,研究對象主要是風險發生規律和風險控制策略。籠統而言,風險管理對象的主要特點為:一是具有特殊性,多是突出的、不可預測的意外事件;二是具有應用性和針對性;三是具有全面性,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直接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甚或生存。就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而言,它是指企業識別、衡量和評估財務風險,并在此基礎上采取積極應對措施的過程。作為風險管理的特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包括財產損失、經營損失和企業責任損失等。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探析

導致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因素比較復雜,既有市場風云變幻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管理諸方面的因素。大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企業投資規劃缺乏科學論證,戰略目標不夠明晰。一些企業在投資之初,沒有經過足夠的市場調查和深入的投資論證(一般需要半年以上時間),對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沒有充分研究,項目上馬比較倉促,這往往為后續運行留下財務風險的隱患。還有的企業前期運行基本良好,但在企業做大做強過程中,沒有居安思危、量力而行,沒有在企業的總體控制能力和當前綜合配套資源的合理框架下考慮人力、財力,或在投向新的領域時對所進入行業的認知程度不足,對后續項目的可行性或市場競爭壓力準備不足,戰略目標不太明晰,從而加大了財務風險。(二)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債務比例高出正常范圍。現實中,很多企業的負債率比較高,在市場銷售業績良好的情況下,除了企業的利息負擔外倒也沒有什么太大問題。這也使得一些企業的管理者對此風險視而不見,甚至進一步擴大債務比例。然而,一旦市場銷售的“冬天”來臨,資金回籠不暢、周轉不靈的窘境就成為企業正常運行的枷鎖,嚴重的甚至導致企業資不抵債,陷于破產的絕境。(三)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內部監控趨于失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內部監控系統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但是,當前很多企業沒有建立系統的財務監控制度;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相關規章制度,但由于領導不重視、執行不力等因素,致使制度停留在紙面上,成為一紙空文。比如,由于責任追究制度沒有建立或執行不到位,導致企業資本流失,長此以往就會增加財務風險。(四)資產流動性較差,企業存在資金鏈斷裂的隱患。債務融資之后,企業在正常運營中必須保持足夠的現金流量以備到期債務、利息的順利償還。但是,相當一部分企業囿于種種因素,資金流動狀況較差、現金變現能力不強,甚至于“拆東墻補西墻”,同時又沒有在危機來臨時的應對之策,就有可能在某個關鍵時刻使這種潛在的財務風險變成資金鏈斷裂的嚴酷現實,從而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是滅頂之災。(五)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較低,風險意識不強。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不高,這也是造成風險管理質量較差的一個現實因素。這些財務管理人員往往對財務風險沒有預見性,不能結合企業的現實生產狀況制定行之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有的管理人員雖然有一定的風險意識,但囿于專業知識、財務素質的不足,采取的風險應對策略往往脫離企業實際,未能“對癥下藥”,從而成效甚微。

三、管控企業財務風險的路徑選擇

(一)建立科學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企業財務出現的風險是各項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同時,風險的發生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因此企業財務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警的。所謂財務風險預警,是指對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各種異常變動情況或苗頭現象進行持續跟蹤和數據分析、監控,努力做到在財務風險發生之前及時發出預警信號,并判斷風險大小,從而及早采取針對性措施消除隱患或將風險控制在適度范圍內。1.確定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分析的重點指標。獲利是企業經營的目標,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前提。因此,預警指標應以能夠變現能力、償債能力的財務指標作為重點,并輔之以財務效益指標和資產營運指標。大體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借款貨幣資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比重、流動比率、應收款項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等。2.編制現金流量預算,強化短期性財務風險預警。企業現金流量預算的編制,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為了準確編制現金流量預算,財務部門應將預期未來收益﹑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及投資計劃等以數量化形式表達,建立定期的滾動式現金流量預算。通過預算分析,可以比較全面地掌握企業動態的現金流動情況,尤其是對企業的大額資金支出進行掌控。3.強化風險資料報送與信息收集,對風險信號進行跟蹤。風險資料收集整理和篩選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在此基礎上,企業財務部門應利用多樣化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把異常情況及時匯報給企業決策層,提醒決策者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比如:在企業運營中,如果突然出現應收賬款增大、成本上升的情況,就要及時跟進,弄清楚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及具體過程,提交具有專題性質的風險報告。4.根據風險預警信號和評估結果,及時制定高質量的風險處理方案并抓好落實。高質量的方案,高效率的執行,這是控制財務風險的關鍵環節。這里指的主要是預防性控制,即預先基本可以確定發生機率較大的損失,通過未雨綢繆,采取相應措施防止損失的實際發生。還有一種是抑制性控制,即對即將或正在發生的不可避免的損失采取措施,力爭把損失程度降到最低。(二)建立有效的企業財務控制機制。1.財務控制機制是一個全過程的整體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方面的控制。事前控制是指企業在進行方案選擇取舍的時候,既要充分考慮可能獲得的利益,又要關注潛在的風險及其出現的概率,在不增加額外負擔的情況下采取措施,妥善應對。事中控制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面對已經出現的企業財務風險狀況,在風險出現之初就通過定量、定性方法進行科學評估,控制偏差,有效遏制風險,推動其朝著好的方向轉變,千方百計地減少企業損失。事后控制是指對于已經發生過的財務風險,應組織召開“事后諸葛亮”討論會,建立風險檔案,汲取深刻教訓,避免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對于損失及時作帳務消化處理,清除下一步發展的隱患。2.選擇合理的財務管理模式。結合企業的特點和發展目標,對不同的職能部門合理劃分經濟職能,規定不同的經濟責任,使每一個部門都明白自己在財務控制中的職責、作用和地位,并合理授權,真正實現利、權、責的和諧統一。可建立部門聯席會議或定期財務控制研討會制度,加強對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也可探索以內部結算中心的形式優化企業的財務管理行為。(三)采取多元化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策略。1.建立企業財務管理的科學決策機制。企業應注重國家產業政策、市場信號變化等綜合因素對財務決策的影響,防止決策風險。加強投資管理,特別是在做出重大投資項目時,應加強市場的調研和評估(一般來說,這一周期不應少于半年),防止投資決策出現重大偏差。加強籌資決策管理,在預測企業資金的需要總量時,應根據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實際(包括合理考慮擴大再生產的實際)進行預測,合理確定資金的比例和結構。2.加強企業財務的預算管理。財務部門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規范財務預算的編制程序和方法,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程序提出整體財務預算方案;在企業總體財務預算框架下,各執行部門應緊密結合本部門的現實需求和特點提出本部門的具體財務預算方案;對財務預算編制中出現的問題,財務部門應與各執行部門充分溝通協調,及時修正調整和完善。同時,做好預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工作。對財務預算執行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和出現較大偏差的項目,各預算執行部門應及時報告,協助財務部門共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進措施,確保預算的順暢執行。3.加強現金流量管理,細化應收款項管理。對于企業運營過程中的應收款項管理,企業在日常運營中應給予充分重視。首先,應對客戶尤其是較大客戶建立信用額度管理制度,在賒銷商品時確定信用政策;其次,應做好帳齡分析,提高企業的收現效率,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正常運營和擴大生產對資金的迫切需求;再次,應加強壞帳管理,及時核銷呆帳和壞帳。(四)提高財務管理隊伍的專業素質和風險防范意識。一切管理機制,歸根到底都要靠人來落實。企業要切實降低財務風險,就必須“以人為本”,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的財務管理隊伍,并不斷提高這支隊伍的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解決能力。首先,應持續做好風險管理培訓,全員樹立風險防范意識。企業的管理層要充分認識到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管理中將這種意識進行“壓力傳導”,從上到下形成高度重視風險的全員防范意識。其次,出臺合理的激勵和約束措施。企業必須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使管理層、財務部門和執行部門直至普通員工的努力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盡可能趨于一致,采取多層次的、兼具科學性和人本化的評判標準,形成合理的競爭機制,從而鼓勵良性行為、約束負面行為,顯著降低風險發生的機率。第三,積極開展適崗再教育。隨著社會發展和新技術的進步,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原有的知識結構和視野可能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的發展需要。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提供必要的培訓經費,鼓勵甚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深化學習和適崗再教育,提高財務管理專業化素質,提高財務風險應對能力。當然,財務管理人員自身也要自覺樹立愛崗敬業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增強財務風險管理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大局意識,為企業的發展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參考文獻:

[1]王洋,高連科.淺析中國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1(25):112~113.

[2]沈莉莉.基于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影響因素及控制原則[J].財會天地,2011(12下):75~76.

[3]李博.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J].管理觀察,2014(8):72~73.

作者:戚玉芳 單位:淮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