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預警的對策研究

時間:2022-10-29 04:07:54

導語:企業財務預警的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財務預警的對策研究

一、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程序

第一,對風險體系進行系統研究和分析,確立風險預警目標,確定所應對的風險分類和結構,建立明確的控制與管理對象。第二,選擇適用的風險測評模式,確定風險預警子系統和中間控制過程,組建風險管理組織框架,選定測評專業人員。第三,建立風險控制指令和對風險處置的行為標準,建立風險預警信號采集和對應的測評體系,保證風險管理的連續性。第四,保證風險預警調節傳導的有效運行,控制各個風險管理工具和手段的應用效果,建立一系列管理方案,提高風險防御能力。

二、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分析方法

企業在財務預警分析的時候,一般采用兩種常用的分析方法。一是定性分析。它通過對企業的經濟環境、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的判斷和分析,預測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而這主要是靠分析人員的工作經驗和判斷力,很大程度上存在主觀臆斷性。二是定量分析。它通過將實際值與目標值進行對比,根據其差距發出不同程度的預警信息,或通過運用相應的數據圖表分析來判斷一些定量指標的變動趨勢。定量預警分析法所得結論較精確,但可能不完整。它又包括單變量預警分析模型和多變量預警分析模型。

1.單變量預警分析模型

通過單個財務比率指標的走勢變化來預測企業財務危機。但是由于任何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都是由多方面的財務指標來反映的,沒有哪一個比率能概括企業的全貌,并且不同的企業的選取的數據不同,預測指標亦就不相同,得出的結論更是會千差萬別。單變量預測模型最早是由威廉•比弗(William.Beaver)提出的債務保障率能夠最好地判定企業的財務狀況(誤判率最低),其次是資產收益率和資產負債率,并且離經營失敗日越近,誤判率越低,預見性越強。后來經過眾多學者、實務專家的研究,認為資金安全率也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單變量指標。計算如下:債務保障率=現金流量/債務總額;資產收益率=凈收益/資產總額;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資產安全率=資產變現率-資產負債。

2.多變量預警模型

通過運用多種財務比率加權匯總而構成線性函數公式來預測財務危機的一種模型。相對于單變量模型而言,多變量預警模型運用多個財務指標衡量企業風險,多方位反映企業經營狀態,揭示企業產、供、銷各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為管理決策提供幫助,能更全面,更系統反映集團財務風險。

三、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具體措施

第一,預警指標計算的基礎是財務數據,而數據來源是否真實方便,直接決定著預警指標的質量。由于目前我國整體市場信用環境較差,報表虛假披露使我們在建立財務預警機制時受到干擾。因此,要加強數據的真實行和連貫性,配合專業的分析人員,在數據的選取上提高真實性的分析水平,使之能夠全面準確及時的向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提供信息,從而在基礎上建立合理的風險預警機制。第二,財務風險預警分析指標使用的僅是數量性資料而沒有考慮質量性因素。因此,在運用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比率的高低判斷企業的優劣的同時,應結合企業歷史情況和現狀以及經營特點、市場的發展等方面,充分考慮財務報告數量性資料以外的相關質量性因素,進而對企業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評價。第三,內部控制制度健全與否直接關系到財務預警模型中各種指標、財務比率計算的真實性。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內部審計、崗位輪換、職務分離等方法與手段能夠對會計信息的采集、記錄、歸類、匯總等過程實現全面的監督與控制,從而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保障會計信息能夠有效、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狀況,促進企業開展風險分析,保障企業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第四,企業建立財務預警模型不能完全依賴約束機制來防范風險的發生和擴大,還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目標企業經營激勵機制,最大限度激發企業經營、成本控制等的積極性,全員動員控制成本,規范管理,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企業資產的增值和業績實現。通過項目負責制,由項目組選擇、評估好的項目,可以最大限度地將競爭機制、激勵機制、約束機制、獎懲機制等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第五,加強財務預警系統的后續管理。它可以保證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和預警功能的充分發揮。后續管理工作通常包括:日常監管和維護,保證預警系統與其他管理系統之間數據接口通暢、數據共享充分;財務業務數據、指標體系、預警臨界標準等有序更新。保證預警功能的準確和及時;保障各項數據庫的安全和完整。

作者:滕麗娜單位: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