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預算和績效管理研究
時間:2022-09-01 10:24:33
導語:高校財務預算和績效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如今,高校辦學規模日益擴大,在校生人數越來越多,考生生源呈現出多樣性特點,高校收入、支出不斷增加。在高校體制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高校應建立完善的財務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引進規范性的績效評價方法,嚴格按照績效管理要求、標準,對比、衡量、考評高校財務預算執行過程及結果。本文主要針對高校財務預算和績效管理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
在高校的運營、發展中,經濟基礎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了物質基礎和保障,高校管理部門需要引進科學、合理的方式,分配、利用高校財務資源。在高校財務預算管理過程中,管理部門需要注重自身預算執行效力的提升,針對現有的財務預算績效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和優化。基于此,文章介紹了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內容,闡述了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的作用及新要求,提出了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1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
1.1財務預算要求。在財務預算編制過程中,管理部門需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高校教育方針要求進行,在教學基礎上根據高校的發展規劃、資金需求,估算高校開展教學工作所需資金,并針對高校的發展做出資金預算,隨后方可執行。1.2財務預算內容。財務預算的主要內容是資金來源、資金支出。其中,資金來源主要有:高校申請的上級撥款,教育部門、財務部門下撥的建設資金;高校學費、住宿費、函授等辦班、技能培訓所收獲的非稅收入;學校向銀行貸款投入的資金;社會公益機構向學校捐款。財務支出應確保高校辦公、人員經費的充足,確保資金支出的科學性、合理性,一般資金需要應用到科研、教學活動中。
2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的作用
2.1確保資源的合理配置。在高校財務預算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將高校目標、行動方法、策略進行細化處理,嚴格按照預算軌跡進行,以實現預期的預算管理工作。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實施,有助于各職能部門對預算績效目標進行考核,可以理順預算的分配關系,規范高校各項資源預算開支,避免隨意開支現象的發生。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對項目各階段的績效控制可以保證資金的規范使用,改變資金支出不合理的缺陷,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確保資源的合理配置。2.2有效掌握各部門活動。高校管理部門建立績效管理體系,做好動態控制工作,從預算編制、執行到結果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工作,根據評估反饋結果強化評估主體、被評估主體之間的交流、協作,并針對預算偏差、預算方法進行調整,在溝通、調整過程中有效執行各個部門的活動。2.3提高財務風險防控能力。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為了獲取更多資源,減少成本投入,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往往會面臨著更多的風險,尤其是財務風險。例如,很多高校為了建設基建項目,需要向銀行貸款,通過進行貸款能夠合理地應用各項資源,反之則會面臨債務危機。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現狀,高校需要制定完善的財務評價指標,針對高校負債能力、發展潛力進行評估,減少財務風險問題。并且,績效管理可以激勵、促使高校內部各個部門做好資金計劃,通過財務預算和績效管理的融合,有效地防控高校財務風險問題。2.4促進各部門間的溝通協作。在高校的運營、發展過程中,高校財務部門、院系、職能部門需要協作,認識到高校財務預算的重要性。通常情況下,各個部門的崗位職責、權力存在很大差異。在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為了減少責任不清、扯皮推諉問題的出現,管理人員需要分析價值鏈之間的關系,積極開展績效管理工作,引導員工明確自身的責任目標,開展績效獎勵工作,提高績效管理的預期目標。
3新時期高校預算編制管理要求
3.1預算編制嚴密要求。在現代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中,為了節省更多的資金,管理人員需要做好嚴密化的預算編制工作,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編制預算,并注重以下內容:第一,根據預算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遵循“統一管理與分級負責”“統籌兼顧與收支平衡”“勤儉節約與突出績效”原則,合理地開展預算編制工作;第二,高校預算編制部門應強化與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明確高校工作重點,實事求是、統籌兼顧地編制預算。3.2預算編制科學化要求。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大背景下,核算方法、會計要素、跨期攤配費用、資產核算、債券價值、報表結構體系等項目在不斷完善,高校預算編制需要科學化,才能適應新時期的發展。因此,高校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與時俱進,采用科學化預算編制方法,針對現有的預算編制模式進行創新和優化,將“彈性預算”“零基預算”“滾動預算”等方式進行融合,還要明確高校預算主體的工作內容、目標、績效。另外,高校財務管理人員還需要創新并優化現有的預算編制模式,構建高校預算編制體系、責任預算體系,為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支持。3.3預算編制精細化要求。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新政府會計制度對高校提出了精細化要求,高校財務管理部門需要明確具體的績效目標。首先,針對預算制度、責任、費用、指標進行精細化處理,如預算編制、審批程序、修改預算辦法、預算執行情況分析、預算評價和考核等內容;其次,明確高校發展規劃,并建立3到5年的專項建設項目庫,針對項目立項、審核、實施全過程進行項目化管理;最后,將高校各個部門預算、年度工作計劃結合起來,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進行測算,并細化各個預算項目,提高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的整體水平。
4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4.1未樹立正確的預算管理觀念。在計劃經濟時代,高校經費普遍由財政部門負責,很多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還有待更新,缺乏對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視。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高校財務改革日益深化,預算管理逐漸成為高校財務管理中的關鍵內容,但在社會的長期發展中,很多高校預算編制制度有待完善,預算申報程序不夠規范,未將財務預算工作作為財務重點管理工作,無法激發高校各個部門的工作積極性,缺乏有效的協調、監督機制進行約束。另外,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預算管理意識比較薄弱,往往將高校預算作為向上級部門爭取撥款的重要工具,無法充分發揮出預算管理的作用,還有很多高校內部員工未樹立正確的預算管理觀,只有在領導重視、員工服從的基礎上,做好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工作,才能夠實現高校各個部門的有效配合,實現高校財務預算和績效管理的預期目標。4.2預算編制的準確性有待提高。現階段,很多高校在編制支出預算的過程中,獲取的基礎數據還有待完善,尤其是二級部門預算數據缺乏一定的準確性、真實性,導致預算方案制定比較隨意。上下級部門還需要按照“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原則,將預算目標作為考核標準。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不足,如下級在制定預算目標的過程中,普遍關注目標的可行性,以及獲取更多占有資源的方式,導致預算目標不合理,且不注重經濟效益的提升,極易出現設備閑置、年末突擊申報經費等問題,導致高校資源浪費問題比較嚴重,無法確保預算在高校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作用,嚴重影響著高校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同時,很多高校都會實行后勤社會化管理、網絡教學管理等模式,后勤社會化管理的很多收入是由學校代收后,返還到物業管理部門。網絡教學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會返還給教學站點,但按照“大收大支”預算方法,這些收入都屬于高校預算,但高校只是代收,只能作為虛增收入,無法確保預算編制的準確性。例如,通過分析廣州某高校的預算情況,對108位受訪者進行調查發現,25%的受訪者認為預算編制缺乏一定的準確性,與實際執行情況存在很大差距,主要體現在收入與支出的預算、實際差額方面,50%的受訪者認為有結余課題在總課題中所占比例比較大,導致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支出有結余的問題(見表1)。4.3預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為了更好地開展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管理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如日常經費管理制度、專項經費管理制度、支出審批程序等,在高校校長的領導下,由財務人員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機構,明確專業化、科學化的預算管理指標,確保預算編制的合理性,還要強化預算執行監督力度,有效地開展高校預算工作。但是,在實際的高校財務預算管理過程中,預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預算管理機構設置不合理,如由于缺少管理制度作為支持,導致預算編制缺乏一定的論證;由于預算管理機構不完善,很多預算編制人員不是專業人員,無法正確地認識高校運行、未來發展規劃,不能全面整理、分析預算編制活動收集的資料,影響著預算編制的準確性,阻礙了預算收支的穩定運行。例如,廣州高校中很多受訪者所在學校的預算上報給上級審批部門時,一般由預算管理委員會等相關機構進行審批,還有很多受訪者認為全員參與高校預算編制程度相對較低。因此,廣州高校的財務規章制度仍需完善,預算管理機構設置需要進一步優化。4.4績效目標管理不到位。目前,在高校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很多高校目標管理不到位,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績效目標設定不合理。在社會的長期發展中,政府部門對教育事業投入了大量資金,高校需要合理地利用這些資金,有效地設立預算績效目標。但是,在設定績效目標的過程中,很多高校未嚴格按照自身發展定位及長期規劃進行,導致定性目標描述不夠詳細、定量目標不夠細化,嚴重影響著預算的合理性,不能有效衡量財務預算的實現程度,導致預算績效管理無法滿足戰略性、可行性要求。第二,在執行績效目標的過程中,高校需要全面落實績效目標,發揮出績效目標的約束、指導作用。
5高校財務預算和績效管理的優化措施
5.1樹立現代化財務績效管理理念。為了有效地開展高校財務預算和績效管理工作,高校必須樹立現代化財務績效管理理念,并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高校管理部門必須認識到財務績效管理的重要性,改善高校事業發展、辦學資源兩方面的矛盾,還要認識到提高財務績效工作不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要發揮全員力量,提高財務預算績效管理水平。其次,樹立辦學成本效益理念。高校應樹立經營意識,充分利用高校內部的教育教學資源,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最后,高校管理部門應需要樹立現代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理念,建立完善的教育成本核算制度,針對辦學成本進行控制和評價。5.2加強支出源頭控制和支出精細化管理。在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管理部門需要明確自身的財務支出管理職責,針對支出源頭、支出精細化進行管控,確保高校內部各項支出的規范性、安全性,還要強化預算剛性約束,嚴格按照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的原則進行,避免出現無預算、超預算支出、改變預算資金支出的問題。高校管理部門還需要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用款計劃,合理地使用各項資金,建立完善的預算執行進度考核制度,將其落實到各項工作中,確保預算資金使用的均衡性。并且,高校管理部門需要規范費用報銷審核制度,不能虛列事項套取現金,嚴禁報銷不屬于本單位業務范圍的票據及發票抬頭名稱不全的發票,不能使用虛假發票。5.3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現階段,高校需要加強對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視,明確高校內部各個部門的職責劃分,從組織、業務、人力資源的角度,大力推進財務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明確預算評價體系的對象、內容、方式和環境。為了明確預算績效目標,管理部門需要確保績效目標的經濟性、效率性、公平性,構建注重時效、可比可測的指標庫,根據資金規模、管理水平、年度情況執行,確保績效目標滿足高校發展、教學科研水平等要求。5.4針對預算執行全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在高校預算管理工作中,管理部門需要實行審計監督管理方式,針對預算管理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還需要審計有安排的預算支出,一般從公用經費、人員經費兩方面進行。在審計公用費用的過程中,高校管理部門需要審計大比例公費,其主要原因是公費合理開支可以確保學校內部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審計人員在審計使用經費的過程中,必須確保經費安排的合理性,合理地配備更多經費,全面落實績效工作,尤其要注重重點學科、新學科經費審計工作,審查這項工作能否滿足學科建設發展需求。同時,高校管理部門還需要關注基本建設專項經費,如實驗經費、改革基礎設施經費、修繕房屋經費、設備購置經費、圖書資料經費等,這些都是國有資產,從招投標采購、付款到資產領用全過程都是審計重點內容。另外,管理部門需要針對采購全過程進行審計,尤其要注重采購決策控制,減少因個別人員收取回扣、獲取不正當利益的問題,不僅要規范責任制度、決策制度,還需要全面了解項目基金的撥付規模、頻率和速度,遵循“先審計再開工、先設計再付款、先審計再結算”的原則,強化工程建設、采購行為的監管力度,利用制度規范管理方式,提高資金的利用率。5.5強化高校內部預算監督。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高校管理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考評制度,改變傳統的績效考評管理模式,強化預算執行考評工作。預算執行者需要樹立理財意識,針對預算執行效果進行績效考評,還應配合人事部門、審計部門制定完善的考評制度和細則,將其作為年度考核范圍的內容,全面落實預算執行工作。并且,在預算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還需要關注各項指標,如預算調整率、完成率、預算執行赤字率等內容,以此為基礎進行績效考評,確保與預算編制的一致性,在不一致的情況下應分析預算編制的偏離原因,確保預算編制的合理性、預算執行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專項經費管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辦法,考評預算支出效益,將其與年度經費安排、工作目標、任務等業務指標聯系起來,對考核優秀的部門進行獎勵,對考核不合格的部門給予處罰。通過開展績效管理工作,提高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的整體水平。
6結束語
在當今社會發展中,高校預算管理模式呈現出多樣化、現代化特點。為了做好財務預算管理改革工作,高校管理部門需要明確新時期的發展需求,借鑒績效管理模式,利用績效管理推進預算管理工作。在確保預算細化的基礎上,全面控制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評價等工作,保證高校預算管理的科學性、高效性。
參考文獻:
[1]蔣小鵬,張鳳英,王秀蘭,等.高校改進財務預算績效管理的對策[J].會計師,2020(05):65-66.
[2]李志良.地方高校財務預算管理體系構建研究——基于校院兩級財務管理視角[J].教育財會研究,2017,28(06):29-35.
[3]李傳霞.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4):75-78.
作者:蘇玉藝 單位:廣州體育學院
- 上一篇:行政審批局黨支部學習計劃
- 下一篇: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共享平臺建設分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