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財務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策略
時間:2022-07-25 03:36:33
導語:公立醫院財務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作為貫穿公立醫院日常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構成部分,直接影響著醫院的營收能力;而在醫療體制改革的背景下,舊有財務管理體系的弊端暴露無遺,嚴重阻礙了公立醫院的健康發展。本文從公立醫院財務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出發,綜合分析當前財務管理工作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以期促進新體制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新發展與新躍進。
關鍵詞:公立醫院;財務預算;成本控制;問題分析
醫療體制的改革給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舊有財務管理手段與財務管理體系在反饋機制、管理手段、考核體系與意識培養等方面的缺失已經無法滿足新環境新體制下的工作需求。為實現經濟效益與醫療服務質量并重、提高公立醫院的核心競爭力、促進醫療產業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人員做好新舊銜接,在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上采取切實有效的管控手段。
一、公立醫院財務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通過從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兩個基礎財務管理工作著手,能有效對公立醫院現有的財務管理體系有進一步的理解,促進對內部信息的分析與外部信息的整理,從根本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與舊有觀念導致的財務管理漏洞,實現財務理念與財務手段的雙更新。在實際工作中,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工作的加強有著如下幾方面的重要意義。第一,加強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工作能實現在財務管理理念與財務管理手段上的革新。通過摒棄舊有的財務管理觀念,加強財務工作的整體化進度,從而降低公立醫院經營過程中的運營成本,避免不必要的物料損耗,進一步提升醫療質量與醫療效果,提升在周邊地區的競爭力。[1]第二,通過對預算與成本進行控制,可以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于醫療設備的更新與維護及醫療工作人員的個人待遇提升上。通過將成本控制工作落實到個人,輔以適當的激勵措施,能改善醫院職工的實際工作體驗,有效提升職工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進而改善醫院在應對診療工作時的整體精神面貌。第三,醫療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公立醫院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使診療活動中的成本相對降低,進而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經濟壓力,體現公共醫療系統的服務性與公共性。通過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一方面優化編制模式與管理體系,降低運營成本,進而減少醫療費用;另一方面則購入引進新的醫療設備與技術,降低治療成本,從而改善醫患之間因診療成本產生的矛盾,順應改革趨勢。
二、財務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與反饋機制缺乏
預算管理作為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承上啟下的關鍵工作,通過對公立醫院階段性的運營效益、財務數據與預算使用情況等進行分析,能較為直觀的得出當前環境態勢下醫院在發展模式上存在的問題,進而通過下一階段的預算管理為后續工作提供指導[2]。但在部分醫院內,并沒有成型的預算管理、監測與反饋體系,相關部門建設缺失、相關編制缺乏工作人員、相關流程環節也不完善,各個科室對于具體預算管理數據不了解、不清楚、不上報,財務管理人員無法及時獲取預算使用情況、目標達成情況等階段性數據,無法從整體與細節角度上對醫院的發展規劃進行調整與修正,喪失了預算管理在經營過程中的指導與控制作用。預算管理工作不能實現對經營目標的整體化、具體化,從而無法透過經營情況與預算之間的差異值分析醫院當前問題,導致后續的風險管控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二)信息化財務平臺建設落后
公立醫院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因其機構本質的限制,診療業務、人員管理與財務統計的相關系統較為獨立。而在信息化建設的浪潮中,部分醫院在實際革新過程中,沒有在醫院整體角度進行信息化進程的規劃,導致各部分之間的信息化程度、信息化標準不夠統一,針對部門下級劃分、醫療業務劃分等數據指標沒有進行規范約束,導致實際的統計匯總工作中出現大量的紕漏。甚至因各個部門間系統選用不一,在進行匯總時采取紙質資料的模式,沒有充分發揮信息化辦公手段的優勢,平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因醫院財務管理系統內舊有觀念的桎梏,部分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仍是不慣于使用信息化辦公手段,導致工作效率低,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工作效果差。推動醫院信息化財務平臺的建設,能極大減少復雜核算工作上的人力物力投入,在更好地服務于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工作的同時實現對運營成本的控制。
(三)預算執行與考核體系缺失
除去依靠財務反饋機構對預算執行使用的情況與實時成本控制效果進行階段性總結反饋,公立醫院還應該建立與具體實施環境相適宜的財務管理考核體系,對預算使用情況與成本控制情況定時定期的進行檢驗與核算。部分醫院過度關注于對科室收入與醫療成本這些能直接體現醫院營收效果的進行核驗,忽視了將預算執行情況與成本控制效果與具體科室進行結合,使得考核體系無法對醫院當前結構進行準確的正向評價,進而導致預算執行方面的各種問題無法得到順利解決。建立健全預算執行相關的考核體系,一方面能通過考核后續的獎懲機制,進一步提升醫院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培養其職業素養,從人的角度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另一方面能通過考核后暴露出的問題及時調整醫院內部、科室內部存在的結構問題,避免后續問題的出現。
(四)溝通與成本控制意識匱乏
醫院日常診療工作的正常開展需要醫院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而公立醫院因以醫療服務事業為中心,全體醫療工作人員在醫療工作中往往能保持較好的工作狀態。但因為疏于財務管理意識與成本控制意識的培養,往往會造成實際醫療活動中所消耗的資金超出預算規定的數額;同時科室間缺乏溝通導致部分醫療設備、資材相覆蓋導致額外的資金浪費。另外因部分職員的節約意識較差,無形中增加了公立醫院的運行風險,不利于財務管理相關工作的展開。
三、財務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健全預算編制與反饋機制
加強預算管理工作的先決條件就是建立健全預算相關的人員編制與預算執行情況反饋機制,通過結合國內外相關編制的應用經驗與醫院實際運行環境,具體化預算種類,提升預算執行過程中準確度,進而實現預算管理工作在實際運行中的指導與規范作用。公立醫院應加強現有機構設計,對內調整預算管理相關編制的工作重心,對各個科室年度項目執行情況、預算使用情況、項目執行成果等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對實際運行過程中的成本壓縮提供參考,同時加大監管力度,確保資金使用效率與資金回收效率;對外則通過收入預算與支出預算進行編制,對醫院的發展方向、市場環境與學科重點等問題進行確認,對醫療活動中成本的無序增長進行有效控制,保障醫院整體的穩定發展。
(二)完善信息化財務平臺建設
公立醫院的信息化財務管理體系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財務管理相關人員結合醫院體系內的建設情況,牽頭對醫院內各個部門的信息化系統相關指標、規范與形式進行規定,保證資料管理、數據核算等工作的順利進行。財務管理人員也應深化思想改革,積極接觸信息化管理理念,努力學習信息化管理技術,做到財務管理業務在當前環境下的革新[3]。通過對覆蓋醫院整體的信息化財務平臺進行建設,財務管理人員能從橫向和縱向上對醫院當前的預算執行與成本控制情況有一個較為直接的認識:橫向上結合業務效益對比各個科室之間預算使用情況,分析出具體科室的財務問題;縱向上對比不同時間段成本控制的波動情況,分析出相關數據的季節性規律。同時通過對各個科室的預算設定警戒值,能及時提醒相關醫院職工所屬科室的預算使用情況,避免預算外支出的泛濫。
(三)規范績效考核與監管體系
績效考核與監管體系關系著員工的福利待遇與薪資水平,通過對其進行規范能有效提升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的實際效果。財務管理人員可通過信息化財務平臺反映的數據對各個科室的預算執行情況與成本控制情況進行月度、季度、年度的監管,并定時定期給出當前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的相關數據與相關意見,便于其分析日常診療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在年末則根據各個科室不同時間段的綜合數據進行全面考評,對執行情況符合預期、成本控制較為優良的科室予以獎勵;對執行情況不符合預期、成本控制未能達到要求的科室及相關人員予以處罰。以此強化員工的財務管理意識與成本控制意識,深化財務工作的影響力。
(四)培養溝通與成本控制意識
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的最終目的都是服務于實際的診療活動。為實現公立醫院在經濟效益與醫療效果兩個角度上的飛躍,需要各個部門科室加強溝通交流,尤其是臨床一線的相關工作人員,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避免資材與設備的閑置浪費,對部門間相關規章制度進行統一完善;同時對預算控制與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交流分析,借鑒優良經驗、吸取不良教訓,并定時定期對財務管理相關知識以研討會、報告會等形式進行學習分享,注重公立醫院職工人員在溝通意識與成本控制意識上的培養,確保財務管理相關工作在個人層次能得到確切落實與有序開展。
四、結語
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作為直接影響醫院營收效益、風險管控、發展環境的重要工作,需要相關人員不斷在工作中深化財務管理理念,學習財務管理手段,優化財務管理體系,將外部環境與內部體系相協調,通過健全反饋機制、完善平臺建設、規范考核體系與培養財務意識等手段實現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在新體制下的全面改革,為公立醫院的穩定、有效發展創造環境。
參考文獻
[1]郭雁飛.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問題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20(8).
[2]李涵博.公立醫院財務預算管理的問題及措施研究[J].財富生活,2020(22).
[3]劉艷芳.芻議醫院財務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問題[J].今日財富,2020(7).
作者:劉楊婷 單位:晉城大醫院
- 上一篇:建筑工程監理對施工現場的監督
- 下一篇:初中政治教學與人文精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