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與戰略管理研究

時間:2022-09-12 09:42:46

導語:企業財務管理與戰略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財務管理與戰略管理研究

【摘要】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不斷的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企業財務戰略管理主要指的是戰略管理思想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應用,從企業發展的整體角度出發,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措施,才能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質量。

【關鍵詞】財務戰略管理;財務管理;企業戰略

一、財務戰略的概述

(一)財務戰略的概念分析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財務戰略主要指的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為了實現持續發展,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企業資金的穩定,實現的整體發展戰略。戰略型的企業財務管理的根本就是采用戰略發展的方式,從戰略角度出現發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綜合管理;另外,在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還應該積極從企業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財務管理質量。在管理工作中,戰略型財務管理的對于企業的外部環境以及內部環境的變化進行分析,對其中的不利影響進行分析,依據實際情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在實際的工作中,依據財務管理對以及特征之間的差異,可以將財務戰略管理工作分為:投資戰略、籌資戰略、內部資金管理略以及分配戰略;如果僅從企業發展經營的角度出發,財務戰略管理可以分為:初期管理、中期前期管理、中后期管理、后期管理。

(二)財務戰略管理特點分析

1.動態性。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相關工作的開展主要是以企業的理財環境以及企業的戰略管理為基礎,如果某一因素的改變都會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財務戰略管理動態性主要表現在:企業財務管理的連續性、策略性、適時性、權變性。財務管理人員只有及時的掌握財務管理的動態性,才能充分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2.全局性。財務戰略管理工作中,相應的財務管理工作十分復雜,因此,應該積極企業戰略管理的層面出發,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不僅要加強對企業固定資源的管理,而且還要加強對企業無形資產的管理。在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以財務信息為基礎開展相應的工作,財務戰略管理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所涉及的內容較多,例如:市場的變化、需求量等,只有加強對這幾方面內容的控制,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水平。

二、財務戰略與企業戰略關系分析

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分支,從企業誕生就表明兩者之間屬于從屬關系。企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就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無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如何調整,整體的管理方式都是以企業的發展為核心。所謂的企業戰略,主要指的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實現企業的整體發展目標所制定的措施,相應的措施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是靈活多變的,能夠依據企業內部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的進行調整,同時,具有一定的階段性以及層次性。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開展過程中,企業戰略管理相對企業財務管理來說,依舊屬于企業上層管理范圍,企業整體目標的實現都以企業各個階段的工作質量,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能夠促進企業持續發展。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機制的施行,無論是財務管理運營管理,還是生產管理活動,都應該配合的是企業各階段戰略管理機制的開展,實現企業戰略的實現。在此觀念基礎上,提出戰略財務管理的理念,依據實現企業戰略為中心開展的各項財務管理活動。此時的財務管理理念和傳統財務管理理念的最大不同,就是強調財務管理職能部門的活動應時刻圍繞企業戰略的制定和執行。這就意味著:企業的CEO在做各種財務決策、進行各種財務活動時,需要具備戰略的眼光,從企業戰略的高度來審視本部門行為。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一個分支,積極對其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水平,促進企業的發展。在實際的企業財務戰略管理工作中,企業應該積極從實際出發,對財務戰略與企業戰略關系的關系進行分析,制定完善的措施,才能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作者:王靜 單位:陜西商貿學院國際經濟學院國貿

參考文獻

[1]趙清光.企業財務戰略管理———企業財務管理與戰略管理的協調[J].現代企業教育,2010,(2):130-131.

[2]張淑萍.經濟學視域下對企業財務管理必要性的解構———企業戰略管理背景下的經濟學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2,(21):99.

[3]張添翼.基于企業財務管理環境的財務戰略管理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2):194-195.

[4]施一帆.財務管理環境下企業如何規劃財務戰略管理[J].商業故事,2016,(14):45.

[5]邢浩.探討后金融危機時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戰略[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