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新聞職業的道德思索
時間:2022-12-31 10:28:30
導語:小議新聞職業的道德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周靜工作單位:湖南日報社
所謂自我調節,是指新聞職業道德不僅能夠對社會和他人產生作用,而且能夠反過來影響新聞工作者自己,以此提高新聞工作者進行自我心理調適的能力和水平。在職業活動范圍內,幾乎每一個新聞工作者都常常會遇到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等來自各方面的矛盾沖突的困擾,也經常會面臨工作上的難與易、環境上的順與逆、生活上的苦與樂、待遇上的高與低等等現實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強制性的措施都不可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只有通過職業道德的教育和反省,才能幫助自己冷靜地、客觀地分析眼前的各種利益關系,正確地認識和處理各種現實矛盾和問題,確立崇高的道德責任感,糾正與職業道德相悖的各種思想和行為。這個過程,也就是新聞工作者進行自我心理調節的過程,它對于保證新聞工作者心理生活的健康運轉,愉快地生活、工作和學習,其效用無疑是十分顯著的。
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對社會道德的積極影響作用
新聞事業的主要部分是新聞工作者利用新聞傳播媒介所進行的新聞傳播活動。無論是什么媒介,都必定依靠人去利用,而媒介所傳播的內容更是由人來決定的。因此,新聞工作者在新聞信息的傳播活動中始終處于主體地位。面對著大干世界蕓蕓眾生中紛繁復雜的各種信息,他們掌握著對這些信息的棄取擇選大權,正是由他們根據自己的好惡情感和利益需要以及價值取向決定為受眾傳播什么或不傳播什么,在傳播過程的同時,他們又注定會把自己對所傳信息的觀點和態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和手法溶人其中傳達給受眾,受眾通過新聞媒體所獲知的信息實際上是已被“過濾”的信息。新聞信息可以說是客觀事實的反映,但絕對不是客觀事實本身;新聞工作者是采寫事實、報道新聞,也絕對不是簡單地復制事實、被動地傳達新聞,新聞工作者在新聞信息的傳播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是不能回避、不可否認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行為關系到千家萬戶,與整個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他們在社會意識形態方面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因為這樣,每一個新聞工作者在他們的職業活動當中,其道德狀況對整個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和道德水準的提高,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對此我們要有深刻的認識。
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對新聞工作者的行為規范作用
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在他們從事自己的職業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律己從嚴,認真規范自己的行為,是他們能夠成為新聞隊伍中的優秀分子和成功者的基本素質和必備條件。古往今來的許多杰出的新聞工作者,外國的如約翰•里德、埃德加•斯諾、索爾茲伯里、法拉齊,中國的如黃遠生、鄒韜奮、鄧拓、范長江、穆青、郭超人,他們在新聞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高尚的職業道德思想和行為,為廣大新聞工作者樹立了楷模,他們那種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無私無畏的敬業精神、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高風亮節的道德情操,具有一種形象化的精神力量,具體而生動地昭示我們每一個新聞工作者職業品德的發展方向,引導、促進新聞傳播事業沿著健康、正確的道路前進,從而對廣大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養成以及職業行為的規范,發揮著積極的、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 上一篇:思政課的道德建設探索
- 下一篇:會計師的職業道德透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