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關工委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研究

時間:2022-11-15 07:13:43

導語:教育關工委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關工委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研究

摘要:新時代青少年對互聯網和新媒體依賴性越來越強,網絡上參差不齊的信息消解著傳統道德和倫理關系,不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培養。教育工委的“五老”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上具有政治、威望、經驗、時空、親情等優勢,可以通過完善自身建設,拓展網絡公共治理空間,開展線上線下教育活動等多種形式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青少年;關工委;思想道德;途徑

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微信、微博、QQ、抖音、上網終端等已成為青少年獲取信息、休閑娛樂和支付交易和了解社會的主要渠道,青少年“機不離手”的現象已成趨勢。互聯網和新媒體在給青少年學習和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在通過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消解著傳統道德和倫理關系,而青少年普遍處于思想道德形成和發展的特殊階段,意志力和判斷力等都不夠成熟,其思想道德的培養易受網上負面信息的影響而出現滑坡。中央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所以,探析在互聯網和新媒體環境的挑戰下,如何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教育關工委是在教育部黨組織領導下,以離退休老同志為主體,部分在職同志參加的群眾性工作組織。主要任務是組織、指導教育系統退休老同志,配合教育部門和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著力對高校和中小學校學生以及青年教職工進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德教育,全面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關工委作為一個群眾性工作組織,主體是“五老”,工作的直面對象是青少年。“五老”是指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他們不僅具有政治、經驗、威望、時空和親情優勢,他們光輝的人生事跡也是一種鮮活的教育案例,可以更好地說服和感染青少年去學習優秀的思想和品德[1]。

一、完善機制,加強學習,提升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本領

據國家網信辦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顯示,2018年數字中國建設成效明顯,中國網民規模達8.29億。網絡在青少年群體中呈全覆蓋趨勢。在互聯網和新媒體環境下,老同志要發揮余熱參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必須不斷學習網絡新媒體技術。首先,學習上有建樹。“五老”作為離退休人員,他們的空閑時間比較多,受傳統媒體的影響,他們閱讀和瀏覽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電視、報紙這些使用門檻較低的渠道,而對手機、電腦等需要一定操作技術的渠道接觸的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和青少年的溝通,因而“五老”同志們可以自己主動看一些計算機基礎相關的書籍,參加社區學習或培訓班教學,并主動向年輕人詢問怎么用手機和電腦,如怎樣通過新聞和視頻客戶端獲取新聞和娛樂,怎樣利用手機地圖出行,怎樣利用網絡支付來實現資金保管和網絡購物,怎樣用社交軟件實現社會交往……通過實際的操作和具體場景的展示,真正地用手機跟青少年溝通,加入他們的朋友圈和交際圈,通過關注青少年發表的言論和狀態,隨時、隨地、隨身地掌握他們的思想道德發展狀況,及時地扭轉不健康或不正確的苗頭。其次,工作上要全面。在領導班子、組織、制度、隊伍、基礎設施配備及后勤保障上都要有全面考慮。在實際的工作開展中,首先要選擇一個對內有凝聚力,對外有影響力的能主持好日常工作的老領導,堅持“現職主導,離退主體”的組織原則,成立互聯網和新媒體學習中心小組,在各級政府、高校和社區廣泛建立老同志網絡學習中心,改善電子設備,為老同志購買設備提供經濟便利。同時,通過關工委自身平臺,加強五老隊伍建設,讓老同志跟上網絡發展的步伐,建設一支懂網絡、學習新科技能力強、熱心教育事業、樂于奉獻的“五老”隊伍,通過強有力的領導、成熟的組織、合理的制度、熱心的隊伍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形成一個以黨政領導為主導,以老同志為主體,各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關心下一代成長的網絡體系。此外,機制上能長效。要打造“關工委”的網絡長效工作機制。一方面是在網絡學習培訓上建立長效的機制。“關工委”老同志對教育一線疏遠已久,對關心下一代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都可能出現慌亂。比如網絡出現的各種新詞和表達,如“佛系”“安排”“瘋狂打CALL”“C位出道”“大豬蹄子”……這些在青少年中已經熱傳的詞匯,老同志應該如何引導青少年運用這些網絡詞匯,都需要不斷學習,因而關工委要為老同志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建立適合其特點的學習培訓機構。另一方面是在表彰激勵上建立長效機制,對聘請在固定崗位上從事“關工委”工作的老同志給予適當補貼,對在關心下一代成長中表現優異的個人和集體給予物質和精神的獎勵,增強他們的榮譽感、成就感和使命感[2]。

二、分類指導,正面宣傳,拓展網絡公共治理空間

第一,教育“關工委”應充分發揮自己官方微信和微博功能,通過拍攝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微視頻、微電影,拓寬青少年與“五老”同志交流和溝通的平臺。當前中國已進入了“微時代”,微傳播、微政務、微支付、微電影、微視頻構成了中國新媒體發展的“微時代”景觀。自媒體時代,制作可視化的、具有道德內涵的、新穎的微視頻可以引起青少年的瀏覽興趣,潛移默化地引導青少人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而“五老”同志可以“現身說法”,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人生歷程,以直觀可視的形象讓青少年感受到時代進步給老一輩生活帶來的變化,也能讓青少年認識到自己幸福生活來得不易,要繼續發展艱苦奮斗和刻苦學習的傳統美德,這樣無形中提升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水平。第二,中小學“關工委”要引導青少年合理、安全、健康地利用網絡。中小學的青少年正處于各種思想觀念認識和發育階段,求知欲非常強烈,對各種新生事物有著很強的好奇心。但由于年齡和閱歷的原因,青少年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和誘惑,他們可能會瀏覽不健康信息,可能會利用網絡抄襲作業,可能會利用網絡認識心機叵測的人,也可能沉迷網吧游戲不能自拔,這對于他們的學習和成長以及思想道德的培養極為不利。而中小學“關工委”可以利用自己的時間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著力構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網絡,比如為了鞏固學校、社區、家庭“三結合”的教育網絡,“關工委”可以成立“五老宣講團”,奔赴各個中小學校、各個社區和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同時聘請“五老”擔任網吧義務監督員,引導青少年合理、健康的利用網絡。第三,高校“關工委”要建立和完善大學生網絡電子檔案,運用心理咨詢中心、易班等平臺為學生提供教育教學、校園生活和文化娛樂等服務,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的思想引領。在高校,輔導員、班主任是專職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員,他們需要承擔新生入學、幫困助學、黨團建設、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畢業就業指導、科研任務以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強大的工作量使輔導員很難深入地了解每個學生想思想品德發展狀況。而高校關工委的老同志有大量的閑暇時間、有豐富的人生經驗、有豐沛的服務熱情,他們在加強自身建設和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了素質過硬的網絡教育者隊伍,因而高校“關工委”可以通過建立大學生網絡電子檔案的形式,通過校園心理咨詢中心、易班網站等媒介,對大學生展開心理咨詢和生活學習的各種指導。“五老”同志可以主動幫助一些學生解答他們在學習、心理、人生、感情以及職業方面的困惑,也可以通過匿名聊天的方式,讓學生咨詢需要隱私的話題,讓“五老”同志充分發揮余熱,老有所為[3]。

三、開展線上線下教育活動,參與校園“微體系”,優化媒介環境

首先,教育“關工委”要通過開展線上線下的各種網絡教育活動,通過對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對老一輩革命先進事跡的報道,對“五老”同志艱苦奮斗精神的宣揚,充分發揮老同志們的政治、威望、經驗、時空、親情等優勢,實現“五老”同志在青少年“三觀”教育、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上的引領作用。在互聯網中,許多言論變得的匿名性和虛擬性,這也給傳統價值觀的引導提供了新的視角。教育“關工委”要主動出擊,當代的青少年大部分是00后,他們運用互聯網的定位是自我延伸,而用法就是創造信息,通過自己標新立異引起更多的關注而得到心理的滿足。“關工委”要積極參與學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校園“微體系”,構建“統一官方微博—成員微博—團學組織微博”的“微體系”,形成校園官方微博信息扁平化傳遞。其次,教育“關工委”要協助有關部門優化媒介的環境。目前教育網絡輿情多發,教育網絡輿情正面報道邊緣化,負面報道受追捧,新媒體存在著媒體引導偏移,文化煽情引導,報道失當等倫理錯位現象,這需要教育“關工委”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加強網絡陣地的管理、優化媒介環境,建立相關倫理規范,建立健全青少年價值觀形成中新媒體信息監管機制,以先進的文化和思想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新媒體環境。鋪好互聯網信息傳播的“預警器”,健全應急管理機制;用好互聯網的“麥克風”,積極發言發聲;建好“防火墻”,通過舉辦相關新媒體的知識講座,提高青少年對媒介信息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和理解能力。促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新媒體觀念,自覺遵守媒體規范與道德。最后,“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教育“關工委”的“五老”同志要積極參與到針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各種網絡教育活動中來。通過主題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專題教育等活動,加強與青少年的互動。如通過在網上開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師”主題活動引導青少年感恩老師,通過宣傳《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增強青少年的網絡道德意識,通過組織觀看紅色革命電影引導青少年體驗家國夢,通過社區網絡安全宣傳活動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網絡和新媒體。

參考文獻:

[1]劉弢.充分發揮高校關工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獨特作用[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2]李禮,李超民.新媒體時代“關工委”工作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實踐與探索[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6).

[3]劉靖.對新形勢下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

作者:劉丙寶 單位: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