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德育在青少年道德修養的價值
時間:2022-02-12 08:15:31
導語:家庭德育在青少年道德修養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青少年時期是道德修養形成的黃金時期,青少年的道德修養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家庭德育在增強青少年思想道德修養中有著獨特的優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家庭德育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家庭德育中應堅持的原則,家庭德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價值實現方式。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2016年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中曾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德育的好壞,是關系到國家千秋萬展的大事。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的養成,家庭德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德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陣地,其作用是任何教育機構都不能比擬的。
1家庭德育在培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極其體現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德育尤為重要,它對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家庭德育是學校德育和社會德育的必要補充。家庭德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培養中更是有著獨特的價值優勢,對青少年思想道德修養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1啟蒙性。家庭教育是人的教育之根。家庭早期的德育與影響對一個人的道德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啟蒙意義??茖W證明,青少年時期是孩子思想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其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通過父母的行為舉止中得到啟蒙。1.2連續性。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接受來自學校、社會等道德教育,但家庭德育對青少年德育的教育是最具有連續性的,它是一個長期的,不間斷的教育過程。人長期生活在家庭中,而家庭本身就是一種道德形成的有效環境。家庭德育的連續性,不僅彌補學校道德教育的缺失,而且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1.3針對性。家庭德育是針對性教育,而學校德育是普遍性教育。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思想動向、性格特點等比較清楚。這就有助于在家庭德育中選擇形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時機和教育內容。這種針對性有利于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取得實效。1.4感染性。家庭的德育主要依靠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感染手段來實現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可以通過對父母的行為、動作、為人處世等中恰如其分的理解其行為目的。在這種教育環境的感染下。青少年會無意識的繼承父母的道德品格和價值觀。
2當前家庭德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存在的誤區
家庭德育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價值觀影響極為重大。只有充分認識到家庭德育中的誤區,遵守科學的家庭德育方法,才能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家庭德育,促進青少年思想的健康成長。2.1重智育輕德育。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展,勞動力越來越富足,競爭壓力增大。很多父母片面的認為成績是考核孩子成功的唯一標準,學習成了青少年的第一要務,考上好高中、好大學成了家長的唯一追求。伴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在有些家長看來什么事情都可以為學習讓步。以至于青少年時期形成任性、沒有規矩、不講禮貌、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等行為缺點,錯過了對孩子品德教育的最好時期?!爸刂禽p德”的教育價值觀導致父母在青少年的道德育教育上出現致命的漏洞,以至青少年在做人的最基本的問題上栽大跟頭。近年來,青少年因道德缺失而犯罪的情況屢見不鮮,不難發現這些犯罪與其家庭教育中忽視德育的誤區密切相關,為青少年時期走上犯罪之路埋下禍根。2.2重物質輕精神。如今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一些父母對孩子嬌生慣養,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使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約束,想要什么都可以向父母索取,盲目的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有些父母怕孩子受委屈,自己省吃儉用來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高需求。青少年在這種生活的狀況下會出現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他們追求的僅僅是對現有物質生活的享受。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青少年不愿意去重視精神生活,更多的去關注物質的享受,不思進取,將我們的優良的傳統“艱苦樸素”摒棄。為了追求物質生活享受,當家庭無法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的時候,有的青少年就會走上偷盜的犯罪道路,有些女學生甚至去援交來換取物質上的豐盈。青少年表現出的不良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與家庭生活中父母重視物質的給予忽略精神追求有很大的關系。2.3重言傳輕身教。教育孩子離不開言傳身教。現在一些家長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卻僅僅停留在用言語去教導,對自己卻沒有任何約束力。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自己成天玩手機游戲;教育青少年要講禮貌,自己卻粗口不斷…這樣的教育方式在我們的家庭中是普遍存在的。清人申涵光《格言僅錄》說:“教子貴以身教,不可僅以言教。”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復制品,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家長忽視身教的示范作用使孩子產生了不服的心理,使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導致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問題會越來越多,甚至惡化親子關系。2.4重形式輕方法。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大部分年輕家長意識到德育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常常是在孩子身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效果欠佳。由于父母自身素質修養的限制,又不重視德育方法的提升。他們德育培養的方式往往只是以說服教育、打罵等方式去教育青少年,卻沒有能力去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沒有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3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家德教育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3.1正確的教育導向原則。家庭德育中堅持教育導向原則,主要是要求父母要有一定的素食修養,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用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榜樣。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青少年時期的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強,只有父母確定了正確的人生觀,才能使子女有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只有父母對青少年實施積極地教育內容,才能對子女思想的成才產生強烈的作用;只有父母言行的成為子女的效法榜樣,模范行動成為教育子女的表率,才能讓孩子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受到更巨大、更深遠的影響。3.2因材施教的原則。因材施教倡始于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是中國教育的優良傳統,同樣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則。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我們要尊重孩子的特點,不要總是拿自己的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去比較。在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上,更要因人而異,要去了解孩子的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3.3理性施愛的原則。愛是人類的情感,也是教育的基礎。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父母的愛應該是理性的,在教育的過程要能自覺的控制自己的情感。[1]愛的泛濫就會變成溺愛,愛的苛刻就會成為專制。不管是哪種愛,在教育中要把握好度,對孩子品德行為不良的傾向進行理智分析。避免青少年形成不良行為習慣,防止面對青少年思想上出現問題時束手無策。3.4教育一致的原則。在家庭德育中,家庭成員在思想上的認識必須保持一致,不能各行其是,否則就會徒勞而返。父母在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中,家庭成員在態度、要求、內容和方法上達到一致,以便形成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合力。如果教育要求不一致,就會使青少年是非難辨,還會讓孩子養成見風使舵、投機取巧的壞的作風。
4家庭德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價值實現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是他們思想上的“危險時期”。家庭德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價值得以實現,就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優化家庭德育的內容,更要注重優良家風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如果這一時期的家庭德育出現問題,很容易導致青少年越軌行為和犯罪現象的發生。4.1營造良好家庭氛圍,改善道德教育環境。家庭環境是家庭德育的重要手段,它從多角度對青少年進行德育熏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1)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家庭德育成功的重要條件。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德育環境核心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父母之間的關系、親子之間的關系。父母之間互相敬愛、互相關心、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就會使青少年有深深的安全感,享受真正的幸福。正如盧梭所說:“只要父母之間沒有親熱的感情,不良的道德就是勢必來填補這些空缺了”。父母與青少年之間要建立民主的親子關系,了解孩子的心靈、關心孩子的精神需求、理智的去愛孩子,將民主的觀念貫穿在家庭德育中。這樣的父母關系、親子關系才能在家庭中形成民主和諧的作風,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大大增強家庭德育的成效。(2)營造學習型的家庭氛圍。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家庭德育的必要條件。家庭德育是在家庭生活中進行的,父母的道德素質修養高低就成為家庭德育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新思想新觀念正在豐富著青少年的精神世界。[2]家長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思想觀念,才能有可能對青少年的思想意識做出正確的指導,傳導各種社會主流文化和價值觀念,才能更好的引導培養子女高尚的道德情操。營造學習型的家庭,父母與青少年之間能建立起民主平等的關系,父母與青少年共同學習,提高各自的思想道德情操,會促使家庭德育收到極大的成效。4.2優化家庭德育內容,增強道德教育實效性。青少年時期,是人的身心變化最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要及時調整德育的內容,才能更好的促進青少年的德育教育。(1)讓青少年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時期隨著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增強,思想意識也趨于穩定,對世界、對人生的根本看法基本形成。父母要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貫穿對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讓他們懂得怎樣做人,人為什么活著,怎樣對待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使青少年建立愛國家,愛社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教他們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愿意為社會做出貢獻。青少年確立了正確的理想信念就使他們樹立了人生的精神路標,使他們能在漫漫人生路上以高昂的志向、堅定的信念、愉悅的情感走完勤奮向上的人生。父母在青少年時期幫助他們樹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也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引導青少年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進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會發生劇烈的變化,甚至有些出現強烈的逆反心理。父母要在言行中加強對青少年的公民道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這幾方面的道德教育,這是我國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也是家庭德育的重要任務。要引導青少年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父母也必須提高自己的思想情操,自己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4.3挖掘優良家風價值,提高道德教育的水平。家風就是家庭文化的浸潤與傳承,它的核心就是家庭的價值觀。[3]家風正就可以抵御不良社會風氣對青少年的影響。挖掘良好的家風,努力去營造良好的家風,才能使青少年最大限度的減少社會上不良文化帶來的負面效應。優良的家風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教化內容,對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著豐富的滋養作用,可以更好的促進的德育教育的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天艷.家庭教育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4.
[2]陳海濤.當代青少年家庭德育教育特點研究[J].科技信息,2010(03):138.
[3]關穎.家庭教育社會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6.
作者:湯婧 單位:長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一篇:城市管理深化改革工作要點
- 下一篇: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網絡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