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院訓德育教育實踐探索

時間:2022-11-20 04:33:41

導語:“十有”院訓德育教育實踐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有”院訓德育教育實踐探索

摘要:院訓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靈魂,總是潤物細無聲般地影響著全體師生行為,在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環境工程學院“十有”院訓的內涵和特點,結合院情,探討了“十有”院訓的德育功能,對以院訓為載體開展德育教育進行了初步探索,僅供參考。

關鍵詞:“十有”院訓;德育教育;實踐探索

吉安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自2014年創辦的地方年輕職業院校,坐落于江西省吉安市。建筑與環境工程學院隸屬于二級學院,自2015年9月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生。縱觀今年招收學生情況,錄取分數低,文化基礎差,養成教育欠缺,自制力薄弱,學生整體素質偏低,如何開展德育教育是一個難題。特別是對于新建立學院,文化育人底蘊不深,如何讓院訓深入學生心中,引導學生理解院訓、內化院訓、踐行院訓,充分發揮院訓德育的作用,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1“十有”院訓的內涵和特點

1.1“十有”院訓的內涵。學院自成立以來,結合所招生學生特點、專業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學院育人理念等,確立了建環學院“十有”院訓,即“臉上有笑、目中有人、口中有德、肩上有責、胸中有志、腹中有墨、手上有藝、身上有勁、腳下有根、心中有愛”。1)臉上有笑。古人云:“相由心生”。臉上常有笑容,內心一片美好。在校學生大多為18~20歲左右的年輕人,臉上常有笑,遇事能笑對,是一種朝氣青春樂觀的象征。引導性塑造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青春形象。2目中有人。目中有人的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帶著寬容理解,不刻薄他人,自己心里自然平和,這是一種做人最基本也是最難得的教養。目中有人即引導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在與人相處中能讓人感覺舒服。3口中有德。“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是一門藝術,語言是一把雙刃劍,即引導學生說話要留有余地,不對他人施加“語言暴力”。4肩上有責。中國夢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的共同體,廣大青年學生作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要把個人前途和命運與國家前途和命運結合起來,要擔負起建設國家的重要責任。5胸中有志。“有志者事竟成”,志向引領人生,勤奮成就夢想。即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專業,樹立個人志向,切實落實在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中。6腹中有墨。“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學校坐落于吉安這片紅色文化土地,堅持“山水校園、文化育人”,建環學院屬于工科類專業,在倡導學生工匠精神的同時,注重通過閱讀、文化涵養學生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氣質。7手上有藝。職業教育旨在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與其他類型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培養。8身上有勁。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體。也強調要引導學生文明精神、野蠻體魄。即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強身健體錘煉意志,保持高昂的精神狀態。9腳下有根。“根”,即信念。即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學生提高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10心中有愛。“心中有愛”為“十有”院訓的核心,心中有愛,才會行中有善,表明了學院育人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心中有愛的人。這種愛包含對自己、對他人、對國家和對生活等的熱愛,這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標。1.2“十有”院訓的特點。1簡潔且易于記憶和傳播。“十有”院訓共十條,每條4字,簡潔上口。且以人的身體部位為載體,從上(臉上至下(腳下,后回歸至內心(心中有愛,便于理解記憶和傳播。2內涵豐富,涵蓋了“德”“學”“實”方面。“十有”院訓中內容的“笑、德、人、責、志、墨、藝、勁、根、愛”等核心詞匯,可以概括為“德”“學”“實”3個方面。德育為先,“德”為育人之本,是對“友愛、包容、誠信、教養、信念”的概括。“學”即彰顯學校教育要以學為業,注重專業知識學習和專業能力的掌握。“實”即“務實、擔當、責任”的注解,與德育工作中學生的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感培養相一致。

2“十有”院訓的德育功能分析

院訓是學院育人理念、文化精神的抽象表達,是學院文化難以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1]。其作為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載體[2],在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十有”院訓中所傳遞的價值信念和精神追求,對于面向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具有提升道德素質和塑造個人品格的激勵功能、增強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歸屬感的導向功能、確立人生信仰和養成高尚人格的育人功能、重視行為規范和習慣養成的約束功能[4]。

3以“十有”院訓為載體開展德育教育的實踐探索

3.1學習院訓。1積極宣傳,努力營造學習氛圍,做到人人準確知曉“十有”院訓內容。作為一個新建學院,院訓的時間底蘊不深,在學院實訓樓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將院訓精神融入其中。做好院訓宣傳中把握好三個最佳時期[3]。第一為新生“入學”關鍵時期,從入學教育入手,面向新生深入開展院訓學習。第二為學生“畢業”關鍵,將院訓與畢業生職業生涯和就業相結合,引導學生將個人職業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第三為“五四青年節”“校園文化節”等重要活動關鍵時期,將院訓元素融入活動主題,鼓勵學生在參與中體悟院訓內涵和精神。2強化教育,探索“十有”院訓內涵教育途徑,增強認同度。借助主題競賽、主題班會、社會實踐、第二課堂,組織開展院訓學習。在新媒體時代,充分發揮網絡優勢,讓網絡新媒體方面成為院訓學習和傳播的重要陣地,比如依托學院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及時推送“十有”院訓專題學習。面向學生開展“十有”院訓認知度調查,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對學院院訓的學習和理解情況,有針對性強化學習,增強認同度。3.2內化院訓。1將“十有”院訓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專業課程教學中。課堂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陣地,一方面要將“十有”院訓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讓“十有”院訓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豐富內容;另一方面,要將“十有”院訓與專業課程教學融合,在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通過院訓的融入,提升學生職業素質、職業道德和職業追求。2將“十有”院訓融合于學院文化建設中。作為新建學院,學院文化建設還在持續完善中,在學院文化建設過程中,要把院訓融入學院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可以將院訓與德育融入到實訓室大樓、學院文化廊、學生宿舍等的命名和建設中,讓學生參與進學院文化建設中,發揮其能動性。學院創設的品牌活動中,積極融入“十有”院訓元素,讓院訓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育人作用。3.3踐行院訓1在社會實踐中踐行院訓。理念踐行,貴在有恒。要使院訓成為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載體,必須重視院訓的實踐。通過社團活動、志愿服務、暑期社會實踐等形式踐行院訓精神。組織以“十有”院訓為主題的爭鳴杯辯論賽、征文、朗誦大賽,真正做到學思踐悟。2在校企合作實踐之中踐行院訓。職業院校中,校企合作是人才培養的一種重要模式。為此,可將“十有”院訓融入到校企合作中,校企聯合推進學生德育教育。3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中踐行院訓。人才培養的落腳點是人,人才是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學校的責任在于為國家各行各業輸送德才兼備的人才。為此要積極探索院訓在學生德育教育中的優勢,需將“十有”院訓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中,幫助學生樹立價值取向,明確奮斗方向。

4結語

建環學院作為一個僅有4年院齡的年輕二級學院,“十有”院訓的形成對于面向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具有重要價值。職業類院校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但同時一定要兼顧智育和德育,圍繞院訓開展德育教育的實踐還需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葉軍.新時代高職院校校訓內涵發展及實踐路徑:以蘇州市職業大學為例[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9,30(3):11-14.

[2]王博甦.我國高校校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19.

[3]楊娜.大學校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北京教育(高教),2014(11):56-57.

[4]江振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J].南方農機,2017,48(24):205.

作者:張雪梅 單位:吉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