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工藝美術人文精神可持續發展理念

時間:2022-09-17 09:31:56

導語:民間工藝美術人文精神可持續發展理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間工藝美術人文精神可持續發展理念

摘要:工藝美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工藝美術中的人文精神能夠反映出我國的民族精神。民間工藝美術是以物化的表現形式來體現我國民風淳樸,其中還能夠體現出人們發自內心深處的自我關懷和尊重的情感,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狀態。五千多年來,民間工藝美術藝術得以不斷發展,正是因為人們在發明它時發現了其與大自然共通的重要性,發現了它其中包含的濃厚的人文關懷。文章針對我國傳統藝術工藝美術進行探討與研究,分別從民間工藝美術的人文精神、民間工藝美術作為一種非物質物化遺產所包含的精神文化追求、民間工藝美術實現自我價值的追求和民間工藝美術在產生的過程中的環境特征中體現的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精神需求等方面出發,更好地去探索民間工藝美術的奧秘,在當代社會下更好地把民間工藝美術傳承下去。

關鍵詞:民間工藝美術;人文精神;傳統文化;發展;繼承

一、引言

民間工藝美術是結合了世世代代先輩的心血得以流傳的,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民間工藝美術歷史悠久且藝人的技藝高超,具有鮮明的地方性特色,是我國傳統藝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展現著我國的人文關懷及文化傳承。民間工藝美術其具有特殊的展現形式,也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民間工藝美術大多數是以鄉村地域文化為題材,對人們的生活環境進行描寫和創作,其能夠很好地把先輩們的生活氣息以及把某個地區的發展記錄下來。這種以人為本的文化傳統深受大眾的喜愛,這種寫實風格也不斷地在被大眾所研究和模仿。

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原本是外來詞,出自于拉丁文。人們可以把人文精神理解為是一種關于人的主義或是關于人的學說,或者說人文精神是一種包含了人的思想和精神的人文物質。在中華傳統文化當中記載,“人文”這一詞最開始是出自于《易經》,其對人文精神進行了概括。《易經》中指出了人文精神,它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一種崇高精神,其主要核心是以人為本、關心人的生活以及生存。民間工藝美術的發展源自民間普通的生活,它是人們勞動生活實踐中的產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流傳至今正是因為經歷了我國先輩一次又一次的加工和修改。歷史經過了五千多年滄海桑田般的變化,而民間工藝美術始終是圍繞人這一主體進行創作,秉持著以人為宗旨的精神不斷地進行演變和發展。民間工藝美術以最純正的方式體現著民間藝人的自我尊重和自我關懷,同時這種現象也體現出了我國社會的和諧。這便是文章研究和探討的精神———“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作為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結晶,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僅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而且還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方向提供了參考。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下民間藝術得以不斷發展,并隨著現代元素的不斷涌入,創作手段和創作方式也更是多種多樣,對我國美術界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三、民間工藝美術中人文精神的重要內涵

民間工藝美術是我國美術藝術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我國美術藝術的發展具有深遠文化意義。其歷史悠久,經過幾百年的傳承,具有精湛的工藝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藝美術體系。民間工藝美術包含了非常濃郁的地域色彩,具有鮮明的區域性特色。在民間工藝美術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根據人們的生活以及對人們的審美觀念進行藝術創作,民間工藝美術很好地將現實與想象結合在一起,其富有濃厚生活氣息、其中還包含了強烈的人文色彩以及人文關懷。人文精神體現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種精神追求。其體現的核心精神為人文關懷以及對人的生活的真實寫照。民間工藝美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以人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為人服務,并在“人”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繼承和創作,從而展示民間工藝美術的獨特之處,促進我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發展。人文精神作為民間工藝美術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不斷發展前進的動力。民間工藝美術在其形式上,不僅體現了其濃厚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民族特色,而且還摻雜了一些造物者發自內心深處的情感宣泄。在分析民間工藝美術中,人文精神部分,人類能夠深刻感受到民間工藝美術發展的核心和方向。因為它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只有真正地了解了民間工藝美術的人文精神,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奧秘,了解到民間工藝美術的獨特之處。

四、人文精神是民間工藝美術的精神信條

民間工藝美術是一種根源性的藝術文化,在原始時代,人類在造物時,首先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從而開始尋找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產物。民間工藝美術是因為人們的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文化,其具有很強烈的目的性、實用性以及工藝性。人類在創作工藝美術時為了在使用時能夠使自己的感官以及心理能夠更加舒適,從而在美術作品當中加入了一些藝術手段和構思手法,使其具有一定的美感。例如藝術家格羅塞在《藝術的起源》一書中寫道:“如果把一件需要使用的工具進行打磨加工,目的是為了其更好看,但是最初的目的不只是使工具更為實用而已。”在此不難看出,人類在原始社會時,在大自然中獲取勞動工具,一開始只是考慮工具好不好用,后來為了滿足其內心更大的需求,從而在原有的工具上結合人們的需求和智慧對其進行加工和改造,使其更為好看和實用。物質基礎的生產必須依靠人類,所以說物質對人的需求是相互的。人文精神的產生是對人類物質的一種肯定,是對人類生存環境的關照。而且人類的需求是多層次多維度的,人文精神中的最高價值便是自我價值的實現。石器是原始社會中的勞動工具,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原始社會的造物演變過程中,人們對石器的需求僅用于尋求食物及勞作,但是隨著人們的物質需求增加,人們對石器進行改造,制作成精美的新石器。從最初的以石相擊,以得到可用的石片、石塊,到用木、骨、角為中介的間接打制,再到壓剝、鉆、琢、磋、磨等的修整,人類的生存技藝就在漫長的過程中成長。人類的需求是豐富的,在滿足了工藝美術的實用特征中,民間工藝美術還滿足了人們對未知探索的需求,體現了人類積極進取、追求真理,堅忍不拔為實現自我價值的精神。例如,民間畫師在繪畫過程中,始終是以描繪生活題材為主,以遵循自己的內心情感為基礎來進行創作。這也正是馬克思所闡述的人與動物之間的差別,人們在使用工具與創作工具時的意識是有所不同的,民間工藝美術就是最好的詮釋。在民間工藝美術的創作中,包含了眾多生活影子,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例如,年畫就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象征。其寓意是門神,大多數年畫都是在木板上繪制,不過年畫因為大小和尺寸加工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稱號。在過年的時候人們都會將年畫張貼在自己的門前,希望門神能夠保佑自己的家庭和睦、平平安全。這是民間老百姓一種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期盼,民間畫工才得以對這種精神需求加以修飾,用繪畫的形式表示出來。至此可以說,民間工藝美術是人們的精神寄托,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五、民間工藝美術中的人文精神是一種自我價值實現的表現形式

民間工藝美術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藝術,其是以用精神物質的形式加以表現。民間工藝美術中包含的精神物質是與其他美術作品不同的。民間工藝美術的創作大多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在生活中具有明顯的實用性。民間工藝美術的精神內涵是通過精神物質的形式展現出來的,人們在滿足精神需求時還享受著物質世界帶來的滿足。因此,民間工藝美術在進行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激勵自我價值的發展,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文精神體系。

(一)人文特性的精神追求

民間工藝美術的文化特征是與社會生活密不可分的,其承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并將本土的生活氣息展現在繪畫作品中。民間工藝美術的一切精神追求都體現著以人為本。這種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精神的文化我們可以稱之為“中國文化精神”。中國文化精神也是一種以人為主的精神物質文化,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正是因為其內在蘊含著很濃郁的人文氣息。在廣西毛南族當中有一種特定的木制文化面具,這種面具是體現毛南族文化精神的一種物質,毛南族的面具中刻畫了眾多神仙的人物形象,他們擁有控制著大自然萬物的神力。馮特在《萬物有靈論》一書中寫道:這種圖騰是人們精神世界的一種訴求,它是人們精神世界的一種折射,對于人們來說是一種精神信仰和心靈寄托,隨后這種現象便逐漸演變成是勞動者對于神的敬畏與崇拜。

(二)藝術源于實踐

生活實踐為審美創作提供了源泉和素材,并且結合人類的智慧對自然的景象進行符號化的創作,在大自然的這些符號當中,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著人們的信仰、追求以及對神的敬畏。通過這些藝術創作人們似乎更能感受到民間藝人所傳遞的人文精神以及人類對實現自我的終極理想追求。人的修養造就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出現創造了人文靈魂,而靈魂一旦出現那便伴隨著人們的一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與其他動物的區別在于,人是會獨立思考、有思想、有主見、有著自己的特定文化,人們會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需求。在民間人們還有用剪紙的方式來慶祝,用不同顏色的剪紙表達不同的意思。剪紙的變化多種多樣,有娃娃也有植物,這都是以大自然的模樣所雕刻的,充分體現了民間藝術的智慧。這種表達方式表達出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正是由于我國民族文化源遠流長,這些珍貴的民間藝術才能夠得以保存。藝術源自于豐富多彩的生活,來自人們生活中的經驗和磨煉,一切物質文化的發展都要依托藝術文化的創作,這是一種典型的人文精神的凝聚。

六、人文精神在民間工藝美術中包含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民間藝人在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自己對大自然的過度掠奪、過度的破壞生態環境可能會遭受到大自然的反噬。民間工藝美術的創作靈感都是來源于大自然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也是為何民間工藝美術能夠發展到至今的原因。大自然給人類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了大自然的重要性,意識到了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只有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才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需,滿足人類繁衍生息的需要。例如,人類在傳統壁畫當中刻畫了自然形象,其風格大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理想。我國的民間藝術大多數都是依托大自然而發展的,例如,在農民畫中大多記錄的都是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只有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大自然才能保障人們來年五谷豐收。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在生態發展觀中提出了有關民間工藝美術一詞,海克爾認為民間藝術與生態學的關系相似,都是有機體與外部世界相合作的一門學科,因而后人將生物學視作是一門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科學。關心人類所生存和命運的精神便是人文精神。在人文精神中涉及了很多關乎人類發展和生存的關系,特別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民間工藝美術的創作與人類生活的環境密不可分,人們賦予形象化的作品對象,不僅來源于山川河流、日星月辰,還體現了大自然動物之間的互惠互利和相生相克的關系等。這種濃厚的生態理念特別體現在人類對材料的選擇上。筆者在對民間傳統工藝剪紙的研究上發現,其文化特質擁有很完整的民族特色,剪紙作為我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其代表著非常濃厚的喜慶色彩,剪紙能夠給人們帶來視覺和藝術上的享受。剪紙通常表現出的是人的生活和自然環境中的生物,總體表現的是對和諧與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民間剪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剪紙的存在,是依附于民間的獨特生活背景以及文化背景下的。剪紙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正是由于其擁有著清新而又淳樸的特質,它與人們的生活環境和文化環境都有著很大的關聯,這種創作對我國工藝美術具有很大的幫助,對我國美術界具有深遠的影響。民間工藝美術是以人類可持續發展為追求,在更多的意義上是以自然文化為本或是以人為本,這也正符合當代社會人類命運共同體,也符合了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人文精神。民間工藝美術五千多年來流傳至今,并隨著現代元素的不斷涌入,創作手段和創作方式也不斷增加,但其中對于人與自然相互尊重相互依賴的生存關系的體現卻不曾減少。

七、結語

民間工藝美術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所形成的產物,具有鮮明的精神文化特質,民間工藝美術以客觀物質的形式所存在,更是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向往。民間工藝美術是人類生活生產的精神產物,也是人類物質文明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為一種特定的物質文化,不僅對物質生產的活動有影響,而且還會影響著自然和諧以及社會生存等重要活動。人文精神作為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結晶,是民間工藝美術發展的基礎,探究民間工藝美術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僅能夠助推我國美術事業的蓬勃發展,而且還能讓民間工藝美術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李寶玉.論民間工藝美術的審美意蘊[J].流行色,2020(2):173-174.

[2]羅暢.淺析民間工藝美術欣賞的方法[J].中國民族博覽,2016(11):9-10.

[3]張志赟.民間工藝美術的人文精神探討[J].工業設計,2016(3):62,64.

[4]應琦.探究民間工藝美術的人文精神[J].青年文學家,2014(35):156.

[5]江勇.論民間工藝美術的人文精神[J].參花,2014(4):125-126.

作者: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