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研究
時間:2022-09-11 03:51:20
導語: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新經濟下,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教師受到社會上功利至上、追求物欲的不良風氣影響,當前高職院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先論述了新經濟下加強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對目前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提出具體的建設舉措,強化高職院校師德師風正面教育,完善政策,樹立典型、倡導高尚的師德,提升教師團隊質量,促進高職教育事業健康蓬勃有序發展。
1.新經濟下加強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
近年來,無論是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規,都將加強師德建設作為重要內容,致力于統籌推動教師隊伍建設,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供保障。在新經濟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既是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首要任務,也是關系到高職院校的提升辦學水平、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促進高職院校教育健康有序發展尤為重要。1.1做好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有利于以德治校,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教師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是學校牢固樹立以德治校的指導思想,落實以德治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將德育工作擺在首要位置的必備舉措。教師只有自身具備愛國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育人情懷、奉獻精神等素養,才能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將高尚的道德、正確的理念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播給學生、感染到學生,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空空奇談。只有言傳身教才能正在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進而推動社會道德風尚的進步。1.12做好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有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就是培養廣大教師愛黨、愛國、愛學校、愛教育、愛學生的育人情懷,形成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職業素養,樹立遵紀守法、恪盡職守的道德風范,造就一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培育一支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引者和領路人的教師隊伍。
2.新經濟下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
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都具備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高尚師德,甚至為學生默默的付出與奉獻,在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但隨著市場經濟飛速發展,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師風仍存在一些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1教師自身方面。2.1.1政治思想和意識形態有所偏離。有些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能站在政治的立場和角度,不能運用馬克思唯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不關心思想政治,不學習黨的建設,不了解國情民情,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做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舉止。2.1.2價值取向偏離,缺乏奉獻精神。新經濟下,金錢利益至上,功利主義思想使得部分教師個人私欲膨脹,只追求物質利益,缺乏奉獻精神,職業道德出現下滑,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也已發生扭曲。因而產生部分教師變相向學生及家長索要或收受禮品,違規從事其他副業或兼職兼薪,以教謀私,以校謀私,偏離了最初奉獻教育事業和熱愛學生的初心,消極應付本職工作,對待學生也是漠不關心,僅僅把教育事業當作謀生的手段,不僅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而且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及學校師德師風的建設。2.1.3對教書育人理解偏差作為一名教師,不單要會教書,更要懂得育人,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德”排在第一,教育不能只重知識教育,而輕道德教育。有的教師常常會忽視對學生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的培養,缺乏與學生思想溝通交流,不關心學生思想變化和心理健康成長,只會做知識的搬運工,沒有把教書和育人相結合。2.1.4個人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不高一些教師不注重自身修養和為人師表,道德人格缺失、師德修養不高,在教學活動中發牢騷、說臟話、接打電話等,不尊重學生,不關愛學生,甚至是體罰學生,愛崗敬業精神淡薄。2.2學校層面2.2.1對師德建設重視不夠。很多高職院校雖然出臺了師德考核辦法,也成立師德考核工作領導小組,但未明確分工和責任落實機制,相關工作機制不夠完善,導致師德建設、考核等工作落實不夠到位,還有就是學校對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及職業素養的相關培訓工作重視不夠、投入太少。2.2.2考核評價機制不夠健全。很多高職院校對有違反師德行為的查處有時不夠及時有效,實施師德考核工作不夠扎實,師德及配套的教師評價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教師工作積極性調動不足、產生職業倦怠。2.3社會層面。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中注重追逐經濟利益,物質利益至上的風氣也影響了教師這一特殊職業群體,社會中尊師重教的氛圍不夠濃厚,部分老師在面對短期的經濟壓力與長期的事業追求產生矛盾時,往往會選擇當下的物質利益。
3.新經濟下高職院校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舉措
上述問題制約著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影響著教師育人工作的開展,解決這些問題,可采取以下有效的建設措施。3.1加強黨建引領,強化正面教育。加強教師隊伍理想信念教育,將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重要講話作為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堅持把師德師風教育擺在教師培養培訓工作首位,推行新教師入職宣誓制度,構建以校為本、多元分層的師德教育網絡,將理論學習與職業道德實踐相結合、紀律約束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整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組織教師學習貫徹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教育法》等法規,促進師德內化提升。同時,強化榜樣帶動,讓優秀教師現身說法,弘揚師德正能量,挖掘師德典型,尋訪、評選最美教師、最美鄉村教師,并通過主流媒體廣泛宣傳報道,發揮師德感召力,引導廣大教師依法執教、廉潔從教,實現人人重師德,人人講師德的良好風氣。3.2加強教師師德修養,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加強教師自身的師德修養,提升教師素質,樹立教師“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等”的職業道德規范。作為教師應秉承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執教精神,以科學的職業道德理念為指導,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3.3完善政策,推動師德建設制度化、責任化近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教育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師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旨在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各高職院校可以根據本地市、本校實際進一步出臺相關的教師師德師風管理工作細則,進一步規范教師履職履責行為,對教師職業道德和隊伍建設提出目標任務,明確具體要求,健全和落實師德承諾和領導責任制、切實加強對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領導和考核監督,貫徹落實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持續推進師德師風建設。3.4開展反面警示教育,嚴肅負面查處。深入開展警示教育,通過面向社會公開師德舉報電話、設立師德舉報信箱、滿意度測評等方式,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對師德建設的監督和評議,并通過建立師德檔案、建立違反師德師風行為查處情況通報制度等,對違反師德師范行為的教師,實行“一票否決制”,當年度師德考核確定為不合格,取消其評優評先、職務晉升、崗位聘用等資格。同時將有關情況如實記錄到個人檔案和教師管理信息系統,形成有訴必查、查實必究的師德工作新格局,引導廣大教師守規律己,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3.5強化督查,完善師德考核與評價。各高職院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師德師風專項督導,召開依法治教、規范辦學行為專題工作會議,進一步推動依法治教,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同時,要將師德考核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核心內容,結合實際制定師德考核實施方案,細化考核標準、完善考核程序,認真做好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工作,科學運用考核結果,將師德考核結果與教師績效考核、崗位聘任、職務晉升、評優獎懲等有機地結合起來。
4.結語
總之,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是改變人的教育,是成全人的教育,是成就人的教育,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不僅是對教師高度肯定與評價,更是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因此,高職院校必須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一項長效機制,在改革中不斷修正提升,教師要內化自身修養,不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素養,才能成為新經濟下合格的好教師。
注釋:
[1]李京祿,徐金玲.試論市場經濟下教師人文精神的構建[J].山東教育科研,2000,(12):23-24.
[2]李慧,李麗萍,劉春燕.淺談加強高等院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6,29(8):775-776.
[3]喬利軍.新形勢下師德建設的幾點思考[J].文教資料,2007,(7):139-140.
[4]鄭輝.當前形勢下加強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衛生職業教育,2010,(4):20-21.
[5]張詩林.加強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思考[J].學理論,2011,(18):181-182.
[6]沈高潔.試論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之建設[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4):127-128.
[7]張晨琛,王麗麗.新時代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探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9,(4):77-80.
作者:鄭華藝 單位: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細節管理在內科護理質控水平的應用
- 下一篇:血管外科護理電子病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