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課對初中生品德教育的研究
時間:2022-02-05 10:57:58
導語:思想政治課對初中生品德教育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初中生進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將促使其培養成為綜合素質高、品德優良的社會青年。因此,這門學科在單獨個體的人社會化過程中,品德教育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繼承和發揚傳統道德教育內涵,對加強學生品德教育有著現實重大意義。
關鍵詞: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培養;品德
中國向來以重德性著稱于世。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長河中,沒有哪個民族、哪個國家像中華民族這樣具有如此豐富而堅固的道德文化遺產,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德育在整個學校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學校所培養的人才的質量。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工作實踐,針對學校思想政治課教育,談一下個人的見解。
1能培養學生,堅守氣節,注重人格
具備崇高氣節,是中華民族世代推崇的傳統美德,更是個人做人必須遵循的一種道德規范。孔子提倡“殺身成仁”,孟子主張“舍生取義”,荀子要求“敬節死制”,都是強調“臨大節而不可奪”。這既要做到面對腐敗惡習的反動勢力和殘暴的侵略勢力而“威武不屈”;又要做到處于窮困境況和低下地位而“貧賦不移”;同里還要做到身處高位和家擁巨資而“富貴不淫”。從古至今,無數仁人義士為國為民而成仁取義,成為令子孫后代欽佩的榜樣。由于崇尚氣節、注重人格,歷代政治歷史中留下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動力。比如宋代詩人李清照所說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高揚了豪邁氣慨;在晚年時期有詩:“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獐。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這些壯美詩章,既是老一輩革命家崇高人格的光輝寫照,也是中華民族必須永遠珍藏的寶貴精神財富,需要我們年輕一代繼承優良傳統。
2培養學生講究原則,誠實守信
思想政治教學中,常常講到:古圣先賢們一般認為若要認真做到慎言力行、躬行踐履、行重知行統一,其前提是必須采取務實的態度,樹立求真的目標。務實就是必須講究實際,務必不能浮華。如果背離客觀實際,違反客觀規律,必定陷入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泥淖,不但不能達到改造客觀世界的目標,甚至會遭到客觀規律的懲罰。誠實和守信在傳統個體道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誠實和守信被看作做人的首要條件。“誠”在儒家倫理中是一個貫穿于天地人的本體論的存在,雖然具有哲學唯心主義的特征,但從倫理道德的角度看,也有把做人之“誠”提高到至高地位的訴求。誠實,意即言為心聲,能夠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自由意志;守信則是對自己言說的承認和兌現。二者從內外兩個方面構成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即言行統一。因此,傳統的品德顯然已經超出“五倫”,也超出更廣泛的私人交往領域,兼具形而上的意境。誠實守信、實事求是,現在成為我們在處理國家和民族問題所貫徹的思想,在平常的生活中更應貫徹這一思想原則。
3培養學生謙敬禮讓,和諧相處
傳統道德思想一直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孔子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應當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以和為貴,和諧相處。“親認善鄰,國之寶也”,強調天人和諧、人際和諧、社會和諧和身心和諧。謙敬禮讓,和諧相處是意味著人與人的平等,這種平等包括生命、基本權利和尊嚴的平等,因此,堅持平等的交往觀念就是對人的生命、尊嚴和權利的尊重。尊重作為一種品德是一種內在能力,是發自內心的平等和誠實信念。謙敬禮讓,和諧相處是一種更高的道德要求,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在一種平等對話基礎上的協商。
4思想政治教學對學生品德教育的意義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繼承和發揚傳統道德品德,有著深遠重大意義。(1)為學生深入地了解世界、了解社會、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如今,初中生面臨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某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對他們也有著重大影響。現在社會上長期存在著無視職業教育、輕視勞動特別是體力勞動的觀念,使一些學生從某種程度上對職業的選擇很無奈,他們心靈的深處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在現實生活中,學生是對思想品德不夠重視了,認為品德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對自己沒有多少實際價值。這種認識十分片面。對于一個人而言,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品德也是必不缺少的。同時也是做人的基本素質。品德教育的價值在于教育人怎樣做人,教育人如何塑造自己完美的精神世界。(2)思想政治課為學生品德教育提供豐富的精神資源。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發展和道德進步,不能割斷歷史、無中生有地進行。繼承和弘揚本民族文化和道德優良傳統,是道德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傳統道德的堅守氣節,使得學生在處理“公”與“私”、“義”與“利”、“廉”與“腐”、“榮”與“恥”等矛盾面前,更好地做出鮮明的抉擇。繼承傳統的注重人格培養,引導學生爭做品德上的“真君子”。傳統個人道德中講究原則風格,為學生樹立起敢于勇于跟不正之風做斗爭,堅定自己道德信仰。初中生在認識方面不夠全面,性格方面還不夠成熟,自制力方面尚有欠缺。因此容易出現人際交往沖突,除了學校教育施以必要的心理疏導,思想政治課教育更應該發揮作用。能夠使學生達到人的身心和諧、人際和諧、社會和諧以及天人和諧等。(3)為學生品德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方法論支持。傳統個體道德做人教育,也是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德育方法,今天的品德教育可以從中吸取很多有益成分。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文明發展,長期形成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看重榮譽、對丑惡現象感到羞恥”的恥感文化發展到直接影響人們思想行為的程度,一代又一代傳到今天。知榮辱,明是非,是我們實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總書記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學生,接受并實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其成長成才的必要條件。培養學生的榮辱觀,也是我們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
總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是為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教育宗旨,實施充分體現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人性化管理。展開有益的、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在學生積極參與中,及時提升活動意義教育,扎實培養動手能力強、品德優良、綜合素質高的德才兼備的現代化技能人才。
作者:丁紅梅 單位:包頭市蒙古族中學
- 上一篇:實習醫生職業道德和人文素質研究
- 下一篇: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分析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