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分析
時間:2022-02-05 10:59:32
導語: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在會計誠信危機嚴重的當今社會越來越被重視,甚至是被認為是解決會計及行業誠信危機的主要辦法。本文重點對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的相關含義進一步界定,并對兩者對會計專業教育的重要意義進行進一步的闡述。
關鍵詞:會計倫理;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一、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基本含義
(一)倫理與會計倫理含義的界定
在我國,“倫理”是基于“道德”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的,最早出現在《禮記•樂記》,所謂“樂者,通倫理者也”。強調倫理的最初是以“道德”為基礎的調整人倫關系的規范。在西方,“倫理”一詞源于希臘語,被認為與“道德”含義基本相同的哲學概念,是人們對道德現象進行的理論思考。綜其所述,倫理即在“道德”的基礎之上,以“道德現象”為研究內容,強調其在對社會道德現象分析的基礎上研究社會個體間、個體與社會以及個體與環境等關系并揭示其發展規律的一般性規范,而在倫理學界往往會將倫理學具體分為“理論倫理學”與“應用倫理學”兩個部分。會計倫理屬于是“應用倫理學”的一個部分,具體指以會計工作職業道德現象為研究對象,包括會計人員關系倫理、會計工作關系倫理、會計機構關系倫理以及會計行業倫理等各個方面,可以說會計倫理主要講的是在會計工作環境下的倫理關系分析,其核心是將倫理置于會計環境中進行相關關系的哲學分析,以進一步揭示其內部發展規律的研究。①
(二)道德、職業道德及會計職業道德含義的界定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從本質上講是在社會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筑的部分,是將社會個體置于社會環境之中,調整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社會之間,個體與環境之間等相互關系的基本道德規范和基本準則,是人本身的應然存在方式。職業道德是專業人員在執業過程中應該遵守的一般性道德規范,用以指導職業者與服務對象、職業者與行業、職業者與其他職業者以及職業者在利益抉擇過程中關系處理的基本準則。會計職業道德就是指會計從業人員在執業過程中,會計人員需要面對和處理的與服務對象、會計行業以、其他從業者之間相關問題時所應遵守的基本規范。
(三)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指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以會計倫理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為基本內容,把相關價值觀、道德觀標準貫穿教育中,并最終促使專業學生養成誠實守信的習慣,培養其忠誠的潛意識,是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意義
(一)會計倫理是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哲學基礎
會計倫理的實質就是研究會計職業道德內在的邏輯關系,將會計職業道德需要解決的問題規律進行總結,歸納出可以指導實務性工作的一般性指導意見。也就是說,會計倫理是會計職業道德哲學,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哲學基礎,會計職業道德的科學性取決于會計倫理這一哲學基礎的牢固性,會計倫理的變化決定著會計職業道德的隨之變化方向。另一方面,會計職業道德對現實問題的指導信息反饋給會計倫理層面,推動會計倫理基礎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一直以來,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內容往往僅涵蓋會計職業道德課程,而忽略了相關倫理教育,是一個巨大缺失,而幾年來來的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的出現并日益嚴重化無疑與此有著重大關聯。為了更加有效地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導致的行業誠信危機,會計倫理逐漸被重視起來,也越來越多的教育主體把其選擇為專業道德教育的一個主要內容和課程。
(二)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專業教育的保障
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專業教育及發展的保障也是會計行業發展的保障,是會計從業人員的道德準繩和職業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導著從業人員的職業選擇和方向。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被日漸重視的今天,我們會計相關從業人員務必將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倫理的發展的科學性得以保障,方能使其更好地指導會計行業的發展和會計從業人員在會計實務工作中的價值抉擇,才能夠從根本過上保證會計從業職在從業過程中將個人利益、集體利益的關系更加科學地解決,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保證會計人員的從業得以有效地認可和普遍地接受。
(三)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解決會計行業誠信危機的主要手段
當今社會,會計誠信危機日漸嚴重,而這種危機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謂內因即指會計從業人員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以及其自身價值觀等方面的缺失,具體指會計從業者在具體的從業中要么存在對職業道德準則的相關要求模糊不清、要么就是自身在面對利益抉擇時選擇了個人利益而放棄了集體利益,從而導致了會計職業人員的個體失信,諸多的會計人員個體失信的最終結果便導致了今天的行業失信局面,這是會計人員自律問題的最終體現,歸根結底這是由于會計倫理價值觀缺失導致的職業道德低下的表象。而所謂外因即指職業以外的相關法律法規、社會、政治、經濟等整體大環境的誠信危機等問題的影響,極具復雜性。當前我國的《會計法》、《稅法》、《會計制度》以及《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不夠健全,而這屬于是會計誠信危機的他律問題;另一方面,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及經濟的飛速發展都要求會計倫理以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育內容、教育力度給予足夠重視,要求加強價值觀的引導和培養職業道德素養,即加強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綜上所述,從我國會計行業及會計從業人員的執業現狀出發,不難發現誠信危機給會計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需要注意得是雖然人們日漸意識到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但是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所謂會計主體教育機構的工作者,我們必須要把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放在職業教育的首要位置,甚至要優于專業知識的教育。
作者:趙婧一 單位:吉林工商學院
參考文獻:
[1]趙婧一.在校大學生會計倫理教育工作研究[J].環球人文地理,2014.2.
[2]齊平茹.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與其外部環境的關系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4.
[3]馬元駒.關于會計倫理教育的思考和建議[J].會計之友,2011(11):4.
- 上一篇:思想政治課對初中生品德教育的研究
- 下一篇:技工學校德育教育存在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