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德育工作論文
時間:2022-05-27 04:15:05
導語:心理咨詢德育工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咨詢與德育工作之間的相關性。兩者在工作目標及工作任務方面是相同的,都是以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為基本目標,為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提供指導。如果德育是關注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那么心理咨詢則是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兩者相輔相成,并具有一定的統一性。心理資源與德育工作在職能上具有一定的連接性。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現代化人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學生成長并發展的基本要求。換句話說,心理咨詢通過改善學生心理狀態,使學生形成一種樂于接受教育并反省自我的心態,為后續的德育工作制造條件。而德育則是通過對學生思想品質的塑造,對學生心理健康穩定的發展提供正面作用。心理咨詢與德育工作之間的差異性兩者具體工作任務具有差異性:德育旨在改善學生政治觀、世界觀、價值觀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規范學生思想;而心理咨詢則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和諧化發展,幫助接受心理咨詢的學生遠離負面情緒,并認可自身價值,結合自身特點來制訂發展計劃。另外,兩者在內容上存在差異,德育內容主要為愛國主義及集體主義等,心理咨詢內容主要由心理健康、社會關系、心理障礙等部分構成。除此之外,在工作方式上也不同,德育主要是通過集體教育、集體培養等公開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而心理咨詢則更偏向于暗示、談話等隱蔽性方式,針對每個人不同情況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最后,兩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差異,在德育工作中的任務分別充當教育和被教育的角色,其中教育者為主導者,而被教育者則是教育者施加教育的對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雙方所扮演的角色是相等的,與其說是教育過程,還不如說是互相交流、溝通的過程,教師對學生通過詢問、商量、幫助等方式提供心理指導。
2心理咨詢與德育工作之間的有效結合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德育與心理咨詢之間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將德育和心理咨詢工作進行有效結合,在共同作用下展開工作,才能發揮其作用。在此過程中,兩者結合得越充分,效果越顯著。心理咨詢是德育過程的有效依據,同時也是德育開展的基本目的;而德育對于心理咨詢來說,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及提高。兩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心理咨詢在德育工作方面的功能首先,心理咨詢對于德育工作具有補償功能。心理咨詢德育工作者更深層地補償了德育觀念的內涵所在,并明確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不僅僅是唯一的主導者和權威,而應該是和接受教育的人員保持平等的地位,相互溝通,協助治療;傳統的德育方式主要體現為教育、灌輸、評價等方式來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這些方式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不能真正注意到學生內心真實想法,使治療效果減弱。在心理咨詢工作中,咨詢者同時有著協助者和治療者的雙重身份,通過引導及溝通來協助學生面對問題,并解決問題,大多數問題都是通過學生自身力量去解決。傳統的德育工作傾向于解決學生在政治、社會、道德、法律方面的錯誤意識,忽略學生最基礎的人格教育,如對社會的適應性、面對困難及人機障礙時的解決方式等;而心理咨詢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因此為德育工作提供了充分補償。其次,心理咨詢對德育工作具有指導功能。心理咨詢工作幫助德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學生。如在心理咨詢工作中,經常會通過測試、宣泄、聯想等方式來掌握咨詢者內在的人格弱點,根據人格弱點去分析學生人格中存在的消極部分,使德育工作能夠因人而異進行個性化教育。除此之外,心理咨詢工作也為德育工作提供了理論基礎,傳統的德育僅僅將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普通角色進行要求,而心理咨詢中會將學生作為復雜人際關系中的具體人物進行要求,它提倡對咨詢者的人格進行尊重,并理解咨詢者人格中存在的缺陷。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不應在短時間內急于對咨詢者所表現出來的缺陷思想及行為做出斷定,而是與咨詢者共同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案,幫助咨詢者更快地解決心理問題,重新以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美好的生活。
德育在心理咨詢工作方面的功能。首先,德育對心理咨詢工作具有約束功能。給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確保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及個性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個性指的是某個人在意識方面的傾向及穩定而獨特的心理狀態。德育工作對于心理咨詢具有調節作用,思想品質在人類個性中占據了重要部分,它對個性發展過程中所體現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約束性。同時也會支持并鼓勵其個性行為,對于消極行為進行約束,使學生的個性保持在良好的道德水平之上。其次,德育對心理咨詢工作還具有心理保健功能。思想品德程度的高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自尊、人際關系、價值觀、自信的形成。若某人抱有宏遠的理想和抱負,那么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這一理想,他必須比其他人更加勤奮努力;若某個人具有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那么他的人際關系必定較為糟糕。通過舉例可以發現思想道德與個性之間存在必然關系,一個人若不具有優良的道德品行,也不可能會擁有完善的個性。同樣,若沒有完善的人格,道德品行也不能夠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該如何將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呢?筆者認為,改善學生心理問題的重點就在于改變其認知觀念中存在的偏離現象。應結合哲學理論及觀點,掌握學生在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所遵循的規律,從心理學角度去試圖理解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從業人員應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行及心理素質、相應的專業知識及教學技巧。
3結束語
綜上可知,只有將高校心理咨詢工作與德育工作有效地進行結合,才能夠減少心理咨詢與德育工作之間存在的各種矛盾,從而將學生心理咨詢與德育工作做好,實現培養新時代優質人才的目標。
作者:王桂鳳單位: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 上一篇:微時代下高校德育工作論文
- 下一篇:案例教學工商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