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青春期心理教育策略論文
時間:2022-09-13 03:52:00
導語:早戀青春期心理教育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身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男女生很容易產(chǎn)生朦朧的愛慕之心,但他們往往不能正確處理這種關系。此時如果得不到關愛與正確的引導,那么不僅會影響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還會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教師該如何幫助學生走出青春期這一困境呢?
一、學生實例
楠是一個總讓筆者牽掛擔心的女孩。了解她始于一篇周記,文中寫道:“我的字典里沒有“媽媽”這個詞,爸爸也決不允許提到它。小時候嚷著要媽媽得到的是兩耳光。父親說我還在襁褓中,媽媽就棄家而去了。”這樣的家庭讓楠的性情變得憂郁、偏執(zhí),易產(chǎn)生敵對情緒,進入初中不久她就遇到了人生的情感暗礁。他喜歡一個叫毅的男孩子,筆者了解到毅是一個早已離開學校的小混混,楠與他到過東山,玩過成都,進過網(wǎng)吧,她剛墜入“情網(wǎng)”,轉(zhuǎn)瞬又飽嘗“失戀”的痛苦。周記中字里行間透出的悲戚與迷惘令筆者憂心忡忡,筆者該如何幫助學生走出這心靈的誤區(qū)呢?
一篇作文觸動了筆者。學生在題為《青蘋果紅蘋果》的作文中說到早戀就像是青蘋果,澀澀的,它會給人帶來痛苦,成熟的感情就像紅蘋果,豐收的季節(jié)才能采摘。筆者很喜歡這樣的比喻,而學生能有這樣的認識難能可貴。以前關于早戀,老師和學生都很避諱。其實筆者們既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能任其發(fā)展,又不能把它當作是道德品質(zhì)的敗壞而采取過激的手段。否則會因教育方法的不當而讓事端惡化。筆者認為早戀是青春期特有的心理問題。初中三年正處于人生的春季,青春期的開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征是生理與心理變化都異常顯著,孩子們往往會對自身的變化困惑不解,對外在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各種疑問,形成較重的心理壓力而影響身心健康發(fā)展。與此同時受電視、電影、書刊,尤其是網(wǎng)絡等因素的影響,男女生之間易產(chǎn)生愛慕之心,這個時候接觸到自認為比較理想的異性,就可能產(chǎn)生早戀。如果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和心理疏導,他們很可能把握不好交往的分寸或釀成永遠的遺憾,或因此產(chǎn)生恐慌、焦慮等不良心理,有的甚至還會因爭風吃醋而大打出手,令人可氣可笑又擔憂。對于父母、老師,因代溝的形成,逆反心理的驅(qū)使,他們拒絕交流,更愿意與同齡人擺談。但在同齡人中往往找不到正確的答案,就會因迷惘困惑而導致行為失常。
楠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缺少母親的關愛與教育,父親因母親的離異而常常遷怒于她,常年不歸家,給她的總是粗暴的態(tài)度與冷漠。只有奶奶愛護她,但殘缺的家庭教育不是奶奶一個人能補償?shù)摹K齼?nèi)心的孤獨與無助有誰知道呢?她面臨困惑時有誰來幫助呢?
二、學生心理疏導的嘗試
2.1自然滲透,正視問題,不回避
稍微留心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班里的一些奇怪現(xiàn)象。如上課時個別學生常會莫名其妙的笑起來,一提到某些敏感的字眼就會發(fā)出怪聲。筆者明白這是青春期特有的問題。利用班隊會等筆者給同學們分析了青春期的心理特點,列舉了許多例子來說明早戀的危害。我們過去的青春期教育遮遮掩掩,反而將其搞得非常神秘,回避絕對自然的東西就意味著加強。這一時期的學生有著極強的逆反心理,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掩蓋不住好奇,不留神就會偷吃禁果。面臨種種誘惑的時候中學生是沒有力量把握住自己的。因此在學校開設青春期教育課程的基礎上,通過班主任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學科中的自然滲透,隨機應變地進行青春期的教育,建立以信任和嚴肅為基礎的道德風氣,抵制世俗的嘲笑,不回避,不掩飾,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順利度過青春期這一關鍵時期的。
2.2傾聽心聲,正確引導,不激化
作為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筆者找到一個很好的途徑傾聽學生的心聲。周記成了筆者與學生交流的最好方式。無論工作多忙,筆者都非常珍惜一周一次的批閱機會,盡可能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走出誤區(qū)。出于尊重與信任,筆者注意了保密,降溫低調(diào)處理,這樣讓學生暢所欲言,讓老師便于發(fā)現(xiàn)問題,給予正確的引導。對于早戀老師不能談虎色變,不能采取過激的手段,如為了防患于未然而杜絕男女生的正常交往,這將違背了孩子的天性,激化他們的逆反情緒,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我們老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發(fā)展健康的異性交往關系,把握好交往的分寸。筆者讓女孩子明白自尊自愛的道理,謹慎自己,盡可能的不要單獨與異性相處,學會控制。不能走進女孩容易吃虧的時間和地點,不要輕易接受男孩的給予,言行不要含有輕薄挑逗的成分,要學會保護自己,尊重自己等等。公務員之家
2.3轉(zhuǎn)化情感,以人為本,不粗暴
針對學生心理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可以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如咨詢輔導、心理訓練等。有時辯論能讓問題明朗化。班里組織討論過:男女生之間存在真正的友情嗎?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對這問題都很迷茫,有的又過于偏激。學生們并不能正確區(qū)分友情和愛情,有的學生經(jīng)常學著電影電視上愛呀情呀,死去活來的,實際上他并不懂什么是愛情。愛情是一種崇高純潔的情感,它具有專一性和排他性。而友情不具備這些特點,所以男女生交往的時候要把握好友誼和愛情這個不同的關系,并表現(xiàn)出相應的態(tài)度和行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影響雙方的心理健康。中學生的早戀大多都是混淆了這兩種情感,把對異性的好感誤作愛情,既不考慮為什么要戀愛,也不考慮戀愛會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后果,選擇的對象也無明確的標準,幾乎遇到誰都可以談,帶有明顯的盲目性和非專一性。早讀課上發(fā)現(xiàn)一位學生寫的情書:筆者給你寫了這么多的信,你都拒絕了,筆者給王芳寫第一封信,她就同意了,可是筆者還是愛你呀。真令人啼笑皆非。筆者覺得處理此事不能嘲笑或簡單粗暴的批評,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理解、信任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他們認識到早戀的危害,引導他們正確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分寸,使他們心理逐漸走向成熟。
筆者告訴楠:喜歡一個人沒有錯,但是無論是在心理上、生理上、還是外在的環(huán)境條件上,年少的你們都還沒準備好去承擔愛一個人所要付出的一切。最好的方式就是以理智控制住情感,讓它埋藏心底,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過早的開放,也會過早的凋謝。這段情感給你留下的是美好的印象還是痛苦的烙印,就取決于你如何對待它。
青春期的心理教育我們還是剛剛起步,任重道遠,筆者將繼續(xù)探索,力求找到更好的方法去幫助學生。
- 上一篇:解析營銷短視癥論文
- 下一篇:市場營銷案例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