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

時間:2022-11-18 10:05:20

導語: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

摘要:在當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社會,要著眼于人和社會長遠發展的實際需求,以提高民族素質為標準,增強公民的基本道德意識。因此,加強學校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發揮學科教育功能,教師模范作用,育德于教。數學作為基本學科,應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數學出蘊含其中文化精神內涵,辯證思維等內容,使得學生在學習數理知識的同時能夠提升素質修養。

關鍵詞:數學教學;德育教育;文化精神;辯證思維

迎合新課改的標準,適應教學大綱,結合數學學科特點,立足于學生實際,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具有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繼承民主法治意識,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努力為人民服務。而作為一名先進的數學教育工作者。應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充分發揮數學學科獨樹一幟的育人功能,將德育教育更好的融合在數學教學之中。

1數學教學中文化精神內涵

數學是中國古代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它的歷史悠久,成就輝煌。許多重要領域都穩居世界之巔。如《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數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涉及分數四則和比例算法、各種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有關勾股測量計算等。該書的一些內容還傳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遠至歐洲。還有楊輝三角陣及畢氏定理等對古代數學都有重要的貢獻。我國的現代數學在高數、幾何、微分等領域也仍然處于領先的地位。這些傲人的輝煌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自豪感,未來獻身于學術研究和科技事業之中的意愿。“思維的體操,智慧的火花”。在數學中蘊含著數學精神,超越自我的發展、創新求真精神等,有其獨有的品行風格。正如克萊因曾說:在最廣泛的意義上說,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得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是這種精神,試圖決定性地影響人類的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試圖回答有關人類自身存在提出的問題。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盡力去探求和確立已獲得知識的最完善的內涵”。因此,數學作為現代文化的主要力量,開拓人類思維想象力的工具,竭力探求真相、控制自然精神

2數學教學中辯證唯物思維

數學中蘊藏著許多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辯證思想的揭示與滲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思維。因此,迎合數學教學大綱要求,適當加大對學生唯物辨證思維教育的滲透力度,增加課堂教學辯證思維教育的內容。有計劃、目的地教會學生用辯證眼光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第一,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而學生的思維有限,學好數學并不容易。因此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動手,觀察獲得感性認知,再對感性知識加以比較、分析、分類,思考加工,再找出相關的規律加以總結,從而獲得知識。這個過程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第二,用獨立統一的觀點解決數學問題。數學是一門系統的、邏輯性強的學科,矛盾對立又相互聯系,在相互對立中演變,由量變到質變,由否定、肯定之規律達到質變、統一。各知識點之間緊密聯系,組成一個對立統一的完整體系。

3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

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注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如何將德育教育更好的落實到數學教學中來,下面我闡述一下個人的看法。第一,注重教師的模范作用,教師的素質高低決定了教師表率作用的大小。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所體現的獨特人格魅力。德育教育是陶冶情感、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的個人形象和精神面貌會直接影響學生,無形中感染學生、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充分準備教學教案,采用靈活多變、言語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產生一種對教師的傾佩之情,體會教師身上的責任。這樣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第二,充分挖掘教材里的德育素材和收集相關知識的資料。數學教材的內容十分廣泛,每一章節都有其鮮明獨特之處。教師通過認真鉆研教材,收集一些相關資料,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內容。把德育因素貫穿到知識分析之中,德育教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向學生展示我國的輝煌數學史記,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為祖國建設的自覺性與責任感,刻苦鉆研、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第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德育內容。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的德育培養。如研討性學習小組、合作性學習小組。教師情以動人,寓情于教,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積極的感情交流,引導學生相互討論,提出個人觀點,集思廣益共同思考,完成活動。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認真分析,總結歸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表揚和點撥??傊谶m應新課改目標,符合教學大綱要求下,更好的將德育教育貫穿于整個的數學教育當中。作為一名先進的教育者,應認真鉆研、挖掘教材,立足于學生實際、完成教學實踐需求。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德育教育落實教學課堂中。這樣既能提升教學質量,也能提高學生的德育修養。

作者:汪輝 單位:柳河縣第十中學

參考文獻:

[1]王林俠.吸引學生學習的關鍵——熱情[J].時代經貿,2010,(20).

[2]余海波.哲學原理在數學理論中的體現及在教學中的應用[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6,14(2).

[3]謝延波.關于文科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探索[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7,9(5).

[4]李敏.宋元時期的中國數學[J].濰坊學院學報,2006,6(6).

[5]胡斌武.我國學校教育培養目標的歷史轉換[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