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幼兒園德育教育研究
時間:2022-02-10 09:06:39
導語:農村幼兒園德育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3~6歲這一階段是一個人個性傾向和道德形成的萌芽時期,是培養良好品德行為的黃金時代。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幼兒時期是一個人德育行為發展的最好時刻。“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幼兒期的德育形成對人一生道德品性影響深遠,所以對幼兒從小進行德育教育十分重要。然而,物質生活相對匱乏的農村,德育教育還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生都會受之影響。所以對幼兒從小滲透德育教育非常重要,本文就農村幼兒園如何滲透德育教育進行了具體的探究。
關鍵詞:德育教育;幼兒園;農村
1農村幼兒園德育教育的現狀
鏡頭一:幼兒園的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們來參加,在活動室里,看到的卻都是爺爺奶奶的身影,鮮有年輕父母的身影,只見老人家們聚在一起無所顧忌的隨意聊天,盡管老師反復強調,幼兒園禁止吸煙,可是仍然能看到有吸煙的身影。原因:經濟生活的飛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農村,到城市打工,于是,孩子們都留給了爺爺奶奶,在爺爺奶奶的觀念里,小孩子只要吃飽穿暖就好,教育?那都是長大以后的事情,幼兒園,就是讓孩子吃飽飯,找個人看著他們別亂跑的地方。鏡頭二:游戲時間,中班的孩子們正在玩積木,每個桌子上都有一盒積木,當老師剛剛把積木放在桌子上,就看到孩子們飛速的把盒子里的積木抱到自己懷里,然后就聽到有人大聲喊:“老師,某某某搶我的積木。”原因:相比城市幼兒,相對匱乏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讓孩子們對一切感興趣的物品都想占為己有,在他們的世界,分享與合作陌生而又遙遠。
2農村幼兒園加強幼兒德育教育的方法
2.1將德育教育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每個環節都充滿著教育契機,作為教師,要充分把握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利用這些細小的環節,充分滲透德育教育。比如,在早晨,教會孩子說“早上好”,飯前洗手教會孩子有耐心等待,有序排隊,進餐環節教育孩子安靜進餐,玩玩具的時候讓孩子學會分享與合作,平時別人說話時安靜傾聽,不插嘴……這些看似簡單的小環節,其中卻包含著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如:講禮貌,守秩序,樂分享,懂合作,而這些好習慣都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得以體現。通過長時間的培養,幼兒的好習慣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幼兒將因此受益終生。
2.2在節日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孩子對于節日總有著不同尋常的興趣,因為節日不單單意味著假期,還有各種有趣的活動。農村幼兒由于接觸外界新鮮資訊的渠道有限,更需要通過集體活動來強化幼兒的節日體驗。教師應該善用這些節日,在幼兒感受節日氛圍的同時,增加幼兒的情感體驗,促進幼兒的德育發展。如三月份的“學雷鋒”月,就可以給孩子多講一些雷鋒的故事,同時帶領孩子去做好事,幫助他人,讓孩子感受到助人為樂的快樂。母親節的時候,老師帶領孩子回憶媽媽辛苦的付出,一些情感豐富的孩子淚流滿面,孩子親手制作的一份小禮物,一聲稚嫩的“媽媽我愛你”,不僅讓媽媽感動不已,也讓孩子對親情有了別樣的體驗。重陽節的時候,幼兒園邀請周邊村子的留守老人來和孩子們一起過重陽節,孩子們給爺爺奶奶捶捶背,唱唱歌,再送上自己做的小禮物,爺爺奶奶度過了一個難忘的重陽節,孩子們也對敬老有了新的認識。從此,敬老真正成為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2.3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德育發展。陳鶴琴老先生認為幼兒園必須與家庭通力合作,才能讓幼兒教育發揮奇特的效用。幼兒的教育并非幼兒園“單槍匹馬”的作戰,更需要幼兒家庭的密切配合與大力支持。農村的幼兒更多的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接觸的最多的人就是爺爺奶奶,爺爺奶奶也是全心全意的愛著孩子,只是愛的方式出現了偏差。要讓爺爺奶奶重視幼兒教育,首先要讓爺爺奶奶看到幼兒園教育的效果。當孩子們回家,親自給爺爺奶奶洗腳,主動幫爺爺奶奶做家務,在爺爺奶奶面前,大方的表演一個個小節目,都會讓老人們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平時,老師和老人家們溝通的時候,設身處地的在老人們的角度多想想,然后找到恰當的方法和技巧,告訴老人家們真正有利于當代幼兒發展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讓老人們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2.4良好的師幼情感,有利于幼兒的德育發展。幼兒的德育發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教師的影響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這是因為師幼之間一旦形成良好的感情基礎,就會促使孩子接受他所喜歡的教師的情操和觀點,并無意識地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做好榜樣示范的作用,我們面對的是一張張白紙一樣的孩子,在這些孩子涉世之初,我們一定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再白紙上書寫對幼兒有益的東西。如果教師對德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不強,與幼兒園的教育不一致,沒有形成一體化教育,那么對幼兒品德的形成就不能起到積極的主導作用。比如,孩子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班級的兩名老師間每天早晨見面相互問好,和別人溝通的時候會使用禮貌用語,那么孩子也一定會懂禮貌,老師每天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平和,耐心細致,那么孩子也一定會很平和,反之,如果老師每天脾氣暴躁,大喊大叫,那么孩子也一定是很躁動的,這樣不僅談不上什么德育教育,孩子的安全都成了大問題。良好的師幼關系對孩子德育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農村幼兒的德育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家庭、社會、幼兒園擰成一股繩,全面配合,從根本上促進幼兒的德育發展,這樣,才會讓農村幼兒受益無窮,為農村幼兒的人生增添色彩。
作者:張海娟 單位:甘肅省嘉峪關市新城鎮中心幼兒園
參考文獻:
[1]田景正.基于生活哲學的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劉小紅.中國現當代幼兒園課程價值取向的流變與反思[D].西南大學,2013.
[3]孫彥.農村留守幼兒德育面臨的困境與對策探析[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
- 上一篇: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德育教育探討
- 下一篇:農村初中德育管理特殊方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