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分析
時間:2022-11-19 09:28:21
導語:學前教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生的幼兒期是一個極其珍貴的時期,人們不僅在這個時期學會了說話,還受到了來自父母、老師的啟蒙教育,是塑造自身人格魅力、道德品質的重要時期,是為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打下扎實基礎的關鍵時期。所以,幼兒學校以及幼兒教師應該正視學前教育在人類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地位,開展科學、合理的學前教育活動,將德育滲透到學前教育教學中,從孩子的幼兒時期開始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將孩子引導至正確的成長道路方向。
《學前兒童德育教育》一書總共分為六個章節,作者先總體概述了學前兒童德育教育,再以分析影響學前兒童德育教育的因素為基礎,探索出應該怎樣去培養學前兒童愛國主義與友愛精神,創造性、目的性與組織能力,學習態度、人格魅力以及道德品質的相應措施。該書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將德育完全滲透進學前教育教學過程中,還可以作為教育學前專業課程的教材,為教育工作者等提供學習依據。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我們可從這一俗語中看出,人們幼兒時期所接受到的所有教育不但影響著他們以后的行為方式與道德品質,還會影響著未來的人生發展方向,所以,家長、學校及教師應在孩子幼兒時期就對其進行有目的性的道德教育,從人生開端就開始幫助孩子塑造正確的道德價值觀,促進孩子養成優秀人格魅力,推動孩子的個性發展朝正確方向發展;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在此環境中茁壯成長,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將德育滲透進學前教育教學中僅僅依靠學校與教師的力量是完全不夠的,還需家長與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德育教學的支持,因此,學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將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緊密地聯系起來,相互作用,促進學前教育教學發展水平。加強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始終將德育貫穿于教學活動中。學校應始終將道德教育貫穿于各種教學活動設置過程中,而教師可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將道德教育滲透其中,并順勢教授學生怎樣利用德育知識來規范自身行為方式,推動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教師可仔細觀察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習慣與表現,并根據這些習慣與表現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提高教學質量水平。除此之外,教師還可設置獎勵機制,對表現良好的進行表揚或是獎勵小紅花等,這樣的獎勵機制不僅增加了受獎勵學生的自信心,還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激勵了其他學生培養良好道德的決心。
其次,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加強對學前教育教師的專業培訓。第一,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心智狀態還未完全成熟,對所有事物都充滿著好奇,極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所以,教師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仔細觀察分析出學生所具有的特點,并根據這些特點對課程設置進行相應調整,使學生可以無縫隙地融進教學活動中,促進學前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第二,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學前教育教師與小朋友接觸的時間最長,且還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主要設置者,這要求教師除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與不斷學習的積極性等專業素養外,還須具備良好道德素養,這樣有助于教師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能力,從而推動教育教學質量,讓學生可以茁壯成長。
最后,家庭、學校與社會形成統一,相互合作。家庭環境是學生人生成長的開端,其環境狀況深深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學校應加緊與家庭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以家庭教育為著力點,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以此來提升學生思想與道德品質的水平,促進學前教育教學向更高水平發展。學校可在特定教學活動中設置家庭活動,尋求家長對教學活動的支持與幫助,促進教育教學目標的完成。此外,學校還可與社會建立合作關系,利用社會所擁有的豐富資源來制定教學活動。
綜上,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可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發展,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修養以及人格魅力的養成,所以在新時展背景下,教師要及時跟上時展步伐,創新教育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道德品質,讓學生在健康環境中茁壯成長。
作者:朱煥芝 單位:咸寧職業技術學院人文藝術學院
- 上一篇:生活情境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新時期大學英語德育教育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