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探索
時間:2022-03-03 04:15:47
導語:中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對促進中職德育課教師專業成長、構建中職快樂化德育課堂特色教學模式、構建中職德育快樂化第二課堂創新實踐模式的探索,提出構建“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樂悟、樂提升”的中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的設想。
關鍵詞:德育課教師專業成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
近年來,中職德育教育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國家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教職成〔2009〕11號)《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政策,強調加強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提高職業教育質量;而德育工作對于促進中職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促進中職學校內涵建設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提出構建中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的背景
1.德育快樂化的迫切性。中職學生作為未來新興勞動力大軍中的一員,關系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關系著我國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轉變,這要求他們既要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本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質。但病態時尚、落后文化甚至腐朽文化無孔不入地影響著中職學生,影響了他們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養成,使得越來越多的中職學生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方式愈加簡單、粗暴。要糾正這種偏差,迫切需要提高中職德育課的時效性,加強有針對性地快樂的德育教育,從而引起中職學生的共鳴,引導他們自覺自愿地改變提升,使德育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中職學生成為國家、企業需要的“德技雙馨”的技能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從而助推我國經濟社會的和諧、健康、有序發展。2.德育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中職德育課作為中職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能否有效、能否讓學生喜歡的關鍵在于中職德育課教師。作為學生的教育者、生活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中職德育課教師的專業成長,即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教學科研能力的不斷發展直接關系著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德育工作及學生的精神面貌、行為氣質、言談舉止、品行品德;關系著能否寓教于樂,讓中職德育課變得有趣、有用,得到學生的真正喜歡。
二、構建中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的主要途徑
中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是指“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樂悟、樂提升”的育人模式,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1.促進中職德育課教師的專業成長,促使教師樂教。(1)提升中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促進中職德育課教師的專業成長,打造快樂的德育課教師,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學生樂學的前提是教師樂教,要讓教師樂教,首先要提升中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也就是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需要得到滿足、可以自由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發揮自己潛能并伴隨著實力增長所獲得的持續快樂的體驗。這就需要:一是國家、社會給予教師足夠的政策、物質、精神等方面的支持與尊重。二是學校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給予大力支持,營造舒適、安全、健康、和諧的工作環境。和諧的工作環境既包括外在的環境,如優美的校園、舒適的辦公條件等,也包括內在的環境,如工作安排得合理化程度、工作關系的和諧程度、對教職工身心健康的重視程度、恰當的激勵措施等。三是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能與學生和諧相處,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不產生困擾。四是中職德育課教師應讓快樂理念支配自己的教育行為,從而使學生樂于接近教師、樂于接受德育教育。(2)通過組建德育課教師教學團隊促進中職德育課教師的專業成長。筆者學校正在組建實施教學團隊管理模式,教學團隊的組建有利于增強學校辦學活力,強化學校內涵建設,推進“精細化”教學管理,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中職德育課教師教學團隊的組建,有利于促進德育課教師教學研討和經驗交流,推進德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作用,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建立教學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從而促進德育課教師專業知識水平的提升,教學技巧和教育教學科研能力的提升,教育理論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心理健康素質的提升,最終促進中職德育課教師的專業成長。做法主要有:①組織德育課教師及時集中學習相關的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及國內外熱點、焦點問題來保持德育課教師的政治敏銳度,并不斷充實時政信息到課堂教學中,以此來保證德育課的時政特點,同時提升德育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②以公開課等形式加強研討、交流,積極探索新課改理念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徑,努力讓德育課變為學生喜歡的道德提高課,從而創設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達到提升德育課教師能力素質的目的。③充分發揮團隊中心理教師的作用,解決和清除德育課教師心理方面的問題,從而提升德育課教師的心理健康素質。④通過團隊協作共同參與“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等方面的教學大賽、共同研究課題等方式,加強團隊的團結協作能力、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從而促進中職德育課教師的專業成長。2.構建中職快樂化德育課堂特色教學模式,促使學生樂學。想要德育真正有效,關鍵在于怎樣激發學生積極地、自覺地、由內而外地接受德育教育,真正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他們既學到知識,又學會做人,這就需要打造充滿活力的高效課堂,構建中職快樂化德育課堂特色教學模式。(1)用尊重和愛打造和諧課堂。快樂的課堂應是民主的、和諧的、充滿愛的,我們要讓學生在平等、互信、和諧的課堂中自覺接受德育熏陶。(2)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革新上課內容,創設快樂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職德育課不能再靠教師“一支筆、一張嘴、一本書”,而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上德育課,喜歡德育課教師,快樂地接受德育熏陶。(3)充分運用時政熱點、焦點等充實上課內容,讓德育課的時代性特點充分發揮,這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強有力的吸引。比如在中共召開之際,及時與學生共同學習報告,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極大的激發,課上都聚精會神地聽教師的講解,課后還熱烈地討論。有些學生一下課立刻用手機查閱相關內容,這些都能讓學生快樂地、自覺地、積極地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4)巧用競爭、游戲等方式激發中職生的學習積極性。給課堂增加一些競爭、游戲、頭腦風暴等環節,可以激勵學生開動腦筋,對所學知識深究探疑,可以讓課堂充滿樂趣,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想學”。3.構建中職德育快樂化第二課堂創新實踐模式,促使學生樂悟、樂提升(1)充分發揮中職特色德育主題班會的德育作用。中職特色德育主題班會強調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是中職學生自覺地、快樂地提升道德修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如與時俱進地開展“踐行精神,雷鋒在我心中”“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青”“國防在我心中”“學習在紀念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主題班會,選題具有班級特色和專業特色,具有正確的社會主義政治引導性,能告訴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應該怎樣為國家、為集體、為他人做貢獻,促使他們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引導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道德修養。(2)充分發揮靈活多樣的德育活動的德育作用,打造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快樂地、自覺地提升道德修養。如在“壯族三月三”傳統民族節日開展拋繡球比賽、竹竿舞比賽、學生藝術作品比賽;在祖國70華誕之際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等,既有利于學生接受優秀傳統文化、先進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歸屬感和責任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4.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三全育人”環境“三全育人”包括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中職德育要真正實現德育快樂化不僅僅是德育課教師的事,更是全校的大事,是全體教師的大事。德育教育需要學校的高度重視、各方面的配合,需要專業課教師、班主任有意識地德育滲透,需要學生科、團委、學生社團有意識地德育滲透,需要打造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從而激發學生思考人生的價值,探尋人生的意義,做好人生規劃和職業生涯設計,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為自己的人生拼搏。
三、構建中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的評價體系
學校、家庭、企業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是實施中職德育快樂化的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德育組織體系。中職學校要通過多種途徑,采用多種方法建立和完善中職學生的道德綜合評價體系,構建校內外一體化系統,促進中職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促進中職生的道德修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譚慶梅.論中職學校以自信教育為核心德育工作模式的構建——玉林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德育工作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42).
[2]曹曄.新一輪培訓推動職校教師專業發展[N].中國教育報,2017-12-05.
[3]張華東.高校思政課“課堂翻轉化、學習快樂化”教學改革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15(06).
作者:李天蘭 滕傳姮 陸小玲 單位:廣西玉林農業學校
- 上一篇:藝術類高校學科德育路徑初探
- 下一篇:如何加強中職學生德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