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高中德育工作策略探討
時間:2022-10-18 10:57:46
導語:農村高中德育工作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農村高中德育工作中對德育不夠重視、缺乏科學的德育目標和內容、德育工作方式過于單一、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提出通過樹立對德育工作的正確認識、確立科學的德育目標和內容、豐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打造高素質的德育教師隊伍等途徑,積極改進創新德育方法,提高農村高中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農村高中;德育工作;實效性;策略
德育工作一直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高中生的人格完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響到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農村高中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育工作也一直是學校工作的重點。農村高中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教育資源、教育觀念、教育方式等的特殊性,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影響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不利于農村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如何創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是當前農村高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農村高中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對德育不夠重視。雖然我國的教育方針政策一直強調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在農村高中仍然存在重智力教育輕德育工作的現象,對德育工作重視不足。首先,農村高中德育課程的設置過少。按照國家規定,高中思想政治課每周應不少于兩節,但由于農村高中升學壓力較大,大多數思想政治課被占用或取消。其次,德育管理部門工作不到位。雖然大多數農村高中都按照國家規定設置了德育工作的管理部門,如政教處,但這些部門通常只管理學校日常事務,如紀律、食堂、宿舍管理等,很少開展德育相關的工作或活動,德育工作甚至處于無管理狀態。(二)缺乏科學的德育目標和內容。缺乏科學的德育目標和內容是農村高中德育工作實效性低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導致德育工作難以有效開展。首先,農村高中的德育目標設定過高過空,缺乏實踐性,導致德育工作過于理論化。其次,德育內容過于陳舊,缺乏適應時代的新內容。同時內容籠統,與現實脫節,缺乏層次性和針對性,可操作性較差。(三)德育工作方式過于單一。目前農村高中德育工作采取的方式過于單一,如都是通過思想政治課進行理論教育,每周一次升旗儀式。除此之外,農村高中幾乎不開展德育課外活動或校外實踐,學生所接受的德育內容幾乎全部來自課本理論,缺乏與實踐的結合,學生理解和領悟不夠透徹,因此德育工作實效性不高。(四)德育工作的師資力量不足。當前農村高中從事德育工作的教師隊伍力量較弱,不能滿足德育工作開展的需求。一方面,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思想政治課程由于不屬于高考理科的必考科目,在很多農村高中不受重視,教師數量較少。另一方面,德育教師的隊伍結構不完善,除班主任和思政教師外,其他學科教師的參與性較差,未能保證教育工作者的全員參與。
二、提高農村高中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
(一)樹立對德育工作的正確認識。農村高中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必須從思想上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在課程設置上,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安排足夠數量的思想政治課時,學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對完成情況嚴格考核,其他科目不得以任何理由來占用思想政治課,從時間上保證德育工作的開展。同時,學校應當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來管理德育工作,任命專門的領導來負責各項事務,細化每個教育工作者的具體責任,解決農村高中德育工作的理念、方式、資源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升德育工作的成效,最終形成農村高中德育工作的“合力”,保證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例如,在一個班級中,除了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占有中心地位,思政教師、語文教師、歷史教師、數學教師等都應當承擔一定的德育工作任務,實現學科教學與德育的有機結合,共同完成學校的德育工作。(二)確立科學的德育目標和內容。德育目標和內容是德育工作開展的根本依據,其科學性直接影響到德育工作的成效。在制定德育目標和內容時要注意貼近實際,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意義,避免德育工作目標的設定脫離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德育工作效果表面化,從而使德育工作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首先,德育目標要避免多高、過遠,堅決杜絕“假、大、空”的目標設定,在制定目標時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德育水平,確立切合實際的德育目標。其次,德育目標的設定要注重與時代相結合,順應時代潮流,根據時代的不同需求作適當調整,以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再次,德育內容應該盡量的具體化、實際化,學生較容易操作執行。例如,學校可以結合德育教學內容,組織開展孝敬父母、幫助他人、遵紀守法等社會實踐活動,從一些小的角度入手開展德育工作,既能保證德育工作的具體化和可操作性,又能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三)豐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農村高中德育工作方式的單一化是導致德育工作實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學校要努力開發德育資源,創新工作方式,保證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首先,除了思想政治課程外,重視其他課程的德育功能。例如,通過語文課的名家名作來開闊眼界、感悟為人處世哲理;通過歷史課了解我國燦爛的古代文明和現展,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其次,在對學生德育素質的綜合評價上,要減少機械性的管理和硬性的評價,避免德育工作方式的簡單粗暴,要更多地通過教育引導措施和人性化的評價策略來提升德育工作成效。再次,豐富德育工作的開展方式,除了課堂理論教學外,還可以通過看相關課外書、看電影、搜索網絡資料等接受德育熏陶。另外,學校要定期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四)打造高素質的德育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的素質是決定德育工作實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保證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增加德育教師數量,每個教師所帶班級不宜過多,避免教師壓力過大、精力分散。其次,教師加強自身德育建設,規范自己的言行,堅決杜絕不良習慣和風氣,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再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或者組織德育教師到名校參觀交流,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最后,引進高學歷、高素質、高水平的優秀人才來為教師隊伍補充新鮮血液,提高教師整體水平,并有針對性地提高其他學科教師的德育工作能力,在農村高中形成一個“德育工作共同體”,共同致力于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
總之,德育工作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學校的長遠發展,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對農村高中來說,德育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影響了其實效性,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加強重視、更新觀念、開發資源、改進教學方式,以此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
作者:詹鋒盛 單位: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前詹中學
【參考文獻】
[1]黃紅渠.開展高中生德育工作創新策略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7(2)
[2]劉吉勇.談農村中學德育工作之探索[J].華夏教師,2017(1)
[3]鄭思堅.新時期學校德育實效性的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1)
[4]柯昌賦,柯尊府.淺析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3)
[5]張云.讓德育滋潤孩子的心靈——新型德育模式探索[J].考試周刊,2012(78)
[6]李蓉.新農村建設中的德育轉型[J].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 上一篇:職業高中德育教育論文
- 下一篇:幼師專業學生德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