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教學質量論文
時間:2022-05-19 03:38:00
導語:信息技術課教學質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根據教學體會,提出提高信息技術課教學質量的途徑,主要包括:一、更新觀念,明確職責;二、使學生明確,信息技術是基本的認知工具。三、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四、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素質,是提高中學信息課教學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教學模式、興趣、認知工具、主導、主體
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的競爭,而教育競爭的焦點則在于教育的方式與內容。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中指出:機將滲透到未來生活的每個細微方面。而盡早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能力將會極大地提高他們步入后的生活素質、生存能力。因而當今世界,計算機和Internet技術的教育現已成為各國教育的制高點。在廣大中小學生當中推廣計算機與Internet教育是最緊迫的戰略任務。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如何提高中學信息技術課的教育質量,筆者認為:
一、教師要更新觀念,明確職責
21世紀是人類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的世紀,21世紀對教育需求的特點也就是信息化社會對教育需求的特點。1995年5月日本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實施了一項在基礎教育領域中有重大的試驗項目:"100所中小學聯網試驗研究"。他們之所以投入大量資金實施這個項目,其目的是為了能培養出信息獲取、信息與信息加工能力很強的學生。他們認為具有這樣一種能力對于能適應21世紀激烈的國際競爭的新型人才是至關重要的。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歸根結底,信息技術教育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基于這個認識,在中學開設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培養學生信息技術能力,是的要求,是教育面向化的需要,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課教師,要端正思想,要有一個嶄新的理念,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信息技術能力,是我們每一位信息技術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這項任務既光榮,又十分艱巨,但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二、使學生明確,信息技術是基本的認知工具。
我們讓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就要求他們用新的理念來對待新的事物,使他們認識到,計算機是工具,我們一定要用足這一工具。學生要以一種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并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象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這樣才有利于促進其它學科的學習。
三、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是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我校學生大多來自各中學,在初中階段根本沒接觸過計算機,對信息技術的了解是一片空白。在教學中,我們全方位向學生介紹信息技術的,向學生演示信息技術的神奇魅力,增加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和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的欲望。上網聊天是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因而學生在學習漢字輸入時,教師可以開放聊天室讓學生盡情聊天,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這種技能。
2.改進教學模式,提高信息技術課教學水平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缺少現成的教學經驗供我們借鑒,而且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門飛速發展的技術,探索新的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培養具備一定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及掌握信息技術的學生,是信息技術教師刻不容緩的責任。
(1)改革教與學的過程,增強教與學的有效性。在傳統的教學中,當學生做完作業后,就直接把作業交給教師,對于學生作業的評價也是由教師一個人完成的,其它學生無法參與。而在多媒體教學的環境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在網上看到其它同學的作業,并能通過網絡對別人的作業提出幫助性的反饋意見。而且教師可以把對每個學生的反饋意見保存在網上,經過一段時間后,把累積的反饋意見作為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教師還可以根據需要對某個學生的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做出個別反饋,學生收到教師的反饋信息后,如果沒有完全理解,則還可以繼續與教師交流,直到完成對問題的理解。
(2)"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要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親自參加學習實踐。多媒體網絡教室的使用,我們能夠嘗試進行"局域網的教學模式",達到了人機交互雙向多向互動式的教學目的,大大提高了知識和信息傳播的數量、質量、速度,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我們還在課堂上應用"小組互助合作學習模式",由幾個興趣、個性、學習傾向、學業成績等幾個方面相近的學生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學習小組,使課堂教學更加民主、科學。
(3)應用"個別化教學,個別化輔導"的模式,以滿足每一個學生的要求,適應每個學生現有的水平。一些農村的學生,以前都沒有接觸過電腦,一下子接觸感到很突然,不知所措。當他們看到一些城鎮學生熟練地操作電腦時,他們更感到自己的差距。有時,一些學生迅速敲打鍵盤發出的聲音對這些農村的學生更是產生了刺激。因則這種個別化教學輔導的模式對農村的學生起很大的促進作用。
3.利用機輔助信息技術的教學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利用計算機作為主要的媒體來進行教學活動,即利用計算機來輔助教師執行教學。CAI作為一種化的教學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往往人們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認為CAI只是用計算機來輔助其它學科的(不包含計算機學科)教學活動,其實,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我們利用計算機來輔助信息技術的教學收到良好效果。比如,在介紹計算機的硬件系統時,我們讓學生拆開一臺計算機或組裝一臺計算機來增加學生對硬件各部分組成的感性認識,有時我們通過展示一臺計算機的硬件組成部分讓學生認識各部件名稱。但是計算機的相當迅速,硬件的各部分型號、種類繁多,我們無法一一展示給學生,我們就找到它們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如今年的新教材《信息技術》就有隨課本發行的光盤,有許多是硬件方面的資料,我們就借助它輔助我們的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4.營造信息技術的氛圍
當前,以多媒體和Internet為標志的新的信息技術革命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必將引起教育領域的深刻變化。
21世紀是一個信息萬變的,學生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因而,要讓學生能一同了解課本以外的信息、一同進步。我們根據學校現有環境,盡可能開放計算機房讓學生學習;組織計算機信息小組,向學生推薦好和計算機刊物和最新信息資料;組織"信息技術沙龍"給學生提供互相交流學習心得的機會。
5.開展興趣小組活動
為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我們積極開展計算機興趣小組活動,選拔優秀的計算機學科教師擔任教練。我們采取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和諧統一。對同一個,我們要求學生采用多種不同的。每一位學生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完成同一個任務。網頁制作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2002是我校100周年校慶,為了讓世界各地的校友能很好地了解母校,并方便與母校聯系,興趣小組的學生對學校的網頁進行重新的改版和充實,學生們還專門制作了學生會網頁等。
在網絡普及的今天,網上聊天已成為廣大學生上網的一項,然而學校有一間舊機房因受硬件條件的限制,學生無法上網,興趣小組學生黃曉煌根據平時興趣小組所學知識,在老師的指導下,用VB語言編寫了一個模擬網絡聊天室,在學校機房很好地運行,使學生在學習任務完成之余感受聊天室的虛擬境界和神奇,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
四、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素質,是提高中學信息課教學質量的關鍵
未來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而是教師的素質。信息技術教師是教師中的IT人才,信息技術教師隊伍不僅決定著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決定中學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我認為,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最基本的素質是:
(1)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熟練掌握信息技術,要有較廣的知識面,多懂幾行。
(2)能夠掌握新的教學、學習與方法,把握信息技術發展和不斷更新的需求。
(3)信息技術教師要具備學習、創新、創業與服務的精神與能力。
(4)要具有全球化、國際化的語言、文化、知識、視野,能夠更新知識結構。
因此,加強信息技術教師業務進修,至關重要,自身素質不提高,是跟不上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要給學生一勺鮮活水,自身須要常流水"。千萬不能以已昏昏,使學生昭昭。
[]1.《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 上一篇:村黨支部書記科學發展觀講話
- 下一篇:黨支部主任科學發展觀發言稿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