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廣電做好自辦節目探索

時間:2022-05-16 05:52:00

導語:縣級廣電做好自辦節目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級廣電做好自辦節目探索

廣播電視節目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廣播電視臺的發展和出路。最基層的縣級廣播電視臺,應如何辦好自辦節目,怎樣對節目進行適度改革呢?本文進行一些簡單的探討。把自辦節目當產品、產業來經營節目是廣播電視臺的生命。然而現在還有許多人包括縣級臺的領導和編輯、記者,對縣級臺自辦節目的認識多半停留在政治屬性、社會效益上,而忽視了其經濟屬性。因此,多數縣級臺是

1把自辦節目當做政治任務、政治責任來

完成,很少有人把它當做產品、產業來經營,更沒有去講求它的受眾市場、經營規律、節目成本、綜合效應。認識上的偏差,導致了縣級臺節目質量不高,收視率收聽率低。因此,辦好縣級臺的自辦節目,首先要解放思想,在觀念上進行徹底更新,樹立一種正確的節目理念。要把自辦節目當做一種產品、一項產業來策劃、組織、經營,這樣才可能使之適應市場,被受眾認可,在提高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提高經濟效益。

2找準自辦節目定位

第一,自辦節目要做到導向性和貼近性的統一。縣級臺作為當地黨委政府的宣傳陣地,自辦新聞節目成為節目的重中之重,是主體,是龍頭。要守好陣地、突出主題,把黨的政策及時宣傳到群眾中去,節目貼近群眾是關鍵。電視新聞要把鏡頭對準基層和群眾,真正讓人民群眾成為新聞的主角。首先,要改進會議報道和領導活動報道,努力發掘和群眾息息相關的新聞點,把時政新聞做得讓觀眾愛看。其次,要從百姓的眼光去發現、發掘新聞點,用百姓的身邊事影響和教育觀眾。縣級臺的根基在基層。群眾中有很多先進的典型和事跡,同時,也有少數人所作所為與公共道德、法律相悖,這些鮮活的人和事一經發現和總結,就應成為縣級臺新聞節目的生動素材。節目做出來后,會讓觀眾覺得可親、可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影響和教育。

第二,立足基層實際,凸顯區域特色。縣級臺無論從資金、技術,還是人才、設施、辦臺經驗等方面都難以與省、市大臺相比。然而,縣級臺也有其獨到之處和優勢條件,那就是對本地受眾的接近和對本鄉本土的熟知,這點正是中央、省、市臺所不能搶占的優勢。縣級臺就要從欄目設置、節目形式、內容安排等方面打“特色牌”,唱出“拿手戲”。莒縣廣播電視臺2006年新開辦的《莒州縱橫》欄目就打出了一個漂亮的“特色牌”。欄目記者走遍莒縣的大街小巷,了解身邊的鮮聞趣事,關心百姓的酸甜苦辣,只要是莒縣觀眾身邊的、想看的、關心的、感動的,都被納入欄目的報道范圍。《莒州縱橫》欄目的推出,讓莒縣的百姓了解身邊發生的一切,也真正體現了地方電視臺所具有的地域優勢。

第三,根據受眾需求,做好服務文章。縣級臺自辦節目要抓住受眾,必須突出服務意識和服務功能,讓受眾在上級臺無法滿足的需求得到彌補。特別在節目內容上,既要搞好新聞宣傳,又要加大信息、技術服務節目的分量;既要發揮導向作用,又要為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搭好橋、引好路。莒縣電視臺與莒縣人民醫院聯合開辦的《健康365》欄目,重點播出一些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并對群眾咨詢的健康問題及時給予解答,受到群眾的好評。2011年,莒縣電視臺又針對群眾消費理念的需求,適時開設了《消費前沿》欄目,及時報道時尚消費信息,為群眾消費購物搞好引導,這些欄目集科技性、知識性、服務性于一體,面向老百姓,服務老百姓,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3努力提高自辦節目質量

要改善內部管理運作機制,充分調動縣級臺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當前大部分縣級臺人員素質較低,機制不靈活,從業人員端“鐵飯碗”,吃“大鍋飯”,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頭腦中幾乎沒有節目質量這個概念。因此,必須下大力氣改革縣級臺的運作機制,特別是要徹底變革分配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和利益杠桿,揚優抑劣。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增強縣級臺從業人員的節目經營意識、收視率意識,時刻繃緊節目創新、創優這根弦,努力創造精品力作。要創新發展模式,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共辦節目。這樣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強節目的貼近性、參與性,調動社會力量看節目的積極性,無形中也就提高了縣級臺自辦節目的收視率收聽率。同時,縣級臺必須千方百計地加大投入,更新節目生產設備,改善技術手段,為提高縣級臺自辦節目質量和傳播效果提供有效的物質保障。縣級臺只有通過辦好獨具特色的自辦節目,才能形成自身的風格,樹立良好的形象,創造出與受眾共享的甘醇佳釀來。今后,只有強化打造精品欄目的意識,摒棄傳統僵化模式和習慣思維的束縛,縣級臺才能不斷實現新突破,才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縣情的立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