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工業增長意見
時間:2022-05-16 05:48:00
導語:縣區工業增長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全市工業保增長會議精神,切實解決好當前我縣工業經濟運行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縣域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全省工業保增長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的實施意見》(市政發〔2011〕81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成立全縣工業保增長領導小組,建立縣政府工業保增長聯席會議制度。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經貿工作的領導任副組長,縣經貿、發改委、財政、統計、集賢產業園、國土資源、環保、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安監、國稅、地稅、招商、人社、監察等部門為成員的工業保增長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對工業保增長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領導和政策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經貿局,辦公室主任由縣經貿局局長擔任,負責日常具體工作。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通報工業經濟運行態勢及特點,協調解決工業保增長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重大問題報請縣政府研究解決。
二、加大縣財政支持工業發展的力度。依據《縣工業和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縣財政預算設立縣工業發展專項資金300萬元,并逐年增加。由縣經貿局、財政局、招商局負責擬定《縣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具體使用管理辦法》,并抓好組織實施。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工業企業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利用和創建名牌產品的獎勵;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貸款貼息補助、工業納稅大戶獎勵等。對當年產銷新躍上1億元和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按企業當年繳納的地方口徑稅收額的5%、6%分別給予獎勵,最高獎勵額不超過10萬元。
三、狠抓工業企業提升工程。積極實施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向規模以上躍升的扶持計劃,由縣經貿局牽頭,統計局等部門配合,做好規下躍升前期各項工作,深入企業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完成市上今年下達我縣4戶規下工業企業晉升規上目標。對注冊地和納稅登記在我縣的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縣財政一次性獎勵2萬元。年內力爭安健藥業、仁康制藥、鐘樓機械、億惠食品、海宏包裝、馬村屠宰等6戶企業晉升為規模以上企業,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23戶。
四、大力推進工業產品銷售。各鎮、各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和落實擴大企業產品銷售的政策措施,組織企業積極參加各類產品推介、貿易洽談活動,幫助企業擴大對外銷售,不斷開拓縣級、市級、省級市場。同時,要加強縣內企業之間、企業與建設單位之間的對接,在同等條件下鼓勵優先采購使用本地產品、提高工業產品縣內采購率,支持地方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縣經貿局要創造條件,編報項目,年內建設好縣中小企業宣傳展示平臺,完善省中小企業服務公共示范平臺功能,幫助企業塑造品牌,展示產品,招聘人才。
五、加強新建工業項目的監督管理,促其達產增效。由縣經貿局牽頭,縣發改委、財政局、統籌辦、環保局等部門配合,對近兩年來我縣爭取到的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省加快發展專項資金(工業類)、市統籌城鄉發展專項資金等重點支持的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投資額在50萬元以上的進行全面檢查,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難題,監督資金使用情況。
六、切實解決工業企業融資難問題。縣金融辦、投資公司、財政局要積極創造條件,提高我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注冊資金數量,開展擔保業務,年內要爭取我縣已經省金融辦批準設立的小額貸款公司開業。縣經貿局、中小企業促進局要深入我縣各商業銀行學習研究中小企業信貸政策、投資方向和運行規則,指導中小企業轉變觀念,學習信貸金融理念,學會和銀行打交道。年內舉辦一次企業融資專題培訓班,切實解決好銀行放貸難、企業貸款難和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同時,縣經貿局要會同人行、國稅、地稅等部門確定5戶成長型中小企業,給予貸款傾斜支持。
七、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快集賢產業園入園工業企業建設步伐。充分發揮集賢產業園在我縣工業經濟保增長中的重要作用,由集賢產業園區管委會牽頭,縣發改、經貿、統計、國土資源等部門配合,對近兩年來在我縣備案入園,但未開工或未達到項目建設進度的企業,要逐戶調研,查找癥結;對已投產的企業,要加強監測指導,力爭年內進入規上企業。對正在建設的項目,要切實解決好投資環境問題,嚴厲打擊強包工程的人和事;對已備案兩年以上未開工建設的項目,要發出警告通知,年內仍然未開工建設的項目要堅決勸其退出。同時,要強化園區標準廠房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企業進入園區發展,盡快形成聚集效應。
八、加快企業技術創新工作,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認真貫徹全市企業技術創新推進會議精神,督促指導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年內建成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并達標;引導秦翔科技、仁康制藥、安健藥業、馬鞍橋生態礦業等4戶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并列入2012年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創建計劃。指導企業圍繞國家新興戰略型產業發展重點,加大投資力度,開展企業與高校對接和聯合,不斷開發研制新產品。對年內達標的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由縣財政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年內榮獲省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的企業,各獎勵5萬元,專項用于企業技術研發;對年內榮獲市名牌產品、市著名商標的企業,各獎勵2萬元。
九、強化安全生產,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縣安監局、經貿局、質監局等有關部門要深入開展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大檢查,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整改工作,確保企業生產安全。縣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和維權投訴中心要結合“項目提升年”活動,強化服務觀念,拓展服務內容,轉變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率,加大對項目建設環境的整治力度,嚴厲打擊吃、拿、卡、要行為,堅決制止“三亂”現象發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 上一篇:電視編輯思想概況
- 下一篇:縣級廣電做好自辦節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