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鄉村電視節目策略
時間:2022-08-01 02:59:33
導語:做好鄉村電視節目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的電視觀眾有10億之多,其中農村觀眾占總數的75.9%。并且根據社會學家對我國城市化前景所做的科學預測,即使到了2030年,我國人口達到最高峰16億,仍然有8億人口生活在農村。也就是說,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全國電視觀眾中仍然以農村電視觀眾為主。另據調查顯示,國內的農村電視觀眾,看過農業節目卻不喜歡的人占到總數的68.6%。而電視業作為一種都市化傾向比較嚴重的產業,無論是其節目內容還是管理運營機制,無不顯示著明顯的都市化傾向。那么,電視,你如何才能放下你那尊貴的身份,關注這淳樸善良的鄉土情呢?
一、我國農村電視節目存在的問題
第一,對農電視節目供需嚴重失調。目前全國有2000多套電視頻道,卻只開辦了6套對農電視頻道,而且就近些年的情況來看,對農電視節目在大多數電視臺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這樣的現狀,對于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急需信息支持的現實狀況來說,如同“杯水車薪”。而中央電視臺涉農節目總數2.5%,日播出時間不到5小時,微小的播出量對應著的是占有中國人口70%的農村市場,資源的匱乏是顯而易見的。[1]第二,對農電視節目與農民需求錯位。現如今的對農電視節目缺少“農味”,到處充滿著都市化色彩,即便是有關農村、農業、農民的新聞報道也缺乏貼近性與針對性。偶爾在一些電視劇中出現了幾個農民角色,那也僅僅是把農民當成城市觀眾茶余飯后的談資笑料,農民作為電視節目消費主體的地位被嚴重忽視。第三,對農電視節目經濟效益低。此觀點,也是眾多專家學者反復提到的一個觀點。由于我國農業技術較落后,農村發展不平衡,農民文化素質和審美習慣的不同,使得電視人總把目光投向審美情趣相似,市場效益較好的城市。再加上農民消費水平偏低,對廣告的需求有很大針對性,使得對農電視節目的廣告投放不被看重。一檔帶不來可觀經濟效益的電視節目,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下,只得走向被邊緣化的地位。
二、做好農村電視節目的媒介轉型之路
第一,農民看電視的主要動機是娛樂消遣。看電視,作為閑暇時間的主要文化娛樂活動,已成為大多數農村受眾的首選。已有調查顯示,當農村受眾選擇電視節目時,其首要目的是從這種將高科技、商業性娛樂、藝術和景觀融為一體的大眾文化中得到娛樂快感。[2]第二,實施農村電視節目分眾化。就目前情況看,我國農村電視節目內容過于單一,缺乏針對性。對農節目要想發揮出更好的傳播效果,就必須實行分眾化傳播。按勞動形式的不同進行分類,大體可分為這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階層:
1.農業勞動者階層。該階層指承包集體所有的耕地,以農(林、牧、漁)業為惟一或主要的職業,并以農(林、牧、漁)業為惟一收入來源或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民。
2.農民工階層。該階層以在農村集體企業、城市第二、第三產業中從事非農業勞動為主。
3.農村社會管理者階層。他們是農村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主要組織者,是集體財產所有權的主要代表者,是黨和政府各項方針、政策在農村基層的具體執行者。[3]當然,以上只是一種非常粗略的劃分,而且農村受眾的劃分不僅可以按照勞動形式,還可以按照年齡,地域等其他標準來劃分。總之,在大眾傳媒,分眾傳播的今天,媒介必須考慮受眾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滿足,再根據市場條件和媒介自身實際,確定自己的目標受眾群,設計出相應的編輯策略。
三、做好農村電視節目主持人
要想做好一檔極具觀賞性和實用性的農村電視節目,不僅需要在媒介轉型之路上作出努力,而且需要主持人的主持風格進行相應的調整。第一,主持人要做農業知識的內行人。農村電視節目的主持人要懂一些農業基礎知識,這對于拉近與農民的距離,增進親切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農業知識的內行人,不但可以避免由于無知造成的誤導,還可以更真實的體察農民的實際生活狀況,了解他們的訴求。第二,主持人要做“真實的”主持人。以央視7套的大型戶外訪談節目《鄉約》為例,其節目的制片人兼主持人肖東坡樸素的衣著,樸實的氣質,著實和人們印象中光彩照人的主持人形象相距甚遠。他常調侃自己的形象,“我競聘主持人那會兒正興丑星呢,可能人越丑越有自信吧,像我這樣長得丑的,反而沒有思想負擔。”沒有思想負擔,就不會矯揉造作,于是真實自然就成了肖東坡符號般的主持風格。[4]第三,主持人要做農民的朋友。以上兩點均為“技術”層面的要求,主持人通過一定的實踐和學習即可顯現出成效。而真心成為農民的朋友,想農民之所想,思農民之所思,卻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一名農村電視節目主持人,要以能和農民觀眾真誠交流的朋友形象出現,只不過你這個朋友除了親切平等之外,在思想修養,談吐舉止等方面更勝一籌。你越是親切,越是平易近人,農民朋友就越喜歡你,信任你,越把你當成“自己人”。這樣的心態體現在對農民朋友的訪談中,才會顯得真實不做作。其次,在節目中對農民朋友的關懷和尊重不能浮夸,應是實實在在的,這種實在是靠主持人真實的走進農村,融入農民生活體驗得來的。肖東坡說,自2003年主持《鄉約》以來,在北京別說西單、王府井了,就連他辦公室周邊500米以外的地方幾乎都沒去過。可農村他卻是隔三差五就跑一趟,用他自己的話說:“在農村,我豬圈、牛圈,什么圈都鉆過,什么牲口糞都踩過。”他說:“不去農村就接不著地氣兒,那種呆在辦公室里攢出來的節目,是沒有觀眾的。”
- 上一篇:林業低碳化發展方式
- 下一篇:盛大文學移動運營商威脅思索
精品范文
10做好項目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