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多模態隱喻意義研究
時間:2022-05-11 04:19:53
導語:電視劇多模態隱喻意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多模態隱喻在電視劇中通過影像、聲音、色彩、文字、構圖、蒙太奇等多模態符號來建構文化語境,傳遞文化信息,表達文化內涵。本文在多模態理論基礎上,以“奮斗”主題電視劇為研究對象,進行多模態隱喻意義建構分析,以期立足新時代,探討電視劇中體現的“奮斗”精神。
關鍵詞:奮斗精神;電視劇;多模態隱喻;意義建構
“奮斗”既是一個“亙古不變”,又是一個“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詞語。國家主席曾在新年賀詞中提到:“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已成為當代中國人民堅持不懈、刻苦追求的寶貴精神品質。新時代以來,以“奮斗”為主題的電視劇高度贊揚了共和國征程路途中涌現出的一批先進人物、民族英雄和時代楷模。這些電視劇以溫暖的、有內涵的、發人深省的現實題材激發了人民群眾心中滿滿的愛國情懷。
一、多模態隱喻
隨著認知學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發展,隱喻已從單一的語言學模態中脫離出來,轉變為多種模態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下的復雜式概念。語言學家CharlesForceville和Urios-Aparisi在著作《多模態隱喻》中提及這些模態主要包括:1.嗅覺模態;2.味覺模態;3.觸覺模態;4.圖像符號;5.書寫符號;6.手勢符號;7.口語符號;8.聲音符號;9.音樂符號。CharlesForceville和U-rios-Aparisi指出,模態即借助具體的感知過程來進行闡釋的符號系統,單模態隱喻是源域和目標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種模態來呈現的隱喻,而多模態隱喻是源域和目標域都分別完全用或主要用不同的模態來呈現的隱喻。在國內學術界,趙鳳秀將多模態隱喻定義為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模態相互協作進行隱喻意義的建構,模態之間相互結合、相互作用從而進行信息的傳遞與情感的交流。例如,音樂屬于單模態隱喻,只依靠人類的聽覺模態進行隱喻意義的建構,但音樂劇就屬于多模態隱喻,綜合運用了人類的視覺模態和聽覺模態,通過兩種模態充分調動人類的生理感官系統以及欣賞能力和想象能力。多模態隱喻概念的提出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在認知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人可以通過自身的各種感官系統接受來自外界不同的信息,在其文化背景、知識體系、價值理念、思想觀念的影響下產生富有個人特色的獨特理解。在僅憑語言文字進行表意的基礎上,更加生動形象,且具有創造性。現階段,國內基于多模態隱喻這一新興概念的研究主要以政治漫畫、公益廣告、商業電影等為主要研究對象,而在電視劇領域的研究稍顯欠缺,因此本文試圖借助多模態隱喻理論,通過對“奮斗”主題電視劇進行研究,闡釋新時代下的優秀文化、民族精神、思想主義、價值理念、人生目標、理想追求等。
二、“奮斗”主題電視劇的多模態隱喻意義建構
(一)“革命”類型中“戰爭”的隱喻
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之前,中華民族飽經戰爭、動亂之苦,大大小小的戰役使中華大地破敗不堪、一片狼藉。無數的中國人民在戰爭中失去了美麗家園和親人朋友,也犧牲了珍貴生命。在《可愛的中國》《偉大的轉折》《太行之脊》等反映“革命”這一類型的電視劇作品中,戰爭成為導演、編劇等施喻者的源域。英勇無畏、不懼生死的士兵形象,烽煙四起、戰火彌漫的空間環境,炮火聲、槍擊聲、吶喊聲等共同建構成了源域。它們與現在的和平自由形成映射關系,產生極其鮮明的對比,向大眾隱喻了美好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表明今天安逸的生活是革命先輩們用血的代價換來的,傳遞出當代中國人民應該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珍惜當下、放眼未來以及為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謀大計的深刻意蘊。電視劇《絕境鑄劍》中,李化成堅定地對呂臻說:“我們指揮員不能犯錯,犯錯了就是致命的。一旦犯錯了,松毛嶺陣地就會失守。中央軍委交給我們的任務,我們就完不成。”這隱喻了紅軍戰士內心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以及戰爭的萬分艱難,傳遞出高昂的堅定不移的紅色革命精神。一大批國民黨士兵舉著槍沖進紅軍所在陣地,指揮員卻告誡大家一定要節省子彈,隱喻出紅軍戰士崇尚勤儉節約的美德以及當時革命條件的艱苦。在生死攸關的緊急情況下,節約一發子彈的后果可能是喪失一條鮮活的生命,借以警醒當代中國人民應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珍愛生命。戰爭打響,突然倒地的尸體和濺出的紅色血液映入觀眾眼簾,此外還有迅速升起的黑白色硝煙、高高飛起的泥土和熊熊燃燒的戰火。冒著火星扔出的手榴彈以及被炸飛的士兵、樹木、石頭等混合在一起充斥著整個畫面。射擊聲、中彈聲、火炮聲、爆炸聲、倒地聲、泥土飛揚聲、樹木中彈聲加上節奏緊張的配樂聲,令觀眾神經緊繃,極度的恐懼逐漸蔓延開來。畫面中紅軍戰士依舊目光堅定地瞄準前方的敵人,咬緊嘴唇,雙手緊持著槍,面對飛速射來的子彈毫不畏懼。大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鏡頭不斷切換。這些內容通過多模態隱喻了戰爭的冷酷無情、生命的脆弱不堪、士兵的英勇無畏。絕境之中,紅軍獨立營所展現的革命情懷溫潤人心、激蕩靈魂、啟迪心智,對于當今青年觀眾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也傳達出中國人民應當彰顯民族主義英雄氣概和炙熱的愛國情懷。
(二)“改革”類型中“創業”的隱喻
積極響應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偉大號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冒著巨大風險和阻難,依靠自身的努力嘗試摸索出一條從未有過的發展之路。促進經濟發展,增強自身實力,體現出“改革”一代人的“奮斗”精神。順應歷史大潮流,城市、農村都踐行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初步探索。不少城市和農村的個體人員遠奔東北、沿海、首都等大城市,開啟了生命中難忘的創業之旅。中間許多人成功了,憑借自身的謀略智慧和國家政策的支持,在社會上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成為無數人眼中璀璨奪目的“成功人士”。但其中也有很多人失敗了,不僅賠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而且欠下一身債務。無論結果如何,只要敢闖敢拼、努力奮斗,哪怕結果是失敗也不應氣餒。電視劇《在遠方》中,男女主角姚遠和路曉歐之間的人物關系幾起幾落,男女主角之間的人物關系隱喻了創業征途的窮困與磨練,也隱喻了人生感情的美好與高尚。高暢和姚遠兩人是好兄弟,姚遠對待高暢就像對待自己的親兄弟一樣。雖然高暢是個認真做事、踏實能干的小青年,但是因為喜歡霍梅選擇背叛了姚遠,就此剪斷了兩人之間的兄弟情。由于在事業上的利益爭奪,霍梅設計陷害姚遠的公司,高暢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幫助姚遠解決危難。但是在警方查明真相以后,霍梅面臨審判入獄,高暢為了心中純潔美好的愛情救下了霍梅,并代替她獲罪入獄。這隱喻了創業上利益關系的分明、創業之路充滿荊棘坎坷,但也鼓舞世人要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相信真善美的存在。姚遠擺了一場“鴻門宴”邀請曹經理、劉經理等來家中做客,伴隨著詭譎的配樂聲,姚遠起身為大家倒酒:“我向大家伙呢討教一下,你們的經驗”。這隱喻了創業者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公司長遠發展著想,為廣大基層工人爭取權益的可貴品質。“得民心者得天下”,該劇借此傳遞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執政理念。
(三)“新時代”類型中“科研”的隱喻
在新一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指引下,黨、國家、人民開啟了全新的征程。國家經濟實力不斷發展壯大,生態環境、生活環境得到較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進一步躍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中華民族揭開了偉大“新時代”的序幕。在這一時期,秉承著國家“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的戰略部署,我國科研領域的研究成果豐富多彩,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質量科研成品。這些研究成果都來源于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員。他們堅定創新信心和決心,發揚民族可貴的砥礪“奮斗”精神,大力弘揚“幸福源自奮斗、成功在于奉獻、平凡造就偉大”的價值理念,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發展偉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柴加薪。電視劇《最好的時代》中,胡冰卿為觀眾塑造了一位逼真鮮活的人物形象———林真一。她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擁有高度的自主創新精神,是一個知識淵博、勤奮好學的女孩。她熱愛祖國、專注事業、嫉惡如仇,又是一個善良、心細、充滿正義感的女孩。她渴望甜蜜純真的愛情,她追求人生價值的實現,她幫助陷入困境的伙伴,她挑戰實力雄厚的對手,她敢于接受自己的不足,她的內心燃燒著烈火,滿懷著激情。創作團隊打造了一位洋溢著青春熱情、個性多姿多彩的現代新青年女性形象,向觀眾隱喻出新時代女性“巾幗不讓須眉”的拼搏“奮斗”精神,激勵著廣大女性朝著更加崇高的目標前進,自覺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與人生價值。劇中,林真一在事業上面臨多次不順與失意,首先是海歸高鐵工程師譚靖洲帶來的沖擊,其次是解決高鐵動車創新研發帶來的難關,最后是國外同行業明里暗里帶來的競爭。但是都沒有打倒堅如磐石的林真一,這個擁有內心強大小宇宙的女孩越挫越勇,成功讓“中國制造”名揚海外。這隱喻出人生處處面臨挑戰,生活中時常會有不如意之事,每個人都是如此,但每個人又都可以成長為更好的人。要積極面對人生中的不如意,而非沉浸于抱怨、哀嘆和悔恨,重新振作起來,朝著希望前行,最終會克服一切困難,迎來勝利的曙光。
三、結語
以“奮斗”為主題的電視劇綜合運用視聽語言技巧,通過影像、聲音、色彩、文字、構圖、蒙太奇等多模態符號來建構隱喻意義,潛移默化地向觀眾傳達主題思想、傳遞觀念內涵、傳播民族文化、傳承價值理念,賦予現實生活以美好的希冀與高尚的理想,激起振奮人心的偉大力量。同時,這些劇作也促進了文化交流進步,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了民族自信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參考文獻:
1.ForcevilleCharlesJ,Urios-AparisiEduardo.Multi-modalMetaphor[M].Berlin:MoutondeGruyter,2009.
2.趙秀鳳.概念隱喻研究的新發展———多模態隱喻研究———兼評Forceville&Urios-Aparisi《多模態隱喻》[J].外語研究,2011(01):1-10+112.
3.陳松云,楊勁松.意義、表達與結構的三維統一———論多模態隱喻意義建構的哲學思維[J].外語電化教學,2014(03):14-19+61.
4.馮德正,張德祿,KayO'Halloran.多模態語篇分析的進展與前沿[J].當代語言學,2014(01):88-99+126.
5.李博.電視劇《絕境鑄劍》:于絕境中淬火成鋼、鑄就軍魂[N].中國藝術報,2020-01-15(003).
作者:楊鑫雨
- 上一篇:國產電視劇女性形象缺失探討
- 下一篇:讀思達如何優化高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