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分析

時間:2022-01-02 08:47:37

導語:廣播電視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分析

1對廣播電視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分析

現階段,國內信號傳輸方式分為衛星傳輸、地面傳輸、有線數字電視傳輸等。其中,數字電視通過對數字電視技術的輔助應用,將畫面與聲音等信號進行編譯、壓縮及處理,并通過存儲和直接廣播的方式,為用戶提供電視服務。數字電視技術作為地面無線傳輸技術的范疇,可簡化為DTTB技術,主要采用機頂盒信號接收的形式,將信號轉化為模擬信號,用于和模擬電視連接。關于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傳輸標準,涉及ATSC標準(美國)、DVB-T標準(歐洲)、ISDB-T標準(日本)三種,并經多年的改進與優化,成為當前世界上較成熟且先進的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傳輸標準。而我國于2007年,由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研究的數字電視技術傳輸標準,具有高效接收、單頻組網與高清廣播的優勢,并在同步速度、天線接收、頻譜利用等層面具有顯著價值。此外,針對廣播電視中地面數字電視應用的優勢,可從以下幾點進行思考。一是效率高,傳統信號傳輸技術的應用,8MHz寬帶信號僅可用于1套廣播電視節目的傳輸,而數字電視技術可同時傳輸4-8套;二是傳輸可靠,傳統電視技術在信號傳輸中,難以消除附加噪音,并經多次傳輸,信號質量相對較差,而數字電視技術選擇,不僅具有噪音消除的優勢,還可實現信號無損傳輸。

2廣播電視中地面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

2.1天線選擇。電磁波空間輻射作為發射天線功能指標評定的衡量點,其原因在于:發射天線是信號發射、輻射的關鍵結構,其選擇的優劣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地面數字電視發射質量。因電磁波干涉性、方向性與衍射性的特點,使其負載信號易受到干擾,從而影響傳輸質量。為此,在進行發射天線選擇時,應以垂直極化、水平極化為天線發射質量的基準,在覆蓋區較廣的情況下,發射天線應選擇遵循水平極化高標準的原則;若覆蓋區域地質環境相對復雜,對垂直極化要求較高。2.2發射地點定位。針對廣播電視天線,其諸多架設位于高層建筑頂端、山頂等位置較高處,排除對發射天線架設垂直距離問題的思考,氣候環境良好的地界也是發射地面定位的主要因素。其原因在于:雷電降雨高發地帶,信號發射質量相對較差,還易因多種因素的制約,對天線壽命產生影響。因此,關于發射地點的定位,應以覆蓋區中心處最為適宜,進而有效避免區域遺漏問題。而經濟因素也是選址的核心要素,因發射天線定位點不同,其架設成本也會相應有所差異;天線架設階段,應協調架設天線、其余天線間的對應關系,避免區域重疊,以此實現數字電視信號覆蓋區域的綜合利用。2.3發射頻率。發射頻率是影響地面數字電視信號質量的另一因素。數字電視試驗階段,覆蓋面積相對較小,發射頻率的重要性隨之得以凸顯。其中,常采用UHF表示發射頻率,而LDMOS作為發射模塊,可在某種程度上對信號發射線性動態范圍予以控制;FFT為信道解調裝置,存在速度慢與信號延遲的缺陷,隨著發射頻率的增加而有所放大。對此,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在廣播電視中的應用,應避免選擇高頻信號,將信號發射頻率控制在700MHz,但針對水域、叢林區域,高頻信號接收效果較差,需在實際發射頻率調試中,對地形地貌問題予以綜合分析,用以對高頻信號、低頻信號的擇優選擇。

3結語

地面數字電視技術作為廣播電視發展的重要支撐,應在具體使用中,對數字電視技術的原理予以高度重視,立足其必要性與傳輸優勢,結合天線選擇、發射地點定位、發射頻率調試等應用方式,促進數字電視技術逐步完善,以此為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阿布都米吉提•吐爾洪.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在廣播電視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5(6):81,84.

[2]吳香玲,孫光華.廣播電視中地面數字電視技術應用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10):215-216.

[3]黃聰.地面廣播電視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5(12):126.

作者:潘會悅 單位:吉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三三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