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數字發射覆蓋技術探析
時間:2022-12-12 03:06:24
導語:廣播電視數字發射覆蓋技術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不斷應用于廣電行業中,其具有資源數量多、傳播速度快等優勢,推動了廣電行業的技術革新,對促進行業的整體發展具有現實意義。本文主要針對廣播電視數字發射覆蓋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行業以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廣播電視;數字發射;覆蓋技術;分析研究
當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持續深入,居民的生活質量獲得顯著改善,在物質需求獲得極大滿足的背景下,對精神文明的需求快速增加。廣電事業作為我國傳媒行業的關鍵組成部分,在新媒體的沖擊下,行業面臨著技術革新和升級轉型,各種先進技術和理念不斷獲得應用。數字發射覆蓋技術可以提升廣播電視的覆蓋范圍,向廣大農村和山區地域延伸和擴展,對促進行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一、數字廣播電視的主要優勢
(一)與智能設備連接。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智能設備成為了當代受眾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尤其隨著智能手機和電腦的普及,更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方式。數字電視可以與智能設備連接,用戶能夠利用手機或者電腦觀看節目,不僅突破了以往空間和時間的制約,還有助于擴大電視節目的社會影響力。(二)畫面更加清晰。數字電視的傳播信號更加穩定,可以顯著改善畫面清晰度,避免由于信號不穩定而導致的畫面變形、扭曲等問題,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可以為用戶提供優質的觀看體驗。(三)信號更加穩定。以往的廣播電視在接收信號中,其受到天線方向、自然環境、災害天氣等因素的干擾,會導致信號接收不良,對用戶使用帶來負面影響。數字電視采取數字發射技術,能夠保證信號穩定傳輸,不受自然環境和災害天氣的影響,提升節目傳輸質量。(四)資源內容豐富。在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撐下,信號壓縮技術已經在廣電事業中獲得廣泛應用,以往的廣播電視節目主要為地方臺,可供用戶選擇的空間較小,應用信號壓縮技術可以提升節目數量,電視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用戶可以結合自身的喜好自由選擇節目,符合當代受眾的精神訴求。
二、數字發射覆蓋技術的主要特點
(一)實用性。數字發射技術具有功能使用、操作簡單等特點,可以提升信號傳輸質量、實現大范圍覆蓋,用戶能夠通過移動接收或者固定接收等方式收看節目,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二)擴充性。建設數字廣播電視網絡屬于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在長期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擴充,因此,在實際設計中,需要綜合考慮系統容量和設備功能,并且為未來的功能擴充預留空間。(三)前瞻性。隨著我國提出構建精神文明社會這一理念后,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快速增加,為了更好迎合現代受眾的需求,需要對功能進行修改或者增加,因此,在系統設計中,要結合受眾可能增長的需求進行綜合考慮,保證系統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前瞻性。(四)安全性。安全播出是廣播電視行業的生命線,其也是確保電視臺正常運行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數字發射系統需要具備較強的安全性,建立以及完善訪問機制,科學設置訪問權限,構建恢復和備份機制,避免由于人員操作失誤而導致播出故障。(五)開放性。數字系統在建設和發展中,需要嚴格按照國家和行業的規范與標準,保證系統中的各個設備有效銜接,完善系統的擴充功能,確保數字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六)先進性。數字發射技術以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為支撐,在各種先進技術的支撐下,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生命力,可以降低信號傳輸中的風險,為受眾提供更加優質的精神服務。(七)可靠性。數字發射技術由軟件和硬件組成,通過兩者的共同配合完成信號傳輸和系統運行,其具有較強的可靠性,能夠有效避免人工失誤,促使系統穩定運行。
三、廣播電視數字發射覆蓋技術
(一)DMB-T技術。該技術可以完善和調整數字電視的傳導和接收,能夠有效避免信號擴散中出現亂碼情況,通過應用高保護傳輸技術和PN頻率技術,可以提升數字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和整體性,并且實現大范圍的信號覆蓋,具有保護增益的效果。(二)ISDB技術。該技術以無線發射技術為支撐,其利用網絡進行數字信號的傳輸和發射,該技術誕生于美國,當前已經在我國廣電事業中獲得廣泛應用,技術更加成熟和完善,并且與互聯網技術實現了高度融合,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三)DVB技術。該技術主要是由地面設備、數字電視和衛星共同組成,信號在不同設備中實現交換和傳播,與以往的信號傳輸方式相比,其覆蓋面積更大,傳播距離更長,但是容易受到磁場干擾。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廣播電視面臨著的行業競爭更加激烈,應用數字發射覆蓋技術,可以提升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擴大節目的社會影響力,對實現廣電事業的產業化、經濟化以及現代化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趙文燕,王翔,李明.廣播電視數字發射覆蓋技術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13):245-246.
[2]施愛東.數字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無線發射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9(12):237+240.
[3]姚靜,韓祿嘉,賈松華.數字時代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問題的幾點思考[J].數字通信世界,2019(06):49+20.
[4]李志艷.中央廣播電視節目地面數字電視發射系統探究[J].新聞傳播,2019(10):64-65.
作者:王珂 單位:白城市微波站
- 上一篇:4K制作電視劇后期調色分析
- 下一篇: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特點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