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播音主持語言技巧思索
時間:2022-03-14 09:25:00
導語:有關播音主持語言技巧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的語言和我們平時所見的書籍、報刊、雜志以及網絡用語有很大的不同,廣播電視主要是通過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聲音訴諸受眾的聽覺功能以實現傳播,書籍、報刊、雜志以及網絡主要是通過文字訴諸受眾的視覺功能實現傳播。然而,視覺功能所感受到的是靜止的語言,但是廣播電視播音卻是可以反復欣賞的聲音,因此,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語言表達技巧非常重要。與此同時,廣播電視語言水身就擁有自己的特點,這一特點表現在“聲畫和諧、形神兼備”,涌蓋了播音主持的規范性、莊重性、鼓動性、時代感、分寸感、親切感。要想在播音主持中充分體現出這一系列特點,作為一名播音主持工作者就必須通過各方面的語言表達技巧訓練來使自己的語言能夠更好完成與受眾交流、溝通、傳情的功能。
一、播音生持工作者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一)語言是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的重要載體。
廣播電視節日的報道離不開播音豐持工作者的語言。播音員、主持人的設立是為了減少大眾傳播中由于受眾只能收青機、電視機接觸而帶來的那種遠距離、間接化的弊病。通過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增加人格化傳播的親近感。播音主持工作者用自己的學識和感受通過語言來介紹、組織、評說、串聯節目,或者直接采訪報道新聞事件和人物,還要注意調動受眾收視、收聽的注意力和興趣。總之,各類節目所要傳播的信息、所要表述的觀點見解,以及與受眾思想感情的溝通交流主要是通過語言來進行的。
(二)實現節目傳播的目的、提高節目的質量,語言表達是關鍵因素。
播音主持作者在節目巾傳播信息、表述觀點、串聯節目、與受眾的溝通交流,_豐要是通過語言來進行的。語言運作正確與否,得體與否,優美與否,幾乎全憑播音主持工作者本身的語言功力、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語言能力和水最終關系到節目的總體質量和效果,影響著收聽率和收視率。
(三)語言表達能力能反映出播音主持工作者的文化底蘊和人格魅力。
馬克思說過,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語言不僅僅是播音主持工作者的節目內容的載體,它同時還是播音主持工作者文化底蘊和品位的體現。播音主持工作者使觀眾和節日拉起手來,媒介人物是否具有魅力,語言是個重要的窗口。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語言問題必須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去展示其思想道德、知識功底、能力和個性等方面的特征。
二、播音主持工作者在語言表達上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普通話不標準,用語不規范。
漢語是世界上最發達、最優美的語言之一,西方人稱之為“智慧的語言”。在人們心目中,播音豐持工作者的話就是最標準的普通話,說好普通話是從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前提。每位播音主持工作者必須通過普通話水平的測試才能_卜崗主持節日。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常在電視、電臺聽到不標準的普通話,一些卅語乜很不規范。如:港臺腔、方言、生活化、口語化。
(二)基本功不扎實,隨意性強,缺乏文字表述功底。
第一,易犯常識性錯誤,信口丌河,自以為是。第二,廢話連篇,語言不精煉,內容空洞。第三,表現欲強,喧賓奪主,“度”的把握出現偏差。
三、提高播音員、豐持人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為了提高節目質量,在語言表達能力方而應當注意幾個方而:一是標準語音,規范用語;二是“動’策略;三是體現語言的意境美。通過這L個方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播音豐持工作者的業務素質將會得到新的發展,廣播電視節目也更具可聽性和欣費陸。但這是一個長期積累,逐漸進步的過程。兇此,播音主持工作者應注重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一)標準語音,規范用語。
廣播電視是現代社會重要的傳播媒介,播音豐持工作者在語言方面對大眾起著示范、弓l導、熏陶的作用。因此,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語言標準、用語規范問題應該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重視。
(二)語言運用的“動人”策略——強化“情感性”。
播音主持工作者對受眾要有“對象感”,同時也自然包含著對受眾的關注、關心。因此,在與“對象”交流過程中,要充滿感情、真情、熱情、激情,而且這種情感一定要發自內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與“對象”之間形成交流,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
(三)體現語吉的意境美。
意境是我國莢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體現了藝術之美,在藝術創作和欣賞巾,人們常常把“意境”作為衡量藝術美的一個標準。語言的意境美,首先要調動播音主持工作者自身的情感;其次,播音主持工作者發自內心的與文稿內容發生共鳴;冉次,是給文章定調,是冷靜的、激揚的、還是低沉的、明快的。綜上所述,作為播音主持工作者,要想在語言表達能力一}二有更大的進步,有更長足的發展,就應當在語言表達的語音標準度、詞匯規范性、審美情趣、意境美、幽默感等幾方面下功大。在信息產業飛速發展的時代,播音主持工作者要不斷努力學習,丌拓創新,為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檔次,更好地服務群眾,做出應有的貞獻。
- 上一篇:降低刑事案件工作通知
- 下一篇:城市環境綜治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