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廣播電視新聞發展探析
時間:2022-09-24 03:46:17
導語:“三網融合”廣播電視新聞發展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現代科學技術持續發展、進步,我國三網融合趨勢越發明顯,對民眾日常工作、生活均產生一定影響,民眾精神生活逐漸得以豐富。三網融合趨勢下,傳統廣播電視媒體遭受一定沖擊,為保證自身獲得良好發展,傳統廣播電視媒體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節目質量,豐富新聞信息傳播渠道,并不斷提高新聞信息及時性,并保持自身所具備的嚴謹及求實風格,對信息質量嚴格把控,方可實現節目收視率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三網融合”;廣播電視新聞;市場競爭體系
伴隨互聯網技術創新速度、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信息傳播速度也隨之不斷提高,并從本質上對民眾生活加以改變。實際上,即便互聯網技術所處發展環境較為積極,但互聯網技術尚需不斷發展、創新,將電信網、互聯網、電視網三者資源予以有效整合,實現信息技術高效共享。借此也可促使廣播電視新聞在三網融合背景下,可創造出更為優質且多樣化電視節目,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一、三網融合概述
(一)三網融合內涵。三網融合通常指廣播電視網、互聯網、電信網三者相融合,借助科學技術逐漸轉變為數字電視網及寬帶通信網,推動新一代互聯網轉型演變,促使三者間業務范圍相同,借此實現三者間資源共享,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電視播放及語音播放等諸多服務。三網融合背景的形成并未僅為單一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而是指借助數字技術促進網絡融合上下游間的集中擴散發展。如三網融合視角下的即時通信服務,以往僅有電腦用戶方可享受此服務,而目前于三網融合趨勢推動下,移動智能終端的移動QQ業務也可向用戶提供即時通信業務。此背景下,除用戶可獲取更多便利外,所開展業務的市場競爭力也隨之加大。(二)三網融合現狀與發展趨勢。目前三網融合現已獲得一定發展,通信網于大趨勢推動下已創建有線、無線兩大網絡類型,并已覆蓋全國網絡。而借助科學技術將傳統模擬逐漸轉變至數字化技術,除可為實時信息傳播提供有效渠道外,也可加快通信網絡的迅速崛起,推動三網融合進程。目前以互聯網為主的電子信息技術現已發展為較為成熟的網絡,并可同三網融合所提出需求予以良好融合,多借助IP協議,或TCP協議將互聯網引入至日常生活中。電視新聞傳播為中國早期的主流媒介方式,發展至今已積累眾多成熟經驗,目前已在國內各地區形成不同層級間互相覆蓋的塊狀結構形式。伴隨三網融合發展,現已逐漸具備互聯網的部分特征,傳播速度也得以提升。
二、“三網融合”下的廣播電視新聞發展途徑
(一)健全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制度。為推動廣播新聞電視獲得更為良好的發展,可對大眾所提出需求予以滿足,并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對民眾日常娛樂予以豐富,滿足民眾精神需求,對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章制度予以健全尤為必要,此也為時展中所不可缺少的重壓生活因素。所以,三網融合背景下應創建較為健全的規章制度,為廣播電視新聞發展提供相應規章制度,使得相應工作開展有章可循。規章制度完善過程中需要涉及企業機構、廣電機構、普通民眾及政府機構等多項主體,因此制定規范法律,并對各主體相應職責予以明確尤為重要,也可為廣播電視新聞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此外,因電視新聞審核機制較為嚴格,所以,要求所播出新聞資訊需具備較高真實度,觀眾分辨新聞真假能力有所降低。而因新媒體所信息并未經嚴格審核,新聞真實性同傳統媒體而言存在一定差異,且因市場監督機制、篩選機制尚未健全,新媒體中充斥眾多虛假、無用信息,加之受眾新聞辨別能力減弱,導致部分虛假信息在社會中廣泛流傳,甚至部分信息將會對社會穩定造成影響。因此,健全新聞信息審核機制尤為必要。通常情況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同新媒體而言,前者具備更強的權威性、真實性,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媒體應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備優勢,并以已有工作為基礎,不斷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審核標準。除應對新聞信息動態性及實時性予以保證外,還應對新聞信息質量予以保障,制作出同民眾信息需求相符合的新聞內容。與此同時,針對部分無法在廣播電視等平臺上所播放新聞,可予以適當刪減及編輯后,同審核標準相符合后重新播放,以免產生資源浪費現象。(二)推動廣播電視新聞多元化發展。計算機網絡作為目前網絡重要運行模式,三網融合在國內獲得較為全面的發展,且被應用至各社會生產領域中。此外借助對近幾年新舊媒體發展趨勢分析可知,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形式更為多樣且靈活,對受眾需求關注并迎合,因此,受眾對新媒體認同度較高。而廣播電視傳媒作為傳統主流媒體也應同時代潮流相順應,并積極做出改變,向更為多元化方向發展。此外,廣播電視新聞還應保持自身所具備的求實及嚴謹風格,嚴格把關電視新聞信息質量。借助雙管齊下,方可對觀眾注意力有效吸引,切實提升電視新聞節目收視率。與此同時,廣播電視新聞還應同新媒體間展開融合發展,如可創建手機客戶端,借助移動平臺將新聞信息向受眾推送,以便用戶可對新聞信息及時獲取。(三)引入市場競爭體系。伴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及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民眾生活質量持續提升,此背景下,民眾生活觀念也隨之產生一定變化。三網融合背景下,民眾可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斷增加,如今日頭條、微博及微信等,受眾可更為便捷且快速地獲取需要的信息,此信息獲取模式下,無疑對廣播電視新聞發展提出挑戰。廣播電視新聞并非為受眾獲取信息的唯一渠道,使得廣播電視新聞受眾面積不斷縮小。針對此現象,需要借助市場競爭體系的引入予以改善。同時借助對市場競爭機制予以規范,構建和諧且良性的市場競爭環)境,避免產生一味追求新聞流量而不顧新聞信息真實性現象產生,杜絕歪曲事實及嘩眾取寵等惡性市場競爭現象產生。除此之外,電視新聞內容制作方面,應將弘揚主旋律作為核心,以此創作出更為優質的電視節目。借此將廣播電視新聞創造力予以充分激發,將廣播電視新聞活力予以調動,借此提升收視率,并推動廣播電視新聞長期、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還應鼓勵廣播電視從業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借助業余時間通過書籍閱讀及繼續教育等方式,不斷健全自身知識體系,拓展自身視野。以此為基礎也可有效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制作水平,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專業性,擴展新聞受眾面積,提高節目收視率及社會影響范圍。(三)豐富營銷傳播模式。在傳統電視新聞節目中,營銷重點在于新聞內容,利用新聞內容引發輿論效果,從而忽略了新聞傳播的問題。但是在當今時代,網絡已經逐漸形成雙向性、非線性以及開放性的局面,這種傳播方式中,信息傳播速度較快,內容更加豐富,觀眾在新聞電視節目中的主體性得到提升,已經逐漸從被動觀看轉化為主動觀看。在此過程中,觀眾的角色發生變化,如果依舊采用傳統的電視新聞營銷方式,則無法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質量,針對這一情況需要認識到傳播渠道的重要性,不斷拓展電視新聞在制作和傳播中的渠道,拓展電視新聞的傳播范圍。因此在當今時代下,電視新聞節目在制作的過程中,不僅需要保證自身節目的內容質量,同時還要不斷拓展渠道,利用新媒體手段,最終達到提升電視新聞媒體發展水平的目的。
三、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能夠看出,在當今時代下,電視新聞媒體依舊采用傳統的經營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時代對其的發展要求。目前我國處于三網融合的背景下,傳統電視新聞媒體在實際發展中遇到了挑戰,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從電視新聞審核以及傳播渠道等方面展開優化完善,為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提供條件,進而提升其在當今市場中的競爭力。同時這種方式還能夠為觀眾提供更加高質量的電視節目,實現電視新聞媒體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銳.三網融合視角下電視新聞傳播路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6):74+111.
[2]董少波,蔡英.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目標與路徑[J].電視指南,2018(12):198.
[3]董艷芳.電視新聞傳播在三網融合下的規制路徑探究[J].傳播力研究,2018,2(01):38-39.
[4]張丹.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目標與路徑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2):197.
[5]李曼.廣播電視新聞在三網融合下的傳播規制目標和路徑[J].采寫編,2017(01):20-21.
[6]李珂嘉賀.基于三網融合影響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目標與路徑探究[J].電視指南,2017.
[7]梁旭東.基于“三網融合”語境下廣播電視記者角色的研究[J].電視指南,2018.
[8]白雙洋.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目標與路徑[J].傳播力研究,2018.
[9]譚光偉.基于三網融合背景下的廣播電視技術與發展[J].現代電視技術,2018.
作者:李倩 姚天琪 劉宇翔 單位:河北廣播電視臺
- 上一篇:大眾文化與廣播電視傳媒引導思考
- 下一篇: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維護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