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電視MTV發展論文

時間:2022-08-01 03:32:00

導語:音樂電視MTV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電視MTV發展論文

摘要:MTV是一種運用聲電技術以及充滿“爆炸性”的視覺信息來傳播音樂的一種綜合性電視藝術。它于九十年代作為舶來品進入中國,這種新的藝術形式如今已在中國得到了蓬勃發展。本文將從中國MTV的成因、發展特征、誤區及趨勢走向等方面對其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國MTV發展特征誤區趨勢走向

音樂電視”是英文“MusicTelevision”的直譯,簡稱mtv。它是一種運用聲電技術以及充滿“爆炸性”的視覺信息來傳播音樂的一種綜合性電視藝術。MTV在九十年代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進入中國,1993年開始,中央電視臺連續舉辦的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極大地推動了中國MTV的蓬勃發展和成熟。如今,MTV己經成為各家電視臺非常重要的音樂節目類型。音樂電視的迅速普及和深入人心,使它不論在音樂領域還是在電視領域,都占領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中國MTV一一多因素的產物

MTV起源于歐美,它最初的命名是始于1981年一個音樂頻道的建立。80年代初,美國有線電視網開辦了一個新欄目,這個欄目的名稱就叫MTV。在較短的時間內,該欄目已為MTV的制作定型一一即用最好的歌曲(通常都是搖滾和流行歌曲)配以最精美的畫面,使原本只是聽覺藝術的歌曲,變為視覺和聽覺結合的一種嶄新的藝術樣式,這種藝術樣式經過定型后,成為歐美各國青年觀眾最喜歡的電視音樂節目之一,此后,英、法、日、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電視臺也相繼開始制作播放類似節目,MTV在全世界獲得了迅速的擴散發展。時至90年代,MTV也進入了中國這一巨大的影視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認為,中國MTV及MTV歌曲的興起,是近現代中國流行歌曲在八十年代伊始出現的一次繁榮高潮的必然產物。西方流行音樂MTV的產生為其提供了既有藍本,中國大陸的文化轉型和意識形態的多元化為其提供了生存空間,而港臺流行音樂的影響以及中國大陸流行歌曲的民族化是推動其發展的一股潮流。MTV是社會技術發展與社會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多因素的產物,體現著特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心理體驗和文化需求。新的藝術門類為人們提供了新的文化信息和新的視聽感受。

MTV在九十年代的發展特征及誤區

MTV在九十年代的最初發展階段,已深深打上了中國的烙印。中央電視臺在1993年和1994年舉辦的兩屆音樂電視MTV大賽為MTV打造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西方的MTV注重商業化操作,追求形式上的標新立異和視覺上的強烈感官刺激,而中國的MTV則講究將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和深遠廣大的民族文化精髓,與世人矚目的“焦點”、“熱點”一起,熔鑄在豐富多彩的形式之中,體現了一種人文主義色彩。這就導致了九十年代的MTV在題材方面呈現出主旋律性和民族性。如香港回歸系列、軍營生活系列、民族風情系列、歷史題材系列等等,這種中國特質的MTV為中國音樂電視創作走向世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96年的MTV《鄉風鄉韻》和《黃河源頭》在國際上先后獲獎就是明證。許多作品在民族性探索道路上頗具匠心,體現出一種現實感受、歷史意識與文化傳統的融合,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感和審美意識在MTV創作藝術中的魅力。因此,中華民族的文化與生活是中國MTV在九十年代的發展主線。

在此同時,某些平庸的MTV作品則表現出了過于強烈的商業廣告意識,降低了自身藝術感染力。隨著MTV在中國大地的風行,不少人看中了它的商業特性,從商業利益出發,大肆地包裝歌手,促銷聽視產品,將MTV的表現功能進行商業性的極化,嚴重破壞了MTV的音樂影視藝術感人的基本品格,貶低了這一新生藝術的自身形象。比如一些影視制作者讓演員歌手的名字三番五次地躍然畫面,希望達到狂轟濫炸的宣傳效果。或者對于女歌手的鏡頭拍攝大量停留在與音樂內容毫不相關的大腿和胸部,嚴重破壞了MTV音樂畫面的整體感。

這個階段的商業性MTV的創作已經模式化、雷同化、甚至低俗化。不少MTV畫面總少不了出現與音樂主題毫不相關的男女調笑、摩托車快艇、沙灘比基尼女郎等內容。MTV的制作有技術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藝術因素、美學因素。技巧是一種手段,技巧要為主題服務,為內容服務,為整體創意構思服務。一個音樂電視作品要有好的創意才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這些類型的MTV都是在商業利益驅使下,缺乏審美與藝術創意的商業產物。

MTV在九十年代的發展誤區是一種正常的藝術現象。這些平庸之作,大部分是一些地市級音像制作單位攝制的,其藝術能力、技術力量、經濟實力可想而知,加之商業利益的誘惑,倉促上陣、草草收場之舉便在所難免了。MTV作為一種舶來品傳入中國,以至于還沒有形成一套系統、明確的創作理論和評價標準就以蔓延的勢頭蓬蓬勃勃地“火”了起來,才會在發展初期產生這種誤區,這是每個新事物的必經之路,但并不會終止它的勃興。事實也證明,此后的中國MTV逐漸走上了健康繁榮的發展道路。

中國MTV當今的趨勢走向

隨著人們精神生活要求不斷增長,審美品味不斷提升,以及電視數字技術不斷發展,MTV的趨勢走向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MTV的創作越來越重視綜合藝術性,在藝術表現上則偏向敘事風格的演繹。創作者們意識到MTV的綜合藝術性,了解到一部優秀的MTV實際上是導演、演員、詞曲、演奏、攝像、燈光、美術、道具、錄音、剪輯等諸多藝術行當的綜合體現,于是開始從MTV的各方面因素入手,追求精致細膩的音畫效果。為了迎合觀眾的收視心理,大量MTV開始走敘事路線,有情節、有故事,像一部短小電視劇,增強了MTV的觀賞性,得大了廣大觀眾的支持。其次,技術發展帶來視聽盛筵。音樂電視發展到今天,人們對它傾注了極大的想象力,電腦特技被運用其中,極大豐富了MTV的表現手段。電腦特技的運用直接拉動了MTV的制作成本,一些MTV出現高成本制作的傾向。值得注意的是,大制作使得人們的感官受到越來越震撼的視聽沖擊,但是這種形式化的東西到最后是否會因其過分注重外在形式,缺少內在的人文關懷而受到觀眾的厭倦呢?這個問題值得思考,也許MTV又會重新追求一種樸素的表現風格,更加重視其內在的意義和表現力,出現返樸歸真的發展趨勢。

MTV是在上個世紀末出現在中國的一種外來文化樣式,并在中國文化環境中建立了中國特色的表現模式。雖然出現過發展誤區,但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已走向繁榮和成熟。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改觀,對精神及娛樂休閑需求的增多,中國的MTV還具有很大的需求空間和生長空間,愿它早日走出一條更加豐富而廣闊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何曉兵:中國音樂電視歌曲興起的原因及其特征(上),中國音樂,2002年第1期

(2)周婷玉:MTV:毀譽裹挾中的生存與發展,北京師范人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總第174期)

(3)何曉兵、郭振元:音樂電視導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