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市場負荷和需求側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26 10:56:32
導語:電力市場負荷和需求側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負荷管理
1.1降壓減載
電壓以及功率的平方關系通常會導致電壓變化時對功率產生較大影響,當電網處于正常運行的狀態時,不等式約束條件允許電壓額定值在某一范圍內正常變化,這一點為我們進行降壓減載提供了條件。驗證說明,每降低1%的電壓便能夠降低1%的負荷。
1.2用戶可中斷負荷的周期控制
這種方式可以說是對用戶可控負荷的最有效的辦法,它主要是通過主站以及具備雙向通信能力的,具有200萬點以上尋址范圍的負控終端來實現的。
1.3切除用戶可中斷負荷
切除用戶可中斷負荷屬于最為簡便的降低負荷的措施,只需要借助單向通信的負控終端便能夠實現。單向通信的負控終端通常存在若干個能夠單獨進行尋址的繼電器以及組地址,同時能夠利用更換地址插銷的手段來對不同地址進行組合,比如說同一地址對兩個繼電器進行控制。另外,可以制定多種管理計劃。即是確定哪些負荷組參與控制、哪個控制組選擇何種控制方案、各個控制方案的優先級以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哪些操作。一般來說一個方案內存在若干控制組,而一個控制組能夠被多個方案所選擇。由此可見,現代化的負荷管理是結合電網以及用戶實際,選擇豐富多樣的,有針對性的負荷管理手段,對用戶可中斷負荷進行控制,同時與啟停式設備的自啟動相結合,從而組建一個良好的供用電環境。這樣的負荷管理方式能夠和分時電價、可中斷電價結合起來,還能夠與需量控制掛鉤,負荷我國電力市場的發展趨勢,有助于推廣實施DSM需求側管理。
2.需求側管理
需求側管理是DemandSideManagement的直譯,它包含了特定的內容。在市場環境之下,供電側的供方以及需求側的需方屬于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平等交易關系。負荷管理以及需求側管理差異性主要是:負荷管理一般屬于削峰填谷、供需雙贏的市場行為,主要對用戶可中斷負荷進行控制;而需求側管理一般在國家政策以及市場激勵環境下所進行的系統工程,包含了建立實施負荷管理方案,戰略節電、節能降耗以及推遲發電投資的實現,不單單對可中斷負荷進行控制,同時還對高耗能產業進行制約,推廣普及各種節能設備等。IEEEDSM委員會對DSM實施方案的分類名目眾多,每個參與國所制定出的DSM規劃也各有千秋,但一般都會包括下面幾點對策:
2.1行政對策
行政措施一般來說是利用頒布相關政策法規的方式來實現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的目的。我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和電監會聯合頒布了關于《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了要借助價格杠桿來實施電力調度管理,科學引導用戶進行電力消費,確保供電工作有序開展,對高耗能產業進行合理的控制,優先保障居民生活以及其他重要用戶的供電,保障電網安全等規定。
2.2財政對策
財政對策一般是利用電力市場運營來實施激勵/抑制電價的措施,比如說分時電價、區域電價以及優質優價、電量計價和可中斷電價等。實質上,國內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借助于價格杠桿來實現削峰的目的,比如說享受優惠電價的高能耗用戶在高峰季節進行設備檢查維修等措施。隨著我國電力市場的不斷發展,未來的電價機制必然會更加有助于需求側管理的推廣普
2.3技術對策
在技術對策中,其一可以選擇旨在削峰填谷的負荷管理系統來對負荷曲線進行改善,減少或者推遲發電投資,而非是單單用于解決缺電狀態下的負荷控制問題;其二,必須要積極推廣普及節能技術,比如說無功補償、絕熱保溫、高效變壓器以及其他低耗家電設備等。
2.4引導對策
引導對策通常包含了宣傳、培訓等。比如說借助媒體手段對相關節能政策以及技能技術進行大力宣傳,定期組織節能講座或者技能產品展示等活動。另外,還有很多有助于開源節流以及環境保護的項目都能夠歸為DSM計劃的范疇中來,例如說把非電力部門所經營的分散電源借助DSM系統進行直接或者間接管理,從而促進熱電聯產以及循環發電,逐漸加大風力發電、地熱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開發力度,著力于解決部分邊遠地區的用電問題,積極尋找其他的可替代的用能設備。
3.結論
(1)過去的負荷管理一般是對需求側的可中斷負荷實施管理,從而對負荷曲線起到改善作用,而不單單用于電力緊缺時的削峰填谷。(2)需求側管理擺脫了可中斷負荷的限制,它的內容名目較多,通常聯系到行政措施、財政措施、技術措施以及引導措施等多個方面,并借助于相關法律以及市場機制來引導科學用電,實現降低能耗的目的。(3)負荷管理、調度運行和電力營銷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必須要嚴格按照《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中的內容來進行系統集成,從而有效實現信息共享與功能互補。
作者:劉茜 單位:三峽大學
- 上一篇:電力市場營銷精細化管理論文
- 下一篇:電子信息工程現代化技術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