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供電企業研究論文

時間:2022-06-22 10:38:00

導語:縣級供電企業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級供電企業研究論文

摘要:縣級供電企業應正確進行負荷預測

關鍵詞:電力負荷預測

現在,各級供電企業正在進行“十五”電網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因為電網規劃是各級供電企業的基建計劃、供電計劃與各項重要計劃的基礎,對供電企業的電網建設起著指導性的作用,所以電網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引起各級供電企業的高度重視。但搞好電網發展規劃的前提和關鍵則是首先正確進行負荷預測??h級供電企業要想使預測的需電量和最大負荷盡可能地正確和接近實際,就必須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工作和采用正確的負荷預測方法。

1深入調查,弄清負荷增長點

要正確進行負荷預測,首先要清楚負荷增長點在哪里,要調查縣計劃委員會和各鄉鎮計劃管理部門,以取得本地區同一時期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因為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是負荷預測的重要參考,是用部門分析法(用電單耗法)和彈性系數等方法進行負荷預測的基礎。其次,就是要調查地方經濟委員會,鄉鎮企業管理部門、水利部門等,以取得和各企業、各部門及農田水利的新建項目和改造項目的用電計劃。其三,就是要針對所掌握的規劃期內的大型用電項目深入調查該項目所屬企業和主管部門,以便取得該項目的進展情況,可行性以及所需負荷等更為詳盡資料。在進行上述詳盡調查的基礎上,要對所掌握的資料根據出資方的經濟實力、產品前景等作出客觀的判斷,同時在統計需電量時,還要考慮一些不可預測的項目和因素。

2采用正確的預測方法

由于電力工業的特點,負荷預測包括需電量預測和負荷預測。預測方法大致可分為二類:即宏觀方法和微觀方法。

2.1微觀方法

詳細地分析負荷的內容、用電結構,從構成它們要素的因果關系進行預測。如:

探討產業用電中產業結構的變化和因技術革新和社會進步帶來的各種產業類別的電力單耗的變化。

·居民生活用電按照家用電器的普及率及其單耗的變化,進行預測的方法。

如部門分析法(用電單耗法)即是微觀預測方法。

2.2宏觀方法

對于全部負荷尋求出某種規律的預測方法。比如:

·和經濟指標相關的外推法(回歸法、年遞增率法);

·電力彈性系數法;

·綜合分析法等即是宏觀預測方法。

根據縣級供電企業的供電區域小、供電量少等特點,就以下需電量和負荷預測的方法進行分析。

3需電量預測的方法

3.1部門分析法(用電單耗法)

部門分析法是以國民經濟的行業劃分為基礎,分行業進行電力需求預測,再累計相加得到總的電力需求。它是電力公司廣泛使用的傳統的電力需求預測方法。

各部門以及行業需電量,采用用電單耗法,就是根據預測期的產值(或產品產量)和用電單耗計算需要的用電量。

部門用電量=部門產品產量×用電單耗

或部門用電量=部門產品產值×用電單耗

國民經濟行業用電分類將全社會分為國民經濟各行業和城鄉居民生活兩大類,這兩大類又分為若干項,具體可劃分如下:

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水利業-水利業-其它

第二產業=工業+建筑業

第三產業=地質普查勘探業+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物資供銷倉儲業+其他各類事業+水利業+其他

城鄉居民用電量=照明用電+家用電器用電+其它

全社會用電量=國民經濟全行業用電+城鄉居民生活用電=第一產業用電+第二產業用電+第三產業用電+城鄉居民生活用電。

預測步驟:

·收集各行業的產品產量及產值計劃;

·確定用電單耗;

·計算各行業的用電量。

此種預測方法是以政府部門同一時期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的第一、二、三產業的產值為基礎,并綜合分析近年各產業產值的單耗變化趨勢而計算出的,因為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是政府計劃部門在收集多方面的資料,綜合多方面的因素而制訂的比較權威的規劃,因此用該法預測的需電量是比較準確的。關鍵在于把握好單耗的變化趨勢,即要考慮前幾年的單耗變化規律,還要考慮電價、技術革新、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國家產業政策多方面因素對各產業產值單耗變化的影響。

3.2大用戶用電量加一般用戶用電量自然增長率

對規劃年度的大用戶(含新增大用戶)的需電量逐個進行調查核實,得出各個大用戶需電量之和,再加上其他一般用戶考慮自然增長率后的需電量,以及用電線損、凈輸出區外的電量,即為本區的全部需電量。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比較適合縣級供電企業的需電量預測,因為一般縣級供電企業供電量較少,一個大用戶用電量的增減將會對該縣的供電量有極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用其他預測方法難以正確反映的。

3.3電力彈性系數法

電力彈性系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電力工業發展速度與國民經濟發展速度之比。

K=VW/VWh=(1+KV)nWo

式中W0、Wh——計算期初、期末用電量

K——電力彈性系數

V——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速度

VW——用電量平均增長速度

電力工業適度超前發展,就是電力彈性系數應大于1,這是長期以來電力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但近年來,各地的彈性系數卻呈現出無規律的顯著變化,不宜再作為主要預測方法。

3.4平均增長率法

對于長期電力負荷預測,在某些行業沒有預測的產值(產品產量)情況下,可根據歷史情況和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確定規劃年度的需電量的平均增長率,從而得出其需電量。

E=E0(1+a)n

式中E、E0-分別為電量預測值和基值

a-需電量平均增長率

n-遞增年數

4最大電力負荷預測

年最大負荷是決定系統該年(或水平年)裝機規模和電網建設的重要依據。年最大負荷預測有以下幾種方法:

4.1平均增長率法

該方法根據歷史統計數據,先求得需電量與最大負荷增長之間的關系,由未來需電量的增長速度,考慮今后負荷結構的變化,適當調整未來水平年的最大負荷增長速度與需電量增長速度的關系,即可用需電量推算出未來各年度的最大負荷。

4.2年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法

電網年最大負荷=電網年需電量/電網年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

公式中年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的取值,一是根據歷史資料由專家分析判斷確定,另一種是以歷史統計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找出負荷結構與年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的關系,再由預測的負荷結構計算出年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

4.3負荷率法

4.4行業同時率法

同時率是指各類用電戶或行業的最大負荷不會出現在同一時間,因此系統的綜合最大負荷不是各類用戶最大負荷直接相加,而是要小一些,這種差別在計算中用同時率來表示。同時率在各用戶之間、各行業之間、各變電所之間及各系統之間都存在。各行業和各系統之間的同時率一般在0.9~0.95左右。

電網年最大負荷=同時率×各行業(或各地區)年最大負荷的累加

上述介紹的是日前常用的幾種需電量和最大負荷的預測方法,各種方法都存在著不確定性,在實際應用時,要根據不同情況、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而且應該同時采用幾種不同的預測方法,以便互相校核預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