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計實訓室建設的意義

時間:2022-11-10 03:11:58

導語:電子設計實訓室建設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設計實訓室建設的意義

1電子設計創新實訓室建設意義

1.1促進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完善

電子設計創新實訓室的建設促進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完善,主要是由于該實訓室的建設,在修訂培養計劃時,可以增加選修實驗項目和課程設計門數,從而完善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選修實驗主要是一些綜合實驗和設計實驗,通過選修實驗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加實踐活動的機會。比如在制定電子專業的培養計劃時,可以增加“傳感器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等課程設計內容,在進行課程設計教學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題目,獨立構思和設計,遇到問題自己解決,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這樣的學習模式,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實踐教學的發展。另外,學生還可以利用該實訓室完成畢業論文的設計,可以由校外的相關企業出題,校外工程師和校內教師共同執導學生的畢業論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創新開發能力。

1.2促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電子設計創新實訓室的建設促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參加創新實踐活動或者是設計比賽時,比如智能汽車設計競賽,高職院校都會給學生定期安排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輔導。對于輔導教師的要求較高,要求他們既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還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工程實踐能力及創新實踐能力較高。為此,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會定期安排相關教師參加一些大型企業或者是國內名校參加工程實訓人才交流活動或者是相關學科的學術交流活動,促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1.3促進高職院校專業特色的形成

電子設計創新實訓室的建設,促進了高職院校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學校建設實訓室之后,大一新生也可以參加實驗室的實踐教學活動,由高年級的師哥、師姐對他們進行指導,傳授知識和技術,包括怎樣識別各種類型的電子元器件、設計和制作簡單電路、焊接等,同時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形成特色的教學模式。另外,通過建設實訓室,學生可以在高仿真的條件下進行鍛煉,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還可以完成教師的一些子課題和企業的攻關項目,使培養的學生“就業有優勢,就業有能力,持續發展有空間”,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

1.4促進高職院校學生設計與創新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試金石,由此可知,實踐環節是檢驗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工程設計的重要環節。通過實訓室,學生可以參加教師的科研,參加各種競賽、科技創新項目、校外企業的科研項目等,為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做前期鋪墊。所以,電子設計創新實訓室的建設,提高了高職院校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

2電子設計創新開放實訓室硬件建設

2.1硬件建設設計宗旨

電子設計創新開放實訓室的硬件建設的設計宗旨就是提高各學科學生之間的交流,保證創新活動的持續開展,提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實踐、創新能力。

2.2硬件建設方案構建目標

電子設計創新開放實訓室的構建目標如下:第一,打破專業劃分和學科界限,開設跨學科和專業的創新型、綜合型實訓項目,吸引全校學生到實訓室參加實訓活動。第二,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確定開放實訓室的開放程度和項目類型。第三,實訓室的開放內容要實施“講求實效、形式多樣”的原則。

2.3硬件建設具體實施

實訓室的建設是為了滿足學生實踐的需要,所以根據學生實驗的要求,要提高一些硬件設施,其硬件設施包括數字信號源、數字示波器、電子實訓工作臺(含穩壓電源等)、元件柜、數字萬用表、雕刻機、高配置電腦、電路板制作機、頻譜分析儀、控溫焊臺等。該實訓室建設可以按照滿足最低5組學生同時做研究配置,其中測試工具、編程設計工具、焊接工具及裝配工具每組學生分配一套,所以每個實訓室配備5套即可。

3實訓室構建軟件建設

3.1教學目標管理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實訓室的建設要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為導向,全心全心為學生服務,提高學生的電路設計等方面的職業能力,充分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滿足社會不同層次的人才需求。所以,實訓室要和職業職業崗位需要相互聯系,通過崗位實務訓練,鞏固基礎理論知識、提高實踐應用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達到職業資格證書認定的標準。另外,為了加強教學和企業之間的聯系,實訓室還可以開展一些應用項目研究、科技咨詢和產品開發等服務活動,可以讓學校更好的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培養,使職業教育更好地滿足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以,實訓室既是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和提高職業素養的場所,更是可以作為聯系學校和企業的紐帶。

3.2實訓室開放性管理

實訓室實行開放的管理制度,全天候對學生進行開放,并為學生提供相應的配套管理服務,制定實訓室的管理辦法。首先,制定日常衛生、電子元器件使用申請、安全管理、設備使用等各項制度。然后,管理模式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主,教師的管理為輔。學生開展自主管理,比如關窗、斷電、關好水龍頭等,教師負責實訓室日常管理,并對實訓室安裝監控設備,全面進行監控。

3.3網絡化管理

由于高職院校電子專業的實訓課課時較多,面對如此多的學生的人數和實訓設備,怎樣對實訓設備進行管理,合理安排實訓室使用時間,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和教學效果,是學校管理層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亟需解決。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數字化的校園網絡,對學校實訓室進行網絡化管理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以校園網為依托,結合管理實訓的特點和需要,開發設計實訓管理信息化系統。通過實訓系統的建設,可以實現對電子設計創新開放實訓室的網絡化管理,采用網上預定的方式安排實訓時間,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共享優質實訓教學資源,提高實訓教學管理質量;節約實訓教學成本,減少儀器設備的重復購置;并對其他專業的開放性實訓室的信息化管理具有一定示范和帶動作用。

3.4培植優秀雙師型師資隊伍

教師團隊是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所以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實訓的教學質量,要培植優秀的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建設一支具有現代教學理念和熟悉行業實踐教學能力過硬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一是,從大型企業中選聘一些優秀的電子方面的技能人才,如技師、電氣工程師和管理人員,經過教學業務的培訓成為實訓教師。另一方面,學校定期選派一些教師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獲得電路設計等實踐經驗,鼓勵他們參加一些職業技能的認定和等級考核,獲得相關證書。同時學校還可以外聘一些兼職教師,兼職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社會實踐的專業知識,彌補實訓基地中師資結構不合理的缺陷。

4總結

高職院校建設校內實訓基地的主要作用就是滿足其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將實踐教學和職業崗位需求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本文分析了電子設計創新開放實訓室建設,通過分析可知,開放性實訓室的建設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環節的補充,也是培養高職學生自主學歷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學生經過創新實訓室自主學習可以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踐操作技能,也可以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提前訓練職業素養、適應職業環境,保證培養的學生滿足社會的需求,促進高職教育的健康發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高職院校要想在職業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加大經費投入,建設高標準的開放性的實訓基地,同時還要著力培養優秀的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制定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培養計劃。同時,政府也要進一步加大對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力度,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質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作者:何銀平單位: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