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信息化設計轉變論文

時間:2022-08-06 04:13:00

導語:計算機信息化設計轉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信息化設計轉變論文

摘要: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信息化由專業術語演變為大眾用語;在觀念世界里,人們對生活的看法也在經歷著由科技進步而激發的大震蕩。計算機的普及,網絡的發展,讓信息化的發展比任何時候都來得迅猛。在這種情況下也使得其參與性、互動性增強,公眾的參與增多。也使得藝術形式沖破傳統的束縛,出現了更多的演變及創新。

關鍵詞:信息化;計算機;轉變;影響

當今企業的生存環境與十年前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全球化趨勢,另一個是電子商務的出現。信息化是由計算機與互聯網的革命所引起的工業經濟轉向信息經濟的一種社會經濟過程。計算機、信息化、數字化的發展將給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

首先,現代信息技術幾乎對任何信息都能進行數字化處理,因而具有成本低、易傳輸、高保真、有利于再創造等優勢;其次,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形成網絡化的信息高速公路,從而打破傳統的時空觀,把距離和時間縮小到零;再次,現代信息技術具有極大的容量,因而可以產生巨大的存儲能力和極快的處理功能,當其在網絡中運作時則會成為一種革命性工具;最后,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很高的寬帶,從而為信息洪流提供必要的快速通道。作為人類信息器官的擴展,信息技術與人類社會同步前進,并不斷發生著革命性突破。

一、計算機輔助設計,數字化對設計的影響

1.1數字化的介入首先改變了傳統的創作方式

由于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和繪圖專家Coreldraw以及動畫經典3DMAXS等的普及應用,使得傳統繪畫中,用筆的形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作為國畫,用筆是非常重要的技巧,而且用筆的方法幾乎是全部,這些在數字化的今天顯得有些蒼白。

1.2選擇性,方式的轉變

由于大部分作品的創作也是為數字化服務的。因為數字化的藝術不僅局限在靜態畫面了,動態的和各種質感顏色的都可以表現出來。人的大腦被解放可以任意的發揮想象力,傳播方式當然就有了巨大的變革。

如果你的作品受到大家的歡迎,可以一夜之間讓全世界數億的網民看到欣賞方式,由原來的經典欣賞細細品位變成了快餐式的文化打開即看,看了即關,而且可選擇的非常多。

1.3對設計的影響

電腦技術給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電腦設計適應時代飛速發展的全球化經濟和立體化的商業競爭,用電腦技術表現同時也是方式的創新。

二、數字化藝術在設計上的優越性

2.1隨機性

藝術創作是一種個性化的精神生產。傳統意義上的繪畫創作,是一種以筆為主要媒介,由人獨立完成的(即使有合作,也是人與人的合作),有目的的創造活動。而計算機繪圖是把計算機繪圖系統當做一支“筆”,利用計算機彩色圖形顯示系統所提供的“菜單”進行創作,并用高技術來管理,將計算機當做一個創作伙伴,這種在人機對話、密切配合、共同思維情況下產生的作品,因其隨機性,結果有時是出人意料的,會具有極其獨特的風格。

2.2簡潔性

簡潔是重要的科學與藝術原則。自然界的狀態往往是不規則的,如云霧、山脈、海岸、水流等形狀,隨著計算機和網絡而出現的分形藝術能夠幫助我們分析、理解和高度概括自然界一切難以描繪的復雜物象,將藝術簡潔化,使藝術達到更高境界。

2.3虛擬性

虛擬性是將不可見的事物視覺化,它是藝術的本性和基本功能之一。從古到今,藝術形式都以塑造完美的虛擬世界、“制造”一個不可能存在的幻想世界、感受令人向往的虛擬環境中的真實等為最高追求。而數字化的最終結果就是虛擬化,它構成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具革命性的生存方式,使創作者融入藝術創作環境之中成為可能。

2.4作為技術手段來說

技法方面講,數字化作為一種先進的技術工具,它給設計的制作過程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在傳統設計教育中,教學一直沿用以表現技能為基礎、技法訓練為中心的原則,從概念構思、圖形設計到實體建模,分成多個層次和階段,學生的設計學習是在具有了一定的繪畫技能以及掌握了有關工具和材料的前提下進行的,設計創作則以手工為主要的表現方式和表現手段。數字化的出現,大大改變了傳統的學習行為。它利用計算機彩色圖形顯示系統所提供的“菜單”進行創作,不僅聲圖并茂、存儲量大、展示快捷、圖像逼真,而且實時設計、隨意編輯、修改、調控、復制和制作各種特技效果;從而大大提高了設計的速度,使學生能夠集中更多的精力致力于概念分析、創意構思、選擇評價等方面工作。

2.5從觀念上講

數字化早已超越了作為設計工具的作用,它不僅能夠提高手繪的速度,更給人們帶來了新的觀念、新的視覺效果、新的表達方式及新的欣賞標準。

數字化媒介因其構造物體的方式、圖像處理上的特點以及傳統工具所無法比擬的人與圖像之間的交互優勢,使我們的設計思維能力得到了延伸,使得我們的設計觸點更為廣泛,設計思路更為大膽。公務員之家:

可見,數字化藝術為發揮人的藝術潛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藝術創造要經過相當艱苦的訓練過程,在基本功的培養上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數字化對藝術的介入,以高技術代替了大量的技法,縮短了藝術創作手段的訓練,使創作方法越來越簡便,可在重新組合中表現出新的感覺,這就使更多的人都能獨立實現自己的想法,隨心所欲地展現自己的藝術構思,藝術創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

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這一切應用的前提是要擁有較好的專業及藝術素養,計算機輔助設計及數字化只可做為表現技術創新的手段,最根本的還是人。

參考文獻

1彭曉輝.《計算機輔助藝術設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