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微博的電子政務論文

時間:2022-09-02 04:44:17

導語:干部微博的電子政務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微博的電子政務論文

1領導干部使用微博的必要性

1.1是引領輿論導向的需要

與傳統媒體信息渠道相比,微博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快。同時,在報道的數量上,日更新量以億計的微博,在信息數量上已經占據了壓倒性優勢,微博正越來越多地分享傳統媒體的話語權,這使得中國輿論陣地的重心開始向微博偏移。思想輿論陣地,你不去占領,別人就會去占領。特別是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通過微博在第一時間不斷更新信息,積極“占領”微博陣地,引領輿論的導向,在遏制各種流言傳播、掌握輿論主導權方面,發揮傳統媒體難以替代的作用。2011年6月南京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微博建設的意見》,明確規定對于災害性、突發性事件要在事發一小時內或獲取信息的一小時內進行微博,為政府有效利用微博開了先河。

1.2是密切干群關系的需要

領導干部通過微博與民眾進行交流,在增強了對政府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性的同時,又能夠及時了解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聽取群眾對黨政部門的意見和建議。這就實現了領導干部與群眾的雙向互動。這是政府創新社會管理方式的一種嘗試,也執政思路和執政方式的轉變。通過微博這一途徑,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更加順暢。更重要的是,微博提供了領導干部和普通民眾溝通情感的一條紐帶、一座橋梁,讓普通民眾的心聲和愿望得以表達,縮短了政府官員和民眾的“心理距離”。浙江省委組織部長蔡奇是名符其實的“微博控”,也是中國極為罕見的擁有6百萬“粉絲”的省部級官員。2012年2月20日上午8時10分,蔡奇在其微博發文:“3月初將赴北京參加全國人代會。作為人大代表,應盡自己的職責。為此,特向社會征集有哪些建議或意見需帶到會上。歡迎大家進言!”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條微博激起了民眾的表達欲望,短短12天就有轉發和評論12000多條。蔡奇在兩會上提交的50件議案、建議和發言中,95%是從網友的建言中“海選”出來的,很好的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職責。

2領導干部使用微博要認真把握微博的特點

為什么微博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呢?這是由它的特點和功能來決定的。

2.1篇幅短小精悍

一條微博最多140個字,這是“微”的體現,也是微博與博客最直觀的區別。微博為什么一定要限定140字呢?這要從它的起源說起,因為微博是個舶來品,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國的Twitter。Twitter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手機網絡,手機短信也成為最自然的發送Tweet的方式,將每條微博限制在一條短信之內,更符合手機用戶的習慣,所以一直把140字沿用至今,成為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也正是由于微博的每個帖子被限定在140個字以內,不需要長篇大論,也不要求謀篇布局,想說什么就可以說什么。這在文化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對使用者的要求,專家學者可以發微博,普通老百姓照樣也可以發微博。因此,曾有人指出,微博的出現,把莎士比亞和普通人置于同一起跑線上,標志著個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2.2病毒式傳播

早前的博客,是由博主在網絡上設置自己的主頁,定期不定期地往上面上傳文章,關注該博主的人必須登錄其主頁才能閱讀其文章。而微博則不同,關注博主的人作為跟隨者(followe)不需要登錄其主頁,就可以及時主動地獲得博主的更新信息,而且可以轉發、收藏和評論;這些跟隨者的跟隨者又能夠及時地獲得轉發的信息和評論,并對之作出自己的相應反應。因此,微博的使用者是在跟隨和被跟隨以及相互跟隨的過程中,一層一層地建立起了自己在網絡上虛擬的社會圈子。也正是因為有這種虛擬的網上社會圈子的存在,使得微博使用者個人信息的傳播擴展異常快捷,一傳十,十傳百,百傳無數……這被學者們稱之為“病毒式傳播”。因此,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政治學博士胡泳說:“微博在信息傳播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2.3信息即時分享

微博與手機相結合,是對互聯網交互行為的一種延伸。通過手機,微博用戶可以始終保持移動在線狀態,隨時隨地瀏覽博客。更重要的是,微博用戶可以借助手機媒體成為即時的報道者。微博博主們隨手拍、隨手發也就越來越方便。以致于,如今任何一個事件發生時,只要有微博博主在現場,就有可能被即時傳播。微博具備了4A的元素,即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可以對正在發生的事情進行簡潔而快速的報道,因而微博被稱為“最快捷最草根的新聞廳”。

2.4微博雖小能量巨大

由于微博是通過“粉絲”跟隨和相互跟隨的方式建立起虛擬網絡社會圈子的,圈子成員之間的信息傳播能夠做到即時互動,可以有效地在圈子內達成協調,支持群體對話和群體行動。微博正以它“140字的簡潔,1秒鐘的快捷”,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宜黃強拆微博直播引發宜黃官場地震,從“我爸是李剛”惹怒眾多網民,到郭美美微博炫富引起慈善信任危機,從“表哥”到“房姐”……微博已經迸發出不容忽視的推動力,已經形成“圍觀就是力量,微博改變生活”的局面,在網絡輿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5信息的真實性無法保證

這既是微博的特點也是微博最大的軟肋所在。傳統媒體的報道是一個經過加工、篩選、總結的過程,還要經過層層把關,能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微博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公共交流平臺,人人都能隨意在微博上說話。微博的通道上也不存在傳統媒體必不可少的“把關人”,得不到審核,任何信息都可以暢通無阻地在網絡上面世,這就導致了一些謠言或虛假信息不可避免地在網絡上傳播。

3領導干部使用微博的注意事項

微博作為一種新技術,是一種工具、一個平臺。它推動了網民相互間的交流、溝通和聯系。微博作為一種社交網絡,誰都可以用,但在方便網民討論交流之余,也給我們領導干部帶來了新的挑戰。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在應用微博的時候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3.1要把握一個度

其一是信息內容要有度。作為黨政干部,遵守法律法規是基本。黨政干部是使用微博的時候應成為普通群眾的典范,要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禁止利用個人微博從事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其他用戶作模范表率。河北保定的劉某在未經證實的環境下,在網上散布“保定252醫院呈現非典變異病毒”的虛假信息,擾亂了社會治安。該男子由此被勞教兩年。由此可見,所謂的“言論自由”是有一個度的,是以不違反法律法規這個底線為前提的。一旦觸犯法律,越雷池半步,后果必定是血的教訓。其二是信息頻率要有度。對于黨政干部微博而言,微博具有很強的個人屬性,內容更新依靠個人獨立完成。所以,黨政干部微博在內容更新上更應把握住頻率,在同一時間段內,頻發微博,屢次更新的行為不值得提倡,尤其是在正常工作時間,切勿圖一時新奇,更新過于頻繁,容易給公眾留下“不務正業”的心理印象。

3.2要有一顆謹慎之心

開通微博,對黨政干部而言,是大勢所趨。新浪微博開通至今,黨政干部開通微博的數量逐年上升。但是,對微博的各種功能特性,以及存在于其中的風險,一些黨政干部并不真正了解。2011年6月,某衛生局長誤將微博當成聊天工具,把與情婦相約去開房的過程直接在微博上,引發眾多網民“圍觀”。個人形象損毀之外,也嚴重影響了領導干部的整體形象。黨政干部雖然以個人名義開通微博,但其特定的政治職務往往讓人認為其言論也代表著相關政府部門的立場,黨政干部個人形象與政府部門形象緊密相關。因此,黨政干部在微博時,一定要謹慎,不該發的堅決不發,不該轉的堅決不轉。

3.3要有一顆寬容之心

在微博世界里,黨政干部與其他網民一樣,都是平等地位的。微博上有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也有一些帶有攻擊性、毫無道理的謾罵和。面對這些時,黨政干部如果圖“一時嘴快”發表不當言論或者謾罵爭論,只會引火燒身,勢必影響干部所在政府部門形象,對干部個人也會造成不良影響。2011年6月9日,南航拒載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南航一名機長就此事在微博上爆粗口罵乘客,立即引起了網民圍攻,該機長被網友戲稱為“最牛機長”。一句回罵式的還擊,將自己與南航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這個事件最終以該機長刪除了不當言論,并通過微博向廣大網友致歉而收場。面對圍觀謾罵,我們應該首先尋求根源,如果發現網民的不滿情緒是由于某件事情處理不當或者某項投訴質疑沒有得到及時的回饋,那么,我們就應該及時解決問題,在化解危機的同時,既樹立了個人形象,也提升了政府形象,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浙江省副省長鄭繼偉說:開博的最初幾個月在網絡上碰到一些人,見到我說話都罵,我幾度想退出。現在,我對微博已經比較熟悉,感覺微博并不可怕,一些質疑、罵聲并非全無是處。

3.4要有一顆近民之心

對于普通網民來說,微博是一個分享信息、記錄心情的工具。而對于黨政干部來說,微博則是一個與民眾溝通、傾聽民眾聲音的渠道。在微博上,只有放下身子,以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與其交流,才能真正實現有效溝通。福州市公安局用“淘寶體”播發了一則敦促逃犯自首的通告:“親,想結束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日子嗎?想早日回到家人的身邊嗎?親,家中的老母已經哭干了眼淚;無助的孩子已經模糊了父親的模樣。親,現在起至12月31日止,您撥打24小時免費“客服熱線”110,……有許多聚劃算“優惠套餐”哦。您對此滿意嗎?滿意請給全五分評價噢!”。通告發出7天后,一名潛逃3年的嫌犯就投案自首,收到了成效。有人認為這種做法有失嚴肅,但更多人還是對這種做法表示肯定,認為是體現了公安工作跟當今社會形勢的對接,折射出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

3.5要有一雙慧眼

黨政干部開通個人微博,通過微博獲知消息、關注社會熱點事件的進展,有利于了解事件的最新情況,對熱點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進而更好的進行自己的工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微博上確實有不少在傳統媒體上無法得到的消息,但也有一定數量的不實信息和虛假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個人使用微博時,對信息的甄別就變得極為重要。黨政干部微博往往是大量微博網友關注的對象,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一旦掉以輕心,忽視了對信息的檢查與鑒別,而或轉發了不實信息,就可能影響較多網友,無意中推動虛假信息的傳播,引來網友圍觀、調侃。我們既要肯定微博的積極作用,又要清除微博傳播過程中的雜音和謊言,給網民一個清靜、安全的交流平臺,把微博打造成一個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互動的通道、揚善懲惡的平臺、創新社會管理的機制、強化精神文明建設的推手。

作者:張立永單位:中共泰安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