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路管理應用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21 04:52:00

導語:電線路管理應用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線路管理應用分析論文

摘要:IMS-L智能巡檢系統是IntelligentInspection&ManagementSyetemforTransmission&DidtributionLines的簡稱,該系統創造性地集成了全球定位系統(GPS)、掌上電腦設備(PALM機)和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的最新研發成果,基于“移動信息平臺”概念變革傳統巡檢工作方式,積極探索出線路巡檢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最大限度減少漏檢、錯檢,確保電力線路長期高效穩定運行。

關鍵詞:GPS智能巡檢系統輸電線路管理應用

一、引言

IMS-L智能巡檢系統是IntelligentInspection&ManagementSyetemforTransmission&DidtributionLines的簡稱,該系統創造性地集成了全球定位系統(GPS)、掌上電腦設備(PALM機)和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的最新研發成果,基于“移動信息平臺”概念變革傳統巡檢工作方式,積極探索出線路巡檢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最大限度減少漏檢、錯檢,確保電力線路長期高效穩定運行。

輸電線路是電力企業的血管命脈,其管理的好壞,既直接影響著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關系到電力企業的聲譽和效益;也影響著對用戶的正常供電。所以,加強對輸電線路的運行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由于線路巡檢管理是有效保證輸電線路及其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一項基礎工作。通過巡視檢查來掌握線路運行狀況及周圍環境的變化,發現設備缺陷和危及線路安全的隱患,提出具體的檢修內容,以便及時消除缺陷,預防事故發生,或將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圍,保證輸電線路的安全和電力系統穩定,達到電力系統“安全、經濟、多供、少損”的運行目標。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電網規模日益擴大,基于紙、筆的傳統線路巡檢模式所引發的電網安全隱患已日漸突出。主要表現為存在人為因素多、管理成本高、無法監督巡檢人員工作狀態等明顯缺陷,同時也無法適應線路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要求。

商丘市電業局輸電工區是一個規模較大的輸電線路管理單位,一直致力于不斷提高線路的運行水平以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管理系統在電力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使得企業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工區在大力推行標準化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地將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引入到線路管理工作中,通過對各項業務、各類數據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積極引入了適用于商丘市電業局輸電工區輸電線路運行管理系統,通過對業務流程的控制、對信息的充分共享和利用,使輸電線路的運行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

二、系統核心功能概述如下:

無需在桿塔或線路上安裝任何信息識別載體,直接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實現線路巡視自動定位、自動記時,并通過掌上電腦(PALM機)完成缺陷的詳細規范性記錄,使消缺管理和人員考勤逐步走向電子化、信息化、標準化。

管理機收集手持機中的巡檢記錄信息,完成巡檢數據的存儲、查詢、分析、匯總和報表輸出,實現從缺陷發現到缺陷處理的全過程高效監管,同時也體現了PDCA一個高效循環過程。

缺陷庫編制采用開放的分級代碼管理模式,將各種缺陷進行分級分類并賦予唯一的代碼編號,巡檢管理系統內部只識別缺陷代碼,而缺陷的名稱和描述可以任意更改或定制,為用戶的運行和維護提供了極大靈活性。

手持機可通過串口(或USB口)接入管理機,實現巡檢數據的遠程傳輸。

網絡化的多級機構縱向巡檢業務管理,上級部門可隨時對其下屬機構的巡檢數據進行查詢、分析、統計。

提供必要的數據接口,使線路走向,桿塔位置顯示在電子地圖上。

三、系統的組成

整個系統由手持機部分和后臺軟件部分兩大模塊組成:

1、手持機主要分為如下子模塊:

基準定位:系統首次運行或新線路對桿塔進行基礎經緯度的錄入;

巡線操作:對已經確定經緯度的桿塔進行巡視定位,自動顯示當時經緯度與準確時間,并記錄在桿塔上發現的缺陷,同時還可以瀏覽桿塔歷史缺陷信息,提供巡線人員判斷缺陷依據;

數據通信:與電腦進行數據對接,上傳本次數據同時下載下次工作的數據;

輔助工具:對系統起輔助作用的其他程序,包括特殊提示:已經巡視和未巡視的桿塔做不同的標識;電池電量的顯示;GPS電量的顯示,方便提醒巡檢人員,衛星指路:通過輸入的位置數據可以得到兩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方向,記事簿:對非巡檢缺陷信息提供記事簿加以記錄、存儲。

2、后臺管理系統子模塊說明:

高級管理:本功能模塊完成系統的基礎配置功能,包括標準代碼管理和標準缺陷管理;

系統管理:本功能模塊完成系統配置功能,包括機構管理、線路管理和桿塔管理;

計劃管理:本功能模塊用于制定巡線計劃,但不會在手持機中單獨以巡線計劃的方式出現。在巡檢過程中手持機會根據巡線計劃設置的時間以及巡檢工作的進度來完成相應的計劃;

巡線管理:本功能模塊用于巡線缺陷記錄的查詢、桿塔查詢、計劃查詢以及考勤管理等;

缺陷管理:為使整個巡檢系統形成一個閉環操作,本功能模塊對上傳的數據進行進一步操作,完成缺陷登記、消缺流程和數據統計;

數據通信:本功能模塊用于管理機對手持機下達定位和巡線任務以及手持機上傳巡檢數據到管理機;

報表打印:本功能模塊用于在指定時間段內、指定線路、指定缺陷等級以及處理類型(全部缺陷、已消除缺陷、未消除缺陷)的報表輸出;

輔助功能:輔助功能是整個系統個性設置的體現,包括系統幫助、修改個人密碼、系統界面設置、基礎設置(僅管理員可見)和用戶注銷模塊;

擴展功能:擴展功能是對以上系統實現功能的進一步擴展,包括網絡瀏覽和數據轉換功能,同時為GIS提供必要的數據接口,可以使線路走向,桿塔位置以及桿塔缺陷直觀顯示在GIS中。

四、GPS系統與其他系統的結合

單純的GPS系統實用價值受到限制。在實際應用中,GPS系統往往與GIS系統相結合,利用GPS系統中的經緯度信息,在GIS的電子地圖中顯示線路走向,并掛接相關信息,使線路更直觀,信息更完善。

五、結束語

現代計算機技術與相關專業相結合的應用,極大提高了管理水平,減少了管理成本。GPS定位的應用,無形中加強了監管手段,增強了巡視人員的責任心;后臺軟件的開發,提高了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兩方面的結合,從而更加確保輸電網的安全運行。GPS在商丘局運行兩年多來,收到了很大的實際效果,成績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