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論文
時間:2022-04-08 09:37:48
導語: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電子信息工程的特征
智能化和自動化是當前諸多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而智能化和自動化的實現,則有賴于電子信息工程的支持。目前,電子信息工程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各個角落,并為我們提供了諸多便利。總體來說,電子信息工程具備三方面的明顯特征:第一是覆蓋范圍廣。21世紀被稱為“信息爆炸時代”,信息資源的價值也得到了凸顯。面對海量的信息資源,單靠人力很難進行有效的分析處理,而電子信息工程則彌補了這一弊端。電子信息工程幾乎覆蓋了任何一個行業,像通訊、航空航天、工業制造、電子商務等,都需要電子信息工程的技術支持;第二是精確性高。電子信息工程依靠編程指令來完成相應的動作,具有獨立的程式化運行系統,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影響;第三是發展迅速,早期電子信息工程僅應用于軍工領域,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電子信息工程已經在各行各業都得到了普及應用。加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推動作用,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也十分迅速。
2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特征
利用網絡將各個相對獨立的計算機連接起來,實現不同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得以發展的主要途徑。自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問世以來,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其特征主要表現為:第一,可以實現數據信息的集成處理。利用互聯網將目標信息收集并傳遞到計算機服務器中,服務器可以快速地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并根據人為設定的信息獲取標準找到與之相匹配的數據,從而實現了集成化處理。同時,不同計算機之間還能夠利用網絡完成資源的共享,使信息類型變得豐富化;第二是可以實現數據信息的分布處理。對于一些流量較大的網站,由于特定時間段內的訪問量巨大,因此計算機服務器所承擔的壓力也會較大,當數據流量超過計算機網絡傳輸限度后,容易出現網絡癱瘓等問題。分布式處理能夠通過數據分流的形式分擔服務器的負荷,從而使計算機網絡平穩運行。第三是可以提供綜合性的信息服務,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借助于超鏈接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對應的服務,例如網絡購物、電視會議等。
3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優勢
3.1有利于提高信息流通質量。在電子通信工程中應用網絡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戶的使用效率,縮短信息的獲取時間,而且在進行信息的篩選、處理、計算及反饋過程中也突出其優勢,大大地降低了過去信息的耗時耗力,在網絡開展信息交流更為便利,最終收獲信息交流的質量水平。不僅如此,網絡技術對信息有效的處理與,能夠極大地提升人們對于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上激發信息的有效性。故而,把網絡技術嵌入電子信息的通信工程中,一方面能夠提高國內各產業、行業對信息數據的處理需求,還可以在很大水平上拓寬信息來源的渠道,使得電子通信工程獲取信息的數據量日益增加,所信息來源的渠道也進一步擴大,最終實現該行業部門的工作效率。依托于計算機網絡傳輸的電子信息控制指令,還能夠共享計算機網絡的安全保密功能,例如對于重要傳輸信息進行加密,對于提高電子信息的通信指令和安全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2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安全性。早期的電子信息系統在進行指令傳輸時,由于只采用了簡單的加密算法,因此信息容易被破解,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控制指令難以正確傳達。計算機網絡技術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安全保密模式。依托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電子信息工程,也可以借助于計算機網絡的信息加密手段,提高內部指令和信息的安全性。例如,可以在計算機中安裝一些殺毒軟件,對電子信息系統中的一些重點設備進行定期殺毒,保障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另外,計算機網絡領域中的一些安全技術,也可以在電信信息工程中加以借鑒和應用。例如,早期在計算機領域廣泛使用的防火墻技術,也可以將其應用到電子信息系統中,提高電子信息設備的運行安全性。另外,還可以在電子信息設備中設置自動備份功能,有效防止控制指令和內部信息的丟失。無論如何,基于網絡技術背景下的電子通信工程相較于傳統的紙張信息的安全性,有著明顯的提高。
4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實踐應用
4.1新設備的開發。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是電子信息工程發展的兩大主流方向。而新的電子設備的設計和開發,離不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支持。一方面,在設備研發設計階段,工程人員需要獲取大量的研發信息,包括設備選型、應用領域以及市場前景等,這些信息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查找,從而為新設備的研發提供一些參考。另一方面,電子設備要想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其中必須經歷成百上千次的實驗,以確保該設備不存在質量問題,并符合其功能設定。利用計算機仿真軟件,可以零成本的對該設備進行調試實驗,找出設備可能存在的不足,使設備盡快投入市場。除此之外,這些新的電子設備投入應用后,在使用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如何,還需要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動態檢測和定期反饋。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設備研發中的應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新設備研發中出現問題,對于降低新設備研發成本也有積極作用,這也成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信領域應用的一大優勢。4.2信息系統的維護。電子信息工程是由多個系統組成的綜合性工程,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如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系統的運行穩定性受到影響,部分功能也難以正常實現。因此,對于一些結構比較復雜的計算機,需要技術人員定期進行系統維護,確保電子信息工程的高效運行。但是由于技術和成本等方面的影響,現階段電子信息工程并沒有建立獨立的維護系統,而是需要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輔助完成系統運行工況的巡檢。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成熟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逐漸得到了推廣應用,使得原本電子信息系統的維護效率成倍提升,降低了單次電子信息系統維護的成本。除了由技術人員對電子信息系統的硬件設備進行必要的維護外,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還能夠實現整個電子信息系統的自動巡檢和自我診斷。例如,電子信息系統中包含了功能不同的各類設備,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動態監測這些設備的運行工況。當這些電子信息設備內部程序或執行過程中出現故障時,就會將這些故障信息利用網絡反饋到計算機中。計算機存儲器中保存有常見故障信息的處理程序,經過信息配對后,計算機能夠自動調用這些處理程序,從而保證了電子信息設備始終處于正常運行狀態。4.3數字信息的傳遞。電子信息工程可以實現對信息的加工、處理,也可以在單一系統內完成簡單的信息傳遞。但是對于一些相對復雜的系統,電子信息工程則很難實現對數字化信息的有效管理,需要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輔助完成信息的傳遞工作。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為實現數字信息的有效傳遞提供了基礎。目前主要的實現方式分為兩類:第一種是利利用計算機作為信息傳播的中轉站,在電子信息系統和外部設備之間建立信息聯系。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從電子信息系統中對外發送控制指令,而且也能夠將終端的信息及時傳遞到電子信息系統中,實現指令發送和反饋閉環處理。第二種是利用無線通訊技術,在各個設備中安裝信號接收器,接受電子信息系統發送的控制指令。接收器可以將信號轉化為動作指令,然后控制設備完成相應的動作。而無線通訊的核心技術正是以電子信息工程為基礎。
5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前景
為了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實現對電子設備的精確化控制,現階段的電子信息工程設備都設置了聯網功能,利用計算機網絡完成一些基礎性的信息交互和資源共享。通過對比計算機網絡和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里程也可以看出,每一次計算機網絡的革新,都會對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同樣的,電子信息工程研發出的一些新設備,又可以應用到計算機網絡中,為構建智能化的計算機網絡管理體系提供了支持。從這一點來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必須要拓寬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電子信息工程的聯系廣度,在兩種技術之間搭建一體化的資源共享平臺,加速電子信息工程網絡化發展進程。計算機網絡技術屬于電子信息設備研發與設備資源實現共享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TCP/IP對電子信息設備的網絡連接形勢、傳輸數據等展開了定義,并且涵括了包括網絡接口層、應用層、網際層及運輸層的分層系統,而這些分層體系是完成傳輸控制協議的重點,負責聚集信息和傳輸信息。現階段,絕大多數的電子信息設備間都普遍通過網絡技術來完成對資源之間的傳遞,網絡信息的傳遞就需要通過TCP/IP協議才可以得到滿足。作為一項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綱領性路徑的工程技術,其在電子信息工程的整體發展中占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所以,全面強化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現代技術的有機結合,可以行之有效地推動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并最大程度上發揮所長,發揮優勢。
6結束語
作為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而來的電子信息工程,只有重視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實踐應用,才能為自身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提供動力支持。時至今日,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領域的各個角落,并且在信息收集、資源共享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電子信息工程作為融合了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綜合性學科,也只有把握好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的契合點,才能實現兩者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迎春,徐建東,蔣野.計算機輔助軟件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1):103-106.
[2]董蘊華,鄭先鋒,張新成.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例[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3(4):30-33.
[3]成冬梅.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中的應用[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4(4):115-116.
[4]鄧開勇,劉吉山.基于DSP的信號處理系統在電子信息工程綜合實踐中的應用[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2(07):131-133.
[5]閆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實際應用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1):164-165.
作者:張明超 單位:亳州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 上一篇:電子信息資源研制與應用
- 下一篇:電子信息工程實驗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