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網絡應用的三項原則
時間:2022-03-31 09:50:00
導語:論網絡應用的三項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作者根據多年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應用實踐經驗,提出了在該領域內實用、有效的三項指導原則:從簡、規范、注重細節,以達到工程實踐追求高效、規范、簡約的目的,對工程技術的其它領域具有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網絡應用技術工程技術實踐原則技術規范
在當今時代,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應用于我國城鄉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在這個普及過程中,有伴隨中國網通公司的分解與歸并而在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之間展開的不斷競爭下的升級促銷,有許多省市開展的熱熱鬧鬧的家電下鄉工程;更多的是許多小到一個單位的局域網建設選擇B/S架構還是C/S架構,VPN專線接入服務還是共享百兆專線接人的服務,或單單是個人的計算機知識的學習選擇硬件還是軟件,選擇網絡技術還是編程技術,選擇C#還是Java也都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這就使得尋求工程技術中的指導原則顯得優為重要。
工程技術的原則區別于理論研究原則,不是一定要高精尖;同時也區別于市場原則,不是新奇貴。工程技術應用永遠應當追求高效、規范、簡約。在多年的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應用實踐中,筆者歸納總結出幾條簡單的原則,并在系統維護和校園網絡建設中得到有效驗證。
1選擇時的從簡原則
雖然,我們工程技術中追求的最終目的為安全高效,但是必須首先從人手時的簡約主義開始。在機械工程行業,機械設備的平均使用壽命周期內,每年度其保養和維護費用一般是其采購費用的15%}30%,折舊費用因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制造精度等原因與設備的價格比例差別很大。就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領域來說,由于軟件和硬件設備的更新淘汰快,其折舊率往往很高,極端情況甚至年折舊率近于100%。因此在最初的設備篩選、系統架構甚至軟件學習方向的選擇上,一定要考慮計算機及網絡應用領域的特殊性,盡最大可能地選擇正確的產品和方向,經得起產品市場和技術市場的考驗,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在充分考慮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一旦我們遵循了從簡的原則,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在名目花樣繁多的產品促銷手段面前我們能始終保持冷靜,時刻牢記工程技術中也遵循這樣的定理:“工程技術也是不完善的,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會產生十個新的問題。”有了從簡原則,我們所要應對的工程施工、運行維護、故障排除、增容升級甚至淘汰更新都會變得簡單。而且我們還會發現,從現有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市場我們可以很容易獲得所需要的價廉物美的軟硬件技術服務。
一個最簡單的事例,我們現在有多種廉價的操作系統軟件可選擇,但人們多選擇Win-doves視窗系列。市場占有率高的即大眾化的,也就是“簡而優”的。另外,我在具體的選擇時,可能Windows2000版本就足夠用,這就不要選擇Vista版本的,這至少有兩個好處,第一,你的硬件系統資源可以負擔得起;其次,你的系統所面臨的針對性病毒威脅將大大減少這是大眾化里的個性化。當然,也另有一些其它技術手段可以更好地發揮個性應用,這需要更深入更廣泛地對計算機技術的學習。
2使用時的規范原則
規范是工程技術的生命,沒有規范,或者沒有嚴格的規范,效率無從可言。我們雖然可以在第一步遵循簡約的原則,但是規范的要求仍然要貫徹始終,甚至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我們要求有限的設備資源發揮最大的功能,以期能夠高質量地完成任務,不得不高標準、嚴要求,力爭最優化系統環境。其次,計算機及其網絡系統是高度協調、精細合作的復雜系統,任何的隱患和故障,都可能引起整個系統的癱瘓和崩潰。這些都是與我們所追求的安全高效嚴重背離的。在這個意義上說,規范是效率的保障。
對于工程技術中的人的因素來說,規范更多地與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有關。在大規模生產的質量控制過程中,遵守規范是質量穩定可靠的保障;在計算機及網絡應用技術系統中,規范是首先是系統穩定可靠的保證。也即“規能穩”。
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領域,首先是工程技術領域,而工程技術領域是一個規范的領域,離開規范則寸步不行。現在的工作實際中,計算機及網絡技術行業從業人員良芳不齊,到處存在不嚴格按規范施工、不嚴格按規范操作、不嚴格按規范編寫、不嚴格按規范維護……等等的情況,要求計算機系統或網絡的可靠穩定運行,困難重重。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單位購進一批品牌計算機,準備建設一個電子閱覽室,我們可以認為這些計算機的單機及其統一的操作系統平臺和其他應用軟件是質量完全一致可靠的,但是,在組網的過程中,即便統一配了五類雙絞線,還存在T568A或T568B標準的選擇問題;采用了同一標準,還存在直通線和交叉線的問題;若可以統一采用直通線,還存在連接RJ45接頭時的穩定問題,像只是通了1,2,3,6號線還是通了7股、8股的差異;即便都通了8股線,還存在穩定連接時間、防靜電、編號及排列規范等等一系列有關使用維護的問題。如果沒有規范的保障,任何一點故障都可能是災難。
3維護時的細微原則
有了以上的簡約、規范,我們基本可以看到系統的良好運行狀態了,但是,維護工作的重要也就成為首當其沖了。首先,使用者或維護者應當充分理解系統的設計架構思想,盡可能按原有設計思路使用和維護。這一點不但體現在一個硬件系統的使用上,也體現在對一種軟件應用平臺的學習、操作和開發使用上。其次,使用者在應用和維護過程中,更應嚴格遵循相關規范。否則,南轅北轍、緣木求魚地使用和維護不但是使用者的悲哀,更是創建者的悲劇。有了對系統的充分理解和對規范的嚴格遵守,還要作到一個“細”字,“細則效”。
一個完善的規范的系統,故障率就低,而且故障的絕大部分都是細小的,使用者應當通過系統各方面提供的報警機制和反饋機制理解故障原因,尋找故障點。
在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領域的故障排除,往往遵循這樣的步驟:先硬后軟,先泛啟點,先近后遠。先硬后軟是指首先排除硬件故障的可能性,因為硬件故障往往比較直觀,比如掉電斷網、風扇轉速下降導致系統高溫等;先泛后點主要指網絡故障的排除,從故障范圍判斷故障點;先近后遠是指對網絡故障點的故障排除,如果故障僅限一個終端,先考慮終端和最靠近連接的網絡設備和線路,然后向網絡遠端查找。許多時候,看似復雜的網絡故障,僅僅是由于使用者的環境或使用者的不良習慣引起,比如環境干燥多塵,導致靜電,造成遵循TCPRP協議的底層連接失效;使用者打開不熟悉的文件或網頁,無意被安裝了新程序或中病毒等,造成遵循TCP/IP協議的高層協議失效。
總之,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同時具備電子設備技術的折舊和更新快以及機械設備的技術規程和規范性要求高的特點,也具有工程技術應用方面長久面臨的“用有限的技術和裝備完成高質量水平的加工任務”的類似矛盾;同時,在市場化條件下,又具備了“有限資金或資源與大數量生產工作任務”之間的矛盾。解決好這些矛盾就要遵循這些基本的原則,才能有穩定的設備和網絡,才能有可靠的系統和應用平臺,同時又能節約建設投資和運行維護費用。
- 上一篇:知識產權法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小議
- 下一篇:學校集體工作述職述廉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