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學生行為四新教學新形態研究
時間:2022-10-25 03:13:50
導語:電商學生行為四新教學新形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教20條正式標志著中國高職教育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通道,即將開啟新的黃金時代。電子商務行業所涉及的范疇越來越大,新零售、內容營銷、融媒體、社群電商、跨境電商、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農村電商、智慧供應鏈等不同電商業態推陳出新。電子商務職業教育的開展不僅要順應國家政策、市場環境,而且要根據學生的學情來進行教育實踐。本文剖析了高等實業院校電商學生的行為特點,提出了基于行為分析的“四新”教學新形態,并在此基礎上討論了各種實質性的解決辦法,充分體現研究的實踐性和創新性。
關鍵詞:學生行為;分析;四新新形態實踐研究
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全面推進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和數字浙江建設,推動電商服務模式創新,打造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生態最優區域。職教20條正式標志著中國高職教育進入新時代高質發展黃金期。產業升級、鄉村振興、職教發展,均給專業帶來極好的發展機遇。同時,如何進一步增強人才供給的適應性和針對性,應對產業升級邁向全球中高端水平引發的對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是電商專業面臨的挑戰。
1電子商務學生行為原因分析
近幾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近幾年高職院校擴招學生,促進高職院校的規模逐漸增大,從而更多的挑戰在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教育工作中呈現出來。正確分析高職院校的學情狀況、有針對性地來解決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增強高職院校學生專業實踐能力,才能把專業教育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育得以長效發展。高考規則下生源復雜。因各地區高考試卷難度及考試方式的不同,所招生源地層次參差不齊。如筆者學校內浙江生源與外省生源有一定差別。即使是浙江省內,因為新高考的規則,電商學生選考科目也很不一樣,各種組合都有,甚至是純文和純理的差別。這樣的境況對課程開設及講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職院校招生渠道多樣。高職招生渠道有從職業技校升學的中職學生、通過單招錄取的社會各類人員、通過高考錄取選拔錄取的高中生。這些學生進入高職院校以后,在學習態度、行為能力等方面呈現出不同特點,如好活動但自控能力不強、善表現但自信心不足、重自我但個性張揚、能力強但文化基礎薄弱,小部分同學呈現主動學習的意愿不足、學習熱情不夠等。
2行業發展推動電子商務專業創新
電子商務行業所涉及的范疇越來越大,新零售、內容營銷、融媒體、社群電商、跨境電商、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農村電商、智慧供應鏈等不同電商業態推陳出新。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牽手電商行業,直接加劇了電商的內部競爭。同時企業對人才的專業能力及素質提出了新要求,越來越注重網站的用戶體驗和頁面的視覺呈現,并注重數字化營銷,希望用更加人性化的、設計獨特的、符合顧客審美及習慣的頁面來吸引顧客進入網站、點擊商品,促使下單。各大高職院校都陸續增設了電子商務專業,社會上也出現了相應的電子商務培訓機構,但依然不能滿足電商人才需求缺口。今后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流動會持續加速,企業渴求真正有能力的電子商務人才。《2020年春季電商產業人才報告》指出,目前最缺的四類電商人才,包括電商產品運營人才、電商內容制作人才、新媒體及社交電商人才、直播場控人才等。電商運營要求是多面手,需要懂內容、懂數據、懂運營。
3電子商務專業的“四新”教學改革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育建立在市場及行業的變化、企業的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優化迭代企業需求相關性的課程內容,探索創新型的教學模式來調動學習興趣來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改革,改變教學實踐的培養環境,著重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來適應電商環境。比如采用如下方式:深入企業進行人才培養方向的調研;對接電商企業,聯合企業教師進行雙導師培養模式;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學習;通過直播、短視頻、小組對抗等教學方式來多角度結合等。因此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提出“創建新模式”“創設新環境”“運用新教法”“重塑新評價”這四個新方面的教學改革作為我們電商專業今后努力的方向。目前,我校電商專業在21級培養計劃制定之前對20級、19級電商學生的高考選科科目、高考科目分數、行為興趣特點、實踐效果影響因素等進行了調研分析,并進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以期得到教學改革研究的數據化方向指引,也是“創建新模式”“創設新環境”“運用新教法”“重塑新評價”這四個新方面的電商教學改革的數據基礎。
4“四新”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
4.1電商教學新模式改革
我們根據學生特點優化修正電商人才培養方案內容,突出校企融合課程和技能實踐,從教學模式方面來進行改革實踐。企業學校一起進行培養方案研討認證。每年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僅由學校專業教師團隊研討形成,而且要和企業共同探討。調研、研討、專家認證一個環節都不能少。和阿里等企業簽訂有實效的培養計劃,實現企業課程植入。我校和阿里1688商學院合作進行橙才培養計劃,每個學期學生選修阿里的網絡課程及阿里生態企業提供的線下合作課程。課程內容包括:流通化數字運營專家培訓、見習主播培訓、生態企業崗前培訓等。這種合作不僅從師資層面對教師進行有力的專業轉型,更多的是對學生進行緊跟市場的技能性培養。新課程對應新模式:(1)新技術新市場下的課程內容線。電商是復合型學科,涵蓋了技術、商務等多方面的交叉知識。新技術新市場下我們課程設置的邏輯線包括:數字化運營線、交互設計線、內容運營線等。(2)靈活多樣的課程教學模式。對于不同課程學習,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如網絡營銷與策劃、跨境電子商務等課程可以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模式。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多學習、多研究、多思考、多認識,且需加強多學科之間的融合,立足實際案例技能;如WEB前端開發、互聯網產品設計等課程可以采用OBE(成果導向教育)教學模式,聚焦于學習成果,而不在教學內容、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等方面。學習成果的取得決定了過程的實效性。電子商務專業工學實踐模式轉型。與阿里巴巴及生態企業、神汽在線、濱江周邊電子商務公司等開展三年三階段“工學交替,能力遞進”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將工作與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三年三階段”的工學交替、頂崗實習,使學生專業能力與職業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實現“扎實的首崗勝任能力、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畢業生能力培養目標,“讓學生帶著工作經驗走上社會”。
4.2電商教學新環境建設
進行電商教學新環境建設,如校內電商實訓室改造和建設,包括電商kol直播及內容建設基地、電子商務技術實訓室的改造、智能化團隊型教室的建設、視覺傳達實訓室、網店運營實訓室、網絡編輯實訓室等;開拓合作企業工作環境作為電商學生實踐基地,如與阿里1688平臺的融合建設、與電商對接服務企業的融合環境建設;校內實訓室針對企業項目實踐的靈活運用,如神汽在線工作室等。
4.3電商教學新教法改革
針對不斷變化的電商市場新玩法,電商專業教師進行新教法改革。教師巧用互聯網的特性,實現網絡平臺交互共享;合理利用現代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依托教學資源庫、國省級在線開放課程等平臺所提供的多元交互學習環境;借助網絡媒體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運用網絡媒體在線教學,實現碎片化學習;自建在線課程,如電商SQL數據庫基礎與管理、網絡美工、WEB前端開發、阿里合作直播項目等課程;進行新形態課程改革,如跨境電子商務、互聯網產品設計等課程;大力推廣實施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信息化教學方法與手段。4.4電商教學新評價改革電商是復合型的學科,因此教學評價不能拘泥于單一的評價維度,應該多角度多路徑地針對課程進行評價。如PBL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評價體系體現過程評價;如OBE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評價體系體現過程評價的同時,更突出成果的工作量及創新性評價。當然,網店運營推廣1+X考證項目試點運行和阿里運營推廣認證也是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有效評價途徑。
5四新改革實踐中解決的關鍵細節問題
我們進行了兩輪不斷遞進的實踐后,發現在教學改革中解決了幾個關鍵性問題。電子商務學生的特點怎樣、電子商務高職學生的專業興趣點在哪里?高職電子商務學生在電商領域最適合的企業類型及崗位如何?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如何與市場及企業深度融合,滿足企業對電商人才的技能要求。電子商務新型教學環境如何體現企業文化、如何選擇先進設備及軟件,如直播基地設備等、如何借力企業的實踐環境和設備、如何引入企業的項目、如何攜手企業師資共建課程實現校企共贏。這些問題目前已有一定的基礎,如阿里巴巴1688合作、直播基地合作、神汽在線合作等。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如何充分采用新媒體手段,運用新形態教學,如何積累教學資源,如何進行電商云平臺的建設是電子商務教師目前在思考并實踐的問題。如何構建不同課程的評價標準?網店運營與推廣1+X試點考證如何組織開展?
6“四新”教學改革的意義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職院校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基于“產教融合”的應用型課程體系及校企深度合作構建是培養高技能電商人才的關鍵。深度了解高職類電商學生特點,在數據基礎上定量定性地建立學生行為特點畫像,方便學校、系部、專業、一線教師層面能多角度了解電商學生,配合完成專業教育、全面素質的培養。深化了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內容改革,結合阿里橙才計劃和1+X項目的模塊化學習,課程內容迭代優化,緊跟市場發展需求。根據課程特點,充分使用了電商新媒體運營方式及電商平臺等開放平臺,讓電商新形態教學方法體現在課程之中,實現新課程新變化。改變了傳統考核模式,基于電商課程特點來區別考核,在某些課程中加入企業考核方法,實現多角度推動學生發展。電子商務目前已經開始1+X網店運營推廣試點,同時學生也參與了阿里巴巴認證證書的考核。電商專業課程教學整體思路朝著契合市場發展、企業實際的方向引導,實現系統化的知識結構層層遞進,全方位地考慮到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國章.大數據分析對電商營銷的促進作用及其優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04).
[2]付合軍.新零售下人、貨、場的資源優配[J].經濟研究導刊,2020,(33).
[3]董香玉.媒介場景理論下電商直播現象的發展研究[J].傳播力研究,2020(17).
[4]胡佳.鏈式重構下網絡零售渠道觀轉變及發展對策.商業經濟研究,2020,(10).
[5]張建軍,趙啟蘭.面向新零售的全渠道供應鏈整合與優化——基于服務主導邏輯視角[J].當代經濟管理,2019(04).
[6]伊劍.大數據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提升[J].現代教育技術,2019(05).
[7]曹先仙,關晶.“四新”經濟對我國職業教育技能供需體系的挑戰與對策——以中職智能樓宇專業為例[J].職教通訊,2019(03).
作者:許尤佳 單位: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體育鍛煉意識培養研究
- 下一篇:技術創新對電子商務市場的影響
精品范文
10電商行業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