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商務調研及規劃

時間:2022-12-27 10:07:39

導語:地區商務調研及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區商務調研及規劃

本文作者:何燕工作單位: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移動應用商場(MobileMarket):全球首個以運營商的身份推出的移動應用商場,TD發展和應用+產業鏈共贏,2009年8月于北京強勢。個人開發者被首次納入應用商品的直接提供者范疇,突出草根創業在價值鏈上的作用。手機成為身份認證的新手段。通過廣州市的示范效應,珠三角其他地市也相繼開展電子商務建設工作,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汕頭等地的手機投注、手機購物、親情匯款、市民郵箱等各類應用發展迅速。

專業發展調研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中提出:按照構建“數字珠江三角洲”的總體要求,突破區劃、部門、行業界限和體制性障礙,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部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分區域、按步驟推進無線寬帶城市群建設,構建“隨時隨地隨需”的珠江三角洲信息網絡。到2012年,互聯網普及率和家庭寬帶普及率分別達90%和65%以上,無線寬帶人口覆蓋率達60%左右。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進入全球信息化先進水平行列。1.移動互聯網幾大前景看好業務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發展的最新階段,互聯網與移動的結合不僅是業務模式的簡單移植,更將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促進互聯網業務更好、更快、更安全和更規范地發展。手機具有隨時隨地溝通的特點,從而使SNS(社交網絡服務)在移動領域發展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QQ、微博、微信、MSN、facebook在手機上得到廣泛應用,以個人空間(相冊/日記)、多元化溝通平臺、群組及關系為核心的移動SNS手機社交將發展迅猛;傳統電子商務向移動電子商務轉變,可以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的服務、應用、信息和娛樂,利用手機終端便捷地選擇及購買商品和服務。目前,業務發展已成為影響和拉動移動通信行業最主要的市場導向,總結和挖掘市場,以下是十大最具有前景的移動互聯網業務[2]。1)移動社交將成客戶數字化生存的平臺2)移動電子商務將受到更多商家的青睞3)手機游戲將成為娛樂化先鋒4)手機電視將成為時尚人士新寵5)移動電子閱讀填補狹縫時間6)移動定位服務提供個性化信息7)手機搜索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助推器8)手機內容共享服務將成為客戶的黏合劑9)移動支付蘊藏巨大商機10)移動廣告將是移動互聯網的主要盈利來源2.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情況隨著移動互聯業務的蓬勃發展,移動商務將成為整個社會商業運行的重要模式之一。而移動商務的發展必將帶動相關行業對移動商務人才的大量需求。目前,Android、iPhone作為3G行業發展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人才嚴重儲備不足,致使Android和iPhone開發工程師薪金平均水平在4000-6000元,工作兩年以上者,平均薪水在8000-10000元以上,移動開發工程師迅速成為大學生求職的極佳選擇[3]。某專業招聘網站近日的3G相關職位趨勢分析認為,目前市場上的3G人才主要有三類:設備開發人員、營銷人才和增值服務人才。相關專家分析,相對而言,3G人才主要集中在研發領域,但未來的熱點將會轉移至市場營銷人員。業內人士認為,按照目前的人才儲備狀況,3G將至少出現30-50萬的人才缺口,3G高級技術人員的年薪應在15—20萬元之間。然而,3G的興衰最終將由消費者的需求決定,所以營銷人員對產業的推動顯得非常重要。3G市場營銷人員目前非常短缺,未來將成為3G行業人才需求的重點。

專業發展規劃

1.移動商務專業面向的主要崗位移動商務專業面向的職業崗位以移動商務應用軟件開發、測試、移動業務營銷崗位為主,少數學生的就業崗位可以為移動商務信息系統維護員、移動商務網站內容編輯。2.學生就業企業手機軟件開發公司、手機生產廠商、移動業務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聯通等)營業廳等。3.移動商務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熟練掌握移動商務系統開發與維護技術、移動商務管理與營銷、移動增值業務開發與管理等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與創新精神的高技能專門人才。4.職業面向與培養規格運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構建方法,我們針對移動商務專業面向的就業崗位,制定了崗位主要工作任務和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5.移動商務專業課程體系針對專業面向的主要職業崗位及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要求,我們規劃出該專業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以崗位為主線,分為基本素質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職業能力課程。圖1-移動商務專業課程體系

本文結合廣東省政府制定和實施的《珠江三角洲產業布局一體化規劃(2009-2020年)》通過對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產業發展狀況、移動商務行業發展情況、移動商務人才需求情況的調研分析,規劃出移動商務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該專業已招生2年,通過各階段的人才質量檢測,該課程體系能較好地達到職業崗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