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會性質犯罪措施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8 04:26:00

導語:黑社會性質犯罪措施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黑社會性質犯罪措施管理論文

摘要:黑社會性質犯罪在我國已呈現出惡性發(fā)展之勢,對我國社會治安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由于境外黑社會組織的滲透影響,國內新舊體制轉換中社會制約機制的相對弱化和基礎工作的薄弱、家庭和學校教育失當及預防控制等方面存在的疏漏,導致我國黑社會性質犯罪正呈現出一種向惡性發(fā)展、高級形態(tài)演化,并在局部地區(qū)向國際舞臺邁進的態(tài)勢。黑社會性質犯罪已對國家和社會生活及經濟秩序產生了嚴重的危害,成為當前危害社會的主要問題之一。為加強對此類犯罪研究,采取切實有效的對策遏制其蔓延發(fā)展,不使其形成氣候,是全國公安機關一項緊迫而嚴峻的任務,本文對其特點和發(fā)展趨勢進行了探討,并以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上提出了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我國黑社會性質犯罪;特點:發(fā)展趨勢;防控措施;

“黑社會”一詞,近年來在我國已漸漸被人們所熟悉,不僅僅是因為通過港臺作品的傳播,更重要的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已受到黑幫分子的迫害。由于境外黑社會組織的滲透影響,國內新舊體制轉換中社會制約機制的相對弱化和基礎工作的薄弱、家庭和學校教育失當及預防控制等方面存在的疏漏,導致我國黑社會性質犯罪正呈現出一種向惡性發(fā)展、高級形態(tài)演化,并在局部地區(qū)向國際舞臺邁進的態(tài)勢。黑社會性質犯罪已對國家和社會生活及經濟秩序產生了嚴重的危害,成為當前危害社會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此,打擊黑社會性質犯罪工作刻不容緩,這不僅對于保障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fā)展,實現經濟體制順利轉機,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更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yè)。

一、我國黑社會性質犯罪的特點

(一)在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內部有一定的層次和分工及幫規(guī)。

黑社會性質犯罪集團成員較多,他們長期糾合形成一個固定組織,這些組織大多有一定的組織名稱和明確的組織宗旨。在犯罪組織內部有一定層次,居于最高層次的是被稱為“老大”、“舵爺”等類的首惡分子,整個犯罪組織的活動由其一手操作和控制,在其之下,還按一定的方式排定座次,形成具有等級層次的組織體系,并有明確分工。組織的為首者為控制其手下成員,維持其犯罪組織的動作和保證其組織的生存與發(fā)展,大多制定有嚴格而殘酷的幫規(guī),違者要給予一定處罰。

(二)犯罪活動向經濟領域滲透

由于黑社會性質犯罪的基本目標是追求經濟利益,因而其犯罪活動在類型、作案手段等方法顯示出明顯的經濟傾向性。販毒、敲詐勒索、綁架、收取保護費等犯罪活動大都是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的“杰作”。1991年盛夏,四川省宜賓市一個以勞改釋放人員唐昌明、李兵、唐禮明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在短短七天內先后殺死2人、殺傷3人,被害人均系因拒不交付勒索費而被殺的。暴力犯罪手段使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迅速積累了成千上萬的錢財,初步完成了“犯罪資本原始積累”。這些巨額財富除供犯罪成員揮霍享樂外,還使犯罪集團擁有雄厚的惡性膨脹發(fā)展的經濟基礎,形成獨特的經濟犯罪,從而進入“犯罪資本商業(yè)化階段”。

(三)以合法的經濟活動掩蓋非法活動

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為了拼命追求經濟利益,往往既搞合法經營,又搞違法犯罪,其違法犯罪活動不少是在合法活動的掩蓋下進行的,經營的行業(yè)涉及若干方面。有的黑社會性質犯罪集團以合法的名義投資的工廠、企業(yè),其機構建制、管理模式、經營方法等與主流社會的一般企業(yè)沒什么區(qū)別,他們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機器設備及工藝流程,生產出來的產品暢銷,有知名度,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儼然就是個有相當經濟實力、守法經營的現代化企業(yè)。涉足金融領域使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的上層人物完成了以“雞鳴狗盜”式的梁上君子,到隱跡江湖的“幫主教父”,再到雄踞都市、炙手可熱的財閥大亨角色的轉變,用臺灣黑幫頭目的話說:“打殺爭地盤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現在以高的國際貿易,賺的是大錢。”

(四)大肆腐蝕政法官員,尋求靠山保護

因為有了政治后臺和保護傘的黑社會性質犯罪勢力就會由地下轉到地上,由違法犯罪活動與經濟活動的結全,進入廣泛的社會活動與廣泛的社會活動與政治活動的結合起來。所以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為了長期生存,撈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和有效地逃避打擊,總是力圖將其觸角伸向黨政機關和執(zhí)法部門;他們以金錢賄賂,色情引誘等手段,腐蝕我內部人員中的意志薄弱者,拉人下水,使之成為其靠山和保護傘。犯罪分子尤其重視在公安機關內部尋找保護傘,在他們的拉拔腐蝕下,有的公安民警同其吃吃喝喝,稱兄道弟廝混在一起,有的給這類犯罪分子通報公安機關將采取的偵緝措施,以使他們逍遙法外。在有些案件中,由于有內部人員泄露秘密、通風報信,導致偵破工作難度很大,甚至有些已為甕中之鱉的犯罪分子也能事先得到消息而逃脫。

(五)有一定的武裝對抗能力

以近年來破獲的黑社會性質犯罪的案件來看,大多擁有槍支、管制刀具等作案工具。有的犯罪分子走到哪里槍都不離身,在作案時往往自持有槍支等兇器,膽大妄為動輒持槍威逼受害人,甚至隨意開槍殺人,不僅極大地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也對我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近年來,我國已有多名公安民警在執(zhí)行任務中這類犯罪分子打死打傷。

二、我國黑社會性質犯罪的發(fā)展趨勢

(一)日趨嚴重,進行多種犯罪,且手段向更新化發(fā)展。

多年來,一些人諱言我國存在黑社會犯罪。當黑社會勢力迅速擴大蔓延,在許多地方形成社會治安的最大隱患時,一些人也只是承認存在黑社會性質犯罪。一般來說,在中小城鎮(zhèn)形成完整意義上的黑社會比較困難,最多是雛形但與其也社會現象一樣總是處于流動狀態(tài),也會時俱進,形成更大規(guī)模的黑社會犯罪組織,這一點毋容質疑。近年來不斷查獲的規(guī)模龐大的走私集團和職業(yè)性販毒集團以及組織“人蛇”偷渡案,均已具備了構成黑社會的完事要件。以賴昌興為首的家族走私集團為例,僅偷稅漏稅之巨、牽連官員之多,經濟犯罪與腐敗高官沆瀣一氣,打造權錢權色交易鏈條之復雜,決不亞于國外的黑社會犯罪,完全具備了完整黑社會的構成要件,所以在今后一段時間,中國大陸將存在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如果任其發(fā)展,那么大規(guī)模黑組織的形成也會指日可待。

黑社會性質犯罪往往集多種犯罪于一身。根據對四川省樂山市以李澤云為首的“莽哥”集團、成都市“羅馬”集團、資陽市“黑豹”集團及宜賓縣的狄紹偉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等在全省有影響的黑社會組織作案情況的統計分析,這些犯罪組織涉案類型都在五種以上。傳統的犯罪項目諸如搶劫、賭博及“收保護費”等,雖然照干不誤,但由新一代犯罪集團“發(fā)揚光大”,已不僅僅崇尚于赤裸裸的街頭暴力,更趨向于隱蔽,手段也更加巧妙。與此同時,他們向更為安全、廣闊的經濟領域和科技領域開拓發(fā)展,以及花樣更新的犯罪活動,諸如巨額金融詐騙、電腦犯罪等層出不窮。從總體上看,新型犯罪手段更具有隱蔽性和智能性,風險小而利潤高。以電腦詐騙為例,電腦操作員只需在輸入信息時將數據稍作修改后就能轉走大筆款項;電腦欺詐的行為人精通專業(yè)知識,能輕而易舉地抹掉犯罪證據而不被查獲。

(二)黑社會性質犯罪裝備趨向正規(guī)化、現代化

為了便于控制指揮及逃避公安機關打擊,黑社會性質犯罪集團擁有先進的殺傷性武器和現代化交通、通訊工具。作案時,他們一呼即出,成群結伙;遇有“險情”,他們就互相通知逃之夭夭,用此法與我公安機關抗衡周旋,同時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購置大量的汽車、摩托車、手機等先進的交通、通訊工具,并把這些工具直接用于犯罪活動,與政法機關抗衡。在1995年3月中旬開始的春季嚴打斗爭中,瓊山市公安局將幫號為“32軍”的黑勢力犯罪團伙一舉殲滅,并繳獲軍用手槍4支、沖鋒槍2支、子彈230發(fā)、手榴彈2枚,吉普車、轎車、摩托車十余輛。該犯罪團伙憑借先進的武器裝備及現代化交通、通訊工具、瘋狂作案,肆無忌憚;短短一年中,作案38起,殺死殺傷20余人,在案發(fā)后公然拒捕,與我公安干警展開激烈武器對抗,并打傷我一名干警;事后,又憑借先進交通工具逃之夭夭,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

有的犯罪集團為了提高成員所謂的“素質”,還定期舉行專業(yè)技術培訓,使他們能夠熟練掌握各種交通、通訊工具,并能夠準確地運用槍支,以便在作案時能夠迅速準確地得手,事后又能夠快速逃離以逃避打擊;而且他們有統一著裝和固定的活動場所,定期由專業(yè)人士進行正規(guī)化培訓。

(三)黑社會性質犯罪越來越趨向于國際化

隨著我國加入WTO,國際交往進一步擴大,我國有巨大消費市場,極大地吸引著國外的黑社會組織涉足其中,企圖分一杯羹。

1、國際黑社會組織加速對我國的滲透。國際販毒組織和走私集團已經同我國境內的黑社會性質犯罪集團勾結起來,直接進行國際化的走么、販毒及其他犯罪活動。近年來,國際黑社會與我國黑幫分子相勾結,頻繁從事偷渡非法移民活動,2000年發(fā)生震驚世界的英國多佛港58名偷渡人員喪命慘案就是由荷蘭籍黑幫頭目指揮我國國內的“蛇頭”,組織我國福建省公民到東歐,再轉到英國。廈門、寧德等地還發(fā)生多起拐騙婦女偷渡出境案。一些犯罪活動使單個的黑社會組織很難順利完成,因此,以犯罪集團的聯合對抗政府組織的合作勢在必然,有眼光的“黑老大”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地盤,開始在外面的世界另外開拓新的空間和合作伙伴。近年來,我國境內黑社會組織越來越多的聯合從事制造、販賣、組織偷渡、走私文物等犯罪活動,這些都是黑社會性質犯罪活動趨向國際化的具體反映。

2、港、澳、臺黑社會分子直接闖關,發(fā)展黑社會勢力。目前,香港著名的黑社會組織有“14K”“三合會”,臺灣的有“竹聯幫”等。據公安部門統計,80—90年代初,臺、港、澳黑幫在福建、廣東沿海等地發(fā)展350多個黑社會組織吸收成員500多人。90年代以后,更多的港、澳、臺黑幫滲出透到內地。尤其是當港、澳、臺地區(qū)加緊“打黑”之際,當地黑社會的許多老大和骨干成員紛紛逃到大陸避風。他們繼續(xù)重操舊業(yè),在大陸物色和發(fā)展黑社會勢力,屢做大案。前幾年在廣東被處決的張子強就是典型一例。

三、扼制黑社會性質犯罪的基本對策

2000年,公安部作出了“打黑除惡”的專項斗爭,一年多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以總體上來看,主要是打掉了一批浮在表面的黑惡勢力,對埋得較深的保護傘,也是一次重傷,至于那些組織形式嚴密,經濟實力雄厚,偽裝得比較巧妙,以合法掩護非法的黑社會性質的犯罪組織,盡管也受到了震撼,但真正揭露出來,并受到懲罰的并不多,仍然有一些非法的黑社會組織盤根錯節(jié),很難攻破。今后,中國警方“打黑”任務更加艱巨。

對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的打擊,應當以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上下功夫,要樹立長期作戰(zhàn)的思想和建立“打黑”的長效機制,在戰(zhàn)術上要立足于公秘結合,靈活應變。

(一)戰(zhàn)略對策

1、加強“打黑”立法,為打擊黑社會性質犯罪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武器。“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的立法原則,要求我們在打擊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以下簡稱“打黑”)上必須具有超前意識。1997年我國《刑法》對黑社會性質犯罪的有關規(guī)定,理論界和司法實踐部門認為量刑明顯偏輕,一方面黑社會性質犯罪的頭目和骨干分子基本上都是罪大惡極的慣犯,應從嚴從重懲處,《刑法》應該對此單列條款;另一方面凡包庇縱容違法犯罪活動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犯罪行為上有明顯的直接故意,應以共同犯罪以嚴以重論處,防止黑社會性質犯罪向政治領域滲透。

2、切實增強政治責任心和“打黑”意識。各級公安機關必須以貫徹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發(fā),充分認識“打黑”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用政治的觀點來分析其嚴重危害性,以鞏固政權,維護社會穩(wěn)定,保衛(wèi)經濟建設,服務人民群眾的大局出發(fā),始終把“打黑”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

3、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以經濟上扼制黑社會性質犯罪的發(fā)展。反黑實踐證明,經濟滲透以投資為主要形式,且投資方向多為第三產業(yè),尤其以舞廳、卡拉OK廳、飯店、夜總會、打靶場等娛樂場所居多。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文化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三資”企業(yè)和娛樂業(yè)中涉嫌黑社會性質犯罪的活動監(jiān)控,為公安機關反黑陣地控制做為配合。具體地說,要做為以下工作:一是把好企業(yè)的驗資注冊登記關,企業(yè)的驗資登記注冊是企業(yè)法人成立并開始運轉的必經途徑,工商部門應適當延長對涉黑企業(yè)的審查期限,并立即向公安機關通報信息,使公安機關及時獲取黑信息,防止境外黑社會組織的滲透行為和“洗錢”行為;二是把好經營活動關,要把企業(yè)法人、經濟組織的經營活動納入市場經濟法制軌道,工商管理部門應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核查,監(jiān)管“涉黑”配合公安機關開展防范打擊工作;三是完善地方性娛樂業(yè)管理法規(guī),制定對娛樂業(yè)的投資主體、投資項目、經營方法和內容的檢制及懲戒措施,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對色情、賭博等活動的專項治理工作。

4、要加大反腐敗力度,堅決消除保護傘。

一是嚴格制定完善反腐敗的專門性法律法規(guī);二是必須建立強有力的反腐敗機制,加強外部控制。犯罪分子和腐敗分子具有很強的對抗性,為設置障礙、封鎖消息必須強化國家反腐敗的權威,保證其在正確運用權力的前提下,加大反腐工作力度,逐步鏟除黑社會性質犯罪的土壤;三是必須建立和完善反腐敗舉證和證人保護制度。

5、加強對有可能滑入犯罪組織的相關人員的預防。一是加強對違法青少年的幫教工作,這些人是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的有生力量和“后備軍”,如不爭取就有可能被黑社會團伙拉攏入伙。為此,黨政各部門、社會各團體乃至各個家庭都要負起責任來,針對青少年的特點,開展教育;二是針對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成員大多為“兩勞”釋放人員的特點,做為這些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乃當務之急。要幫助他們重新步入社會正軌,從而達到預防重新犯罪,減少犯罪的目的。

6、改革公安體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適應“打黑”斗爭的需要。

(1)改革“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領導體制。“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領導體制,在實行計劃經濟的年代或許是適宜的,但在轉向市場經濟以后,由于地方各級公安機關歸屬當地黨委政府領導,在人財物各方面都受制于當地政府因而他們只對本地方的黨政領導負責,這會助長地方保護主義,甚至會對抗中央的政令統一。因此必須將“以塊為主”改為“以條為主”,各級公安機關的重要領導,其任務應由上一級主管部門決定,地方公安機關所需經費和裝備,也應該主要由國庫開支,至于在業(yè)務指導方面更須貫徹“下級服從上級”的原則。

(2)建立一支“打黑”專業(yè)隊伍。實踐證明“打黑”與懲治其他犯罪不大一樣,它既要有刑偵工作的方針指導,又要引入國內安全保衛(wèi)工作的方針。有的還需要“打進去,拉出來”,特別要注重收集證據。總之,偵破黑社會性質的犯罪需要一整套的工作謀略和方法。“打黑”必須穩(wěn)、準、狠,同時,還要注意保護民警。

(3)“打黑”工作要注重與其它省地公安機關的協作,確立一定的情況通報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對策研究會,聯合偵辦跨區(qū)域涉黑案件,并逐步使其制度化、實效化,以提高公安機關對黑惡犯罪的偵控能力。

(4)“打黑”還必須注重公安機關與法院、檢察院等部門之間的協作。辦案中,公安機關要主動向政法委匯報“打黑”工作,加強與檢察院、法院各部門的情況溝通,力爭做到快捕、快訴、快判。

(二)戰(zhàn)術對策

1、調查摸底,廣辟情報線索。信息的暢通和靈敏度關系到“打黑”的成敗,要廣辟信息渠道,建立廣泛靈敏的信息網絡,把信息的觸角伸向社會的各個角落,把情況網建到社會最基層,加強秘密力量建設,及時了解和掌握黑社會性質犯罪的活動情況。

2、周密設計,全力抓捕。在初查確認之后就應立即制定周密的緝捕方案,全力組織抓捕。對于已經全部摸清的組織集中進行抓捕,力求一網打盡,對于一時難以全部摸清的組織,要采取擒賊先擒王的辦法,對首犯、要犯和骨干分子實行密捕,對首犯和骨干成員在逃的,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堅決抓捕歸案。

3、適時公開、廣泛發(fā)動。統一搜捕后,“打黑”工作轉入公開,及時宣傳報道“打黑”斗爭中取得的每一個勝利戰(zhàn)果和人民群眾的呼聲。通過電視、廣播公告等,召開各單位黨委一把手會議及黨員群眾大會,努力增強人民群眾“打黑”的信心和勇氣,使被害人和知情群眾能夠積極檢舉揭發(fā),提供線索和犯罪證據以徹底查清全部犯罪事實。

4、全面搜集,固定證據。要通過依法搜查集團成員住所及窩點,依法詢問、訊問和查封、扣押以及運用技偵、獄偵等各種合法手段,全面搜集犯罪的各種證據,并充分利用錄像、錄音等形式予以有效因定為,為辦理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鐵案”做好準備。

5、深挖犯罪,除惡務盡。看一個地方黑惡勢力打得不徹底,不僅看是否依法處理了黑社會性質犯罪集團成員,更主要的是否揭露出了保護傘,對包庇縱容黑惡勢力犯罪的腐敗分子是否處理了,因此在“打黑”工作中,要把發(fā)現和揭露保護傘的工作作為重要一環(huán),深挖發(fā)現保護傘的線索,及時掌握和固定有關的證據。對于發(fā)現的涉及黨政機關和其他部門的人員的違法違紀問題要及時向上一級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報告,并及時移交檢查院或紀檢監(jiān)察部門查處;對于涉及包庇和縱容黑惡勢力犯罪的違法問題,不論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依法處理。

參考文獻:

1、李忠信《黑社會性質犯罪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版

2、《人民公安》2002年第2期

3、《打黑除惡》論文集公安部政治處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