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工資問題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1 10:00:00

導語:企業工資問題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工資問題分析論文

強烈疾呼工資問題,反映了底層人們的心聲;政府各部門積極響應也體現了一種工作姿態。工資問題如此強烈地被關注,其實也是改革發展到新的階段的必然要求,但是,如果操之過急把簡單的問題搞復雜了,那也難免事與愿違。何言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如果就工資的具體內容來說,當然是個復雜的問題,但是,工資政策制定糾纏在這樣一些具體的問題上,肯定是把問題弄得愈加復雜而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只見森林不見樹木,難免讓森林弄花了雙眼而忘記了樹木的功用。筆者以為,認識大家呼吁的工資問題須要抓住本質:比如,央企高管高薪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就不是一個高管薪酬過高的問題,而是底層職工工資過低的問題。如果很復雜地設計一套限高方案,既沒有現實性和沒必要性,又勢必引起更多的質疑和麻煩。同樣,資源壟斷企業員工收入過高問題,其實根本也不是這些企業員工真的收入過高了,而是怨懟者收入過低了。據報導,一個電力系統的員工年收入十萬,輿論嘩然。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標準來看,一個員工年收入十萬也只是剛剛步入小康的門檻而已,無論如何不算是高。結果,有關行業面對這樣的壓力甚至是凍結工資發放,更有甚者武斷地降低收入,置勞動法律法規關于禁止拖欠和克扣的規定于不顧。這樣的一些做法,顯然是把簡單的問題搞復雜了。

筆者以為,工資問題的根本癥結是:伴隨著市場經濟和企業市場化的改革,工資并沒有與之相適應,相對而言,對于底層員工來說,工資是處于低位狀態的。如果加之減員增效造成的員工勞動強度的加大和相當多的企業拒付加班費等等因素,底層員工的工資是相對降低而不是增加的,——至少心理的感受是這樣的,社平工資提高的數據于事無補。從絕對數來看,他們工資額似乎也不少,但是,如果客觀分析,這個數額中有多少是改革開放以來物價上漲的補貼,又有多少本是福利費部分,獎勵也能算做工資?去除這些我們再看底層員工的實際工資就會清楚,我們在政策制定和執行方面虧欠他們的實在是不少,當年的口號猶在耳際:中國勞動力價格低廉具有強大的競爭力!所謂勞動力價格低廉,其核心的內容就是工資低,甚至是刻意壓低。現在是該“還債”的時候了,這就是關于工資問題諸多詬病和爭議的根本所在,我們制定工資政策就是要從這個角度確定思路。而不是降低哪個群體的工資或設計一套平衡收入的標準問題。

制定工資政策,首先要弄清楚基本概念:什么是工資、什么是收入、什么是報酬、什么是薪酬、什么是獎勵、什么是福利、什么是補貼,什么是期權……,如果把工資和福利、獎勵、補貼不予區分而混談為“收入”,那就難免削弱了工資的意義。第二,要弄清楚基本理念:什么是同工同酬、什么是按勞分配、什么是分配原則……,如果把一些虛無的理念當作原則,那勢必造成混亂。第三,要規范企業內部分配行為,大多數企業的那種按照官職確立工資標準的分配標準做法,肯定是不合理的。比如主管機關僅僅是在控制企業工資總額上做文章,結果就可能是底層員工的工資被再次壓低或者管理者的工資又被再次提高。企業內部分配行為問題,從市場經濟理論而言,是不該政府行政權力干預的,但是,中國的國情決定這事還就是需要好好管管。所謂分配不公的問題,這是大家怨聲載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定工資政策深入底層員工傾聽他們的心聲,對于透過現象看本質會大有裨益:千萬不能把簡單的問題搞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