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電子商務商業方法法律保護的完善
時間:2022-06-12 09:04:49
導語:淺議電子商務商業方法法律保護的完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子商務作為一種以計算機技術作為依托、通過互聯網的技術將人們緊密聯系在一起新型的商業模式,在對社會發展創造源泉涌流的財富的同時,面臨如何在網絡環境下保護電子商務特有商業模式與商業方法的重要問題.以技術的分析手段出發,經過系統的戰略思考,如何完善相關法律和法規,對電子商務的商業方法進行一個系統性的法律保護.
關鍵詞:電子商務;產權;保護
1引言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嶄新的運作模式和運作方法,其實際上是互聯網事業的飛速發展對傳統商業方法的一種變革.在這樣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必將面對一些新興的法律問題,特別是在商業的保護和電子產業的專利保護兩個方面.這兩個部分同時也對電子商務環境的合理構建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對于互聯網而言,技術上的難度也導致了商業秘密難以維護,而由于互聯網特有的公開性,商業的保護力度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所以,本文將從如何維護電子商務發展的法規角度出發,對于電子商務的各類觀點進行總體性和技術性的規劃;同時從專利法的角度出發,對于商業層面和法律層面都進行了一定的思考,從而對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具體的完善,使得電子商務企業中新型的商務模式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促進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
2對觀念進行轉變,把電子商務納入專利權保護
2.1對智力活動的解讀
在審查指南中,其對于智力活動的定義如下:所謂智力活動,其一般指的是人們的思維過程,而智力也一般源于思維,所以,其通過大量的思維做出判斷,在推理中得出確切的結論.而且,所謂思維必須通過完整的判斷而產生,它將他人的思維活動作為中間的傳播媒介,并且在運動的過程中得出一個確切的自然結果,同時,在對于智力活動進行相關描述時、必須對人們的思維進行領導,并且將記憶的規則容納于其中,通過一定方法幫助人們進行判斷和記憶.而這種通過規則來幫助人們進行記憶的方法,和專利權中第25條內所規定的款項是十分吻合的,所以,把電子商務中的方法和規則納入專利權的保護規則,其實質上也是十分合理的.通過審查指南的各類規定我們可知;定義智力活動的原則如下:首先,其要求主觀意愿必須由當事人所控制,當該意愿進行變化時,人也會依照意愿的不同而不斷進行相關的變化,其無法通過人類而單獨進行存在.其次,智力活動從人類的某種思維活動加以誕生,能夠通過某一類自然性規律而加以存在,并且能夠實現某一個領域內的實際問題,進而對效果進行技術性的達成,所以,對于專利法而言,這就是實際意義是上的技術手段.
2.2從法律手段進行變革
首先,從電子商務的方面進行判斷和改進.對于組成部分而言,要進行明顯的、科學的意義和判斷,進而應該對科學給出一個明確的范圍,同時,要對專利進行申請,通過專利的制定區別于其是否有別于法律上的范疇,并且對專利進行一定意義上和審查和核實.以確定專利的審查是否能達到入門級的標準.
2.3在刑法方面所進行的改善
(1)要對專利性的犯罪行為加強管理和懲處.對于我國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對于專利犯罪的懲處和保護其實都是很不完善的.而對于專利上的很多侵權行為,更是缺乏相關的懲處和保護.而且,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在沒有經過專利人的允許下,任何對于其專利隨意使用的行為都屬于故意的侵權行為,而這樣的行為無疑具有著極為嚴重的危害性作用.所以,如果沒有完整的刑法方面的維護,這種專利上的侵權行為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這種侵權的行為很容易導致國家和個人的利益都受到嚴重的損害,同時,如果是必要的情況下,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電子商務的專業權利是十分合理的.而且,由于對專利權可能造成侵犯的人不僅有自然人,還有相關的法人,這就使得更應該加強對專利的保護,及時維護專利人的利益.(2)要加強對被侵權人的保護.首先,對于目前的刑法部分而言,對于侵權的處罰方式一共有兩種,一個是自由刑罰,一個是罰金上的處罰.這種處罰對于被侵權人來講是公平而又狠厲的,事實上,每一個成果的出現其背后都是產權所有人大量的付出和心血,所以,對于國家而言也理所當然的應該對其進行回報.但是事實上,我國目前的罰金刑罰都是把侵權人取得的利益都上繳給國庫,而這樣的行為事實上對于被侵權人來講其實有時并不公平,因為這樣會導致侵權人無法償還對被侵權人的賠償,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國其實可以借鑒一下國外的法律,比如要求侵權人將所獲得的利潤折價后賠償給被侵權人,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被侵權人的成本,同時,也能增加犯罪成本,減少專利侵權行為的發生.
作者:毛寧 單位:湖南信息學院商學院
參考文獻:
[1]鄭萬青,姜文鵬.簡論電子商務的商業方法專利[J].知識產權,2011,45(2):22G23.
[2]蔣志培.網絡與電子商務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3]田宏杰.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幾個疑難問題探究[J].法商研究,2010,(2):110G116.
- 上一篇:網絡隱私權法律保護探討
- 下一篇: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法律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