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氣候難民國際法保護

時間:2022-01-29 10:47:39

導語:淺談氣候難民國際法保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氣候難民國際法保護

摘要:氣候難民是指一些地區因氣候加速變暖,干旱、洪澇越發常見,導致稻物歉收,森林火災頻發,海平面上升而不得已跨國界遷徒的新型臨時或永久居住的人。它是國際氣候大會上無法繞開的話題,聯合國在1951年已通過了一項難民公約,但貌似在現實中太不適用,其地位仍難以得到保障。在經歷過讓•查爾斯島、圖瓦盧、格陵蘭島、加利福尼亞以及南北極等地區因遭受氣候災害而產生大量的難民,此問題步入爭論巔峰,各國依次頒布相關的幫助難民的政策以及制定國際人權保護的法律法規,以此達到預防補救和減少此現象的效果。

關鍵詞:氣候異常變化;氣候難民;國際法;人權保護;國家責任

ChrisBrunet島民曾說“我們同意遷移,但這仍讓我們覺得流離失所。”據聯合國統計因氣候移民預計到2050年被迫遷移的人口可能將達到1.5-3億。運用國際法來保護難民人權問題迫在眉睫,但目前國際法未將氣候移民視作難民,因此他們將得不到目的地國家的接收、承認與庇護,致使已焦灼的非法移民問題變得更為敏感。在這個戰爭、恐怖主義和種族迫害已制造了大量難民的年代,跨境氣候移民的到來,意味著這將是一場格外艱巨的挑戰。如何實現難民權益的最大化?如何使各國在這場挑戰賽中均達共贏局面?

一、氣候異常變化

①對難民的影響首先是影響難民生計,格陵蘭島中海豹和鯨魚的死亡使靠其油脂和皮革來取暖和制作捕魚船的愛斯基摩人不得不遷徙。亞利桑那中西部熱浪使農業歉收而被迫遷移。其次是影響難民國土與生命安全,IsledeJeanCharles其已流失近98%的土地面積,島上的土著民Biloxi-Chitimacha-Choctaw部落現存不足百人。國土平均海拔不到4.5米的圖瓦盧如今宣布將舉國搬遷至新西蘭。阿拉斯加一些地方因永凍土的融化變得無法居住。墨西哥平均每年60—70萬人的因沙漠化被迫遷移。2005年約200萬人因Kat-rina和Rita颶風對墨西哥灣沿岸的侵襲而無家可歸。Elizabethtown在4天內的降水量達約913毫米使威爾明頓被洪水隔絕成為孤島。颶風瑪麗亞2017年在美屬波多黎各造成超過4000人死亡。WorldBank2018年警告各國政府預計2050年非洲撒哈啦沙漠以南8700萬人、南亞4000萬人和拉丁美洲1700萬人的氣候難民將面臨生存危機。本世紀末海平面有可能上升1.8米,屆時美國海岸線將被重劃,沿海地區將有約1300萬人被迫遷移。康乃爾大學最新研究到2100年,全球變暖或將導致約20億人無家可歸,淪為“氣候難民”。

二、國際法中人權保護的不足

在實體法方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985年報告中提及環境難民的概念,國際移民組織于2007年提出將所有由環境因素導致的人口遷移都歸為了環境移民,但國際上目前并沒有法律機制、國際公約規定氣候難民概念,且在現國際人權法律體系不足的情況下既不能引用傳統的難民制度規定②,無國籍人的國際公約也不能引用,所以一些人利用法律漏洞進行非法移民,這也成為了各國借機拒絕難民入境的其中一個理由,使那些真正需要庇護的難民得不到幫助。基本人權不容侵犯③且學界中大多數學者認為難民權利應包括如進入權、生命權、健康權、財產權、工作權和遷徙自由、環境權、文化權利、土地權、不推回權利等,但法律對難民的權利規定也不明確。在程序法方面,“難民”權利實施無保障,當難民遷移到他國的領域時,一般難以享受國際人權文書中關于基本人權的規定。當其以訴訟方式尋求聯合國的保護時,因其在物質提供上已略顯匱乏,所以難以及時給予幫助。直接向他國求助時不被批準的情況占多數。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議定書規定的條約應順應時展,關注特定歷史時期中需要普遍保護的重要法益,應在《公約》之外制定單獨的《關于氣候難民地位的議定書》,同時也可以減少二次移民情況的出現。可借鑒采納毛穎潔提議的“框架公約+議定書+附件”的形式④。

三、世界各國共擔責任

DianeC.Bates指出各國往往會采取“遷出”政策而非“遷入”政策,其實氣候難民也會為遷入地帶來很多有益的影響。應承擔責任最主要的理由是,損害結果基本是因各國排放溫室氣體的合力之下所造成的,環境人權問題是全球性問題。所以首先各國政府應訂立國內法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面對氣候難民應及時出資實施安置計劃,當地政府應據氣候難民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政策,可有效的促進生產力的合理分布+生產要素的優化。其次目前各國積極應對的措施表現為通過訂立新的國際公約、締結雙邊條約、建立專門的救濟基金及管理組織等方式進行保護。我國從20C70S開始對印支難民、在華非洲留學生的積極接收與安置行為一直受到整個國際社會的贊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區域性難民公約根據現實情況已拓寬難民范圍即因生命、安全、自由受到威脅而逃離本國的人及南非德班氣候大會上的綠色氣候基金。新西蘭提出的“太平洋12島嶼國家簽證類別”氣候難民安置問題及短期勞工移民。中東地區風能的成本已下降到每千瓦時不到兩美分,水力發電的成本未來10年將降到現在的1/10。在斯坦福大學的移民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通過分析歷史數據,以及難民的教育和職業背景,幫助政府和移民機構找到難民搬遷的最佳地點,目前瑞士在使用當中。還設計DoNotPay機器人免費為難民提供法律援助和Karim機器人為其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最后國際社會整體的立法規范,如《京都議定書》中為部分國家限定了排放溫室氣體的標準。《國際法不加禁止行為所產生的損害性后果的國際責任條款草案》⑤第1條規定排放溫室氣體的行為后果。1972年羅馬俱樂部《增長的極限》提出therisksofenvi-ronmentalovershooting等概念。如果我們要想實現2015年出臺的《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那么需要全世界在2050年左右實現重新造林、修復退化土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據NewYorkPost報導,聯合國的報告顯示,如果能加速減少碳排放量,控制在巴黎合約的協議數據,將能有效地阻止全球暖化,使難民數量從1.43億減少至4千萬。[注釋]①199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關于氣候異常變化的定義.②1951年《國際難民地位公約》和1967年《國際難民地位議定書》對難民所下的定義,以及《公約》第31條第1款和第33條第1款規定.③《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盟約》和《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盟約》中對人權的保護.④形式具體含義是首先簽訂“框架公約”,在其中作出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其次是據其原則對有關締約方的權利與義務進行進一步的協商.⑤如果引起了氣候難民這樣的嚴重跨界損害結果,雖然滿足行為的不加禁止,不會觸發國家責任,但這并不能否定公平正義要求下的賠償責任.

作者:高晗 單位:武漢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