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非婚同居立法規制
時間:2022-04-10 09:16:48
導語:淺議非婚同居立法規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古以來,非婚同居都長期受到社會的抑制和法律的禁止。近年來,非婚同居的現象都在不斷遞增,儼然成為了無法回避的客觀事實,雖然我國的規范性文件沒有禁止非婚同居,但是,相關的立法趨向于空白,現有的許多司法解釋都主要集中在符合事實婚姻狀態下的非婚同居,因此都具有比較明顯的局限性。本文通過對當今社會的現實狀態和國內外對非婚同居法律規制進行對比分析,對于我國非婚同居的立法規制等現實情況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非婚同居;法律規制;立法研究
一、非婚同居的界定與釋義
(一)非婚同居的界定。概念是解決法律問題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我國婚姻法體系下存在“同居”一詞的定義,但是對于“非婚同居”的定義卻趨于空白,因此研究非婚同居的基礎是要較為準確和清晰地界定“非婚同居”一詞。首先,“非婚”是指雙方不存在婚姻狀態,而“不存在婚姻狀態”又指未婚,也包括離婚以及喪偶。從廣義的文義解釋上來看:“非婚”是指不滿足法定的結婚實質要件或者形式要件的兩性關系的結合狀態。其次,“同居”是指雙方在同一處居住共同生活,但是居所應該是比較固定的居住場所,因此,僅是偶爾地租用酒店等發生性關系,并不構成實質意義上的同居,故“非婚同居”具有一定的持續性、穩定性以及長期性等特征。(二)非婚同居的釋義。綜上所述,對于“非婚同居”一詞,可以作出如下釋義:非婚同居是指成年的男女雙方,在不存在婚姻障礙的前提下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基于男女二人的意愿而在同一處居住并共同生活的事實狀態。
二、我國非婚同居現狀分析
(一)非婚同居的分類。以當事人同居時候的年齡作為劃分依據,則非婚同居可以分為年輕性非婚同居和老年性非婚同居。年輕性非婚同居者多為遠離家鄉,生理成熟而婚姻無期的男女青年;而老年性非婚同居者多為已無配偶而搭伴養老的老年人。以當事人同居時候有無婚史作為劃分依據,則非婚同居可以分為有婚史同居和無婚史同居。無婚史同居者多為無獨立經濟來源的大學生,有婚史同居者多為離異者。(二)我國非婚同居現狀解析。從非婚同居的概念以及非婚同居的分類等較為明確了我國目前非婚同居的法律狀態,我國在固守結婚登記制度的同時,對事實婚姻持有的是搖擺不定的態度,因此我國目前對于非婚同居的法律規定是趨于空白狀態,故為實現統一規制非婚同居關系的重要目標,有必要專項立法更多關于非婚同居的規制。
三、國外非婚同居規制的發展與研究
盡管每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制度等都存在不同之處,但是非婚同居從遏制到承認再到保護,是許多國家法律較為一致的選擇,因此諸多國家對此進行了可以借鑒的立法嘗試和司法探究。(一)非婚同居在外國的發展狀況。自古以來,非法同居都近乎屬于一種社會現象,但是其卻一直受到社會的排斥,道德的抑制以及法律的禁止,據美國相關報告,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后期開始,非婚同居者從五十多萬發展到了將近三百五十萬,并且其中有近半的非婚同居者已有子女。(二)非婚同居在外國迅速發展的原因。非婚同居在國外迅速發展,甚至成了許多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得不承認,經濟發展對婚姻演變發生的決定性作用,除此以外,文化的發展也對婚姻的演變具有一定的作用,觀念是文化鑄造的心理,社會的開放化很容易影響人們的兩性關系意識觀念的轉變,因此,人們也開始對非婚同居抱以寬容態度,承認多樣化的家庭形式。(三)國外立法規制的介入。從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非婚同居的法律規制的整體情況來分析,僅有北歐等少數國家未對非婚同居關系作出了相關的立法規制,而多數國家即使將婚姻內多數權益賦予了非婚同居伴侶,但是對于非婚同居的關系還是存在了一些與婚姻規定相例外的特別情形。因此,很多國家不再婚姻法的體系下規制非婚同居,也不將同居關系適用于婚姻法,而是對非婚同居另行單獨的設立法規予以保護。
四、我國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構建
(一)我國非婚同居立法規制的基礎考量。首先,我國客觀存在大量的非婚同居者,在非婚同居引發的社會問題無法化解的情況下,法律應當防范因此導致的社會問題;其次,在兩性關系觀念開發和多元化的當今,非婚同居的立法規制離不開道德倫理的基礎。(二)我國非婚同居法律問題之破解。相關法律規定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非婚同居存在的正當性,但與此同時,也應該正視和破解在非婚同居法律進程中的障礙因素。個人的理性和道德的約束是非常有限的,應當重視法律作為社會的行為規范和生活準則的優越性和強制力,也要看到法律規制非婚同居具有其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優勢,同時,有關法律也應該對非婚同居者進行一定的保護,要從不同程度上去弱化婚姻法所承載的價值取向和利益導向。(三)對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借鑒與發展。對于相關的法律制度,應該秉持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和精神,既要理性地學習借鑒國外對非婚同居法律規制的基礎因素,也要客觀地考察當前社會現實生活和社會文化體系對非婚同居規制的影響,認真切實地分析國家立法規制的具體內容以及相應的司法實踐,試著總結規律,探究共性背后的真正原因,吸收借鑒社會我國兩性關系倫理和非婚同居現狀的規制內容,以期能真正解決非婚同居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參考文獻]
[1]姚婕.非婚同居問題的法律思考[D].西南政法大學,2013.
[2]林嵐.對“試婚”及其法律問題的解析[J].法制與社會,2009.
作者:彭李咪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法學院
- 上一篇:地方立法涉罰制度探析
- 下一篇:無人駕駛汽車立法問題與測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