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與憲法論文
時間:2022-01-30 08:55:06
導語:經濟法與憲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憲法作為國家最高法,任何其他法律的制定主要以憲法為依據,經濟法作為調節經濟社會最重要的手段,其制定與發展都與憲法息息相關,兩者之間的關系如下:
1.1經濟法的發展是憲法基礎經濟法在任何階段都要獲得發展,都必須依據憲法,憲法使其發展的基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每個管家都十分重視經濟法的建設,這不僅僅是因為經濟法對本國的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它能夠體現出國家法律的權威性,進而為國家進入法治化軌道奠定了基礎。發展經濟法必要符合憲法規范,世界各國都在憲法中增加了很多有關經濟性的條款,很多國家都已經實現了經濟憲法,在這種情形下,如果不加大經濟法的發展力度,憲法中的各種條款規定都會陷入無用狀態,這與憲法精神不符,也影響了國家法律整體的系統發展。無論是哪個國家,憲法都是作為根本大法的地位存在,憲法是制定任何其他專項法律的基礎,因此經濟法的制定要與憲法相吻合,不能有任何違背的情況。法律界最著名的理論是位階理論,這一理論也是目前各國使用最重要的理論,該理論強調是法律的層級關系,根據這個理論,憲法地位最高,所有的法律都要服從憲法。
憲法中規定的各項經濟條款,這是經濟法制定的基礎。經濟法制定的重要目的是為了調節社會中各種經濟關系,其所要做到的就是符合憲法精神,這種基本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對政府權利合理的限制以及合理的保護公民權利。從我國經濟法中,我們能夠非常明顯的看出上述的特點。憲法中有很多的條款對經濟法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而經濟法的憲法基礎不僅僅體現在這些條款中,也表現在憲法公平、公正的理念中。所以盡管有些國家在憲法中并沒有詳細的對經濟法進行明確的規定,但是從中我們依然能夠領會到經濟法的憲法基礎。經濟法發展的前提就是以憲法為基準,從中找到發展依據,但是憲法要想獲得一直處于根本大法的地位,就應該重視各個專項法律的發展,其中包括經濟法。憲法只是籠統的規定,其具體的實施還需要專項法律的制定,比如經濟法,經濟法制定不合理或者發展不充分,對憲法目標的實現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1.2經濟法發展有利于憲法發展經濟法制定的內容越豐富越合理,越有利于憲法目標的實現,因此說經濟法的發展對憲法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憲法經濟條款的制定也是依據經濟法的社會實踐效果。經濟法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在這一過程中經過大量的經濟實踐的總結,從而以法律的形式的固定下來。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的經濟體制經歷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在這個歷程中,有很多的經濟法中的條款要做出適當的調整,而需要增加一些經濟條款,經濟法的這些改動,也有利于憲法的發展,對固定憲法根本大法的地位有著積極的影響。
2經濟法與憲法在發展中的協調
憲法與經濟法所共有的“經濟性”,是兩者能夠協調發展的重要前提。隨著憲法中經濟性規范與日俱增,憲法的“經濟性”日益凸顯。經濟憲法的不斷豐富,體現了時代需要和發展要求,而且從發展趨勢上看,經濟憲法可能仍會與日俱增。要落實和體現這些經濟憲法,就必須大力推進經濟法的發展。反之,如果一國的經濟法不能得到實質的發展,則不僅其憲法的規定不能落實,而且還可能在實質上損害其經濟發展。事實上,各主要國家都曾經或正在努力構建較為完備、發達的經濟法制度,這對于推進其經濟和社會發展非常重要。憲法與經濟法所共有的“規范性”,為兩者的協調發展提供了規則基礎。作為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憲法和經濟法都具有規制職能,在規范性方面有相通之處。此外,如前所述,憲法規范和經濟法規范對應兩類不同的秩序,兩類規范具有不同的層級或位階,因此,經濟法規范不僅不能與高位階的憲法規范相抵觸或沖突,還要以憲法中的經濟性規范為基礎,并與經濟憲法保持一致。
應當說,明晰各類規范的層級,對于兩者的協調發展甚為重要。基于上述的經濟性和規范性,必須注意憲法與經濟法之間的一致性。一方面,從法律效力的角度來看,經濟法規范應當與憲法規范保持一致,否則可能會存在違憲的危險;另一方面,從法律發展的角度來看,憲法在發展中亦應吸納經濟法的發展成果,并適時作出適度的調適,從而保持兩者的一致。只有在經濟性和規范性的基礎上實現一致性,才能實現兩者的協調發展。為了增進經濟法與憲法的一致性或協調性,需要通過司法判斷或非司法判斷來認定經濟法與憲法是否存在不一致或不協調。其中,法院通過司法審查所作出的“司法判斷”具有法律效力,因而非常重要。司法機關基于憲法所進行的違憲審查是單向度的,在一定時期,涉及經濟法規范的立法可能會被宣布為“違憲”,但隨著法院對國家的調控和規制職能認識的深化,對憲法的解釋也在發生轉變。例如,在美國曾被認為與憲法存在不一致的個別經濟法制度(如所得稅制度),就早已不再被認為“違憲”,有些國家甚至還將所得稅制度直接規定于憲法中。上述司法判斷或憲法解釋的變化,以及相關具體制度的發展,體現了憲法與經濟法在發展中的相互影響與調適。
3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經濟法與憲法必須要事先協調發展,這樣才能保證國家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這對維護國家秩序也有重要意義。經濟法的發展依靠憲法的發展,而憲法也需要經濟法來實現自身的目標,經濟法與憲法問題涉及到國家內部領域,因此兩者協調發展對國家整體發展意義重大。
作者:何萌單位: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我國農村養老保險論文
- 下一篇:管理專業統計學論文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