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與圍護工程測量方案與優化

時間:2022-06-11 03:00:54

導語:樁基與圍護工程測量方案與優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樁基與圍護工程測量方案與優化

摘要:伴隨著科技進步,工程測量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很多方面已經趨于成熟。但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一些細節方面仍然有改進和優化的空間。為了提高工程測量的質量和精度,最大限度降低測量風險對整個工程項目的不利影響,就要在日常測量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優化,在確保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關鍵詞:樁基圍護工程測量;測量方案優化

在樁基與圍護工程中,各個項目客觀情況千差萬別,測量技術人員的素質也參差不齊。本文結合筆者在某項目的實際工作經驗,從測量前準備工作、平面及高程控制測量、現場施工測量放樣等幾個維度簡要介紹了測量方案的脈絡,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若干優化建議。只有通過對測量工序的不斷改進和優化,統籌測量質量和效率,結合項目現場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工作。

一、工程概況

該工程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某鎮中心區域,本工程共計8幢住宅樓、二個地下車庫,住宅樓層為11-26層。本工程各號樓灌注樁共計304根,管樁共計1864套。本工程基坑圍護采用鉆孔灌注樁擋土、三軸攪拌樁止水、靠地鐵側坑內采用三軸攪拌樁加固。圍護灌注樁共計1293根,三軸止水攪拌樁共2148根,雙軸攪拌樁共3911根。由于該項目工程量大,工期只有三個月,又適逢雨季施工,施工工藝復雜,多臺大型機械設備同時工作,對現場測量放樣提出了較大的挑戰,如何統籌安排各測量工序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測量前準備工作

1.從甲方獲得該項目的建筑總定位圖及樁基與圍護平面布置圖,運用AutoCAD軟件進行套圖。結合工程實踐經驗,經常要把各部分樁位圖紙和基坑圍護圖紙合并在一起,這樣不僅有利于日后統籌安排測量工作,而且對整個項目的謀劃布局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2.從甲方獲得《工程測量測繪成果報告》,了解測繪項目技術說明書,熟悉測繪成果表及對應的控制點,為接下來的現場踏勘做準備。3.準備相關測量儀器及儀器檢校證書,并能熟練操作儀器。

三、平面及高程控制測量

控制測量的布設原則是:遵循從整體到局部,由高級到低級,分級布設,逐級控制。1.現場踏勘及選點。現場選點之前,應調查搜集好項目周邊現有城市底圖,將測繪院提供的控制點坐標展繪到地圖上,這樣便于在底圖上擬定導線的布設方案,可以大大減少現場實地的工作量。實地選點時,要注意幾點:相鄰點間通視良好,地勢較平坦,便于測角和量距;點位應選擇在土質堅實處,便于保存控制點和安置測量儀器;點位附近視野開闊,便于施測;導線點應分布合理,便于控制整個測區。2.檢核已知控制點。用全站儀分別測量已知控制點間的實際角度和平距,和理論角度和距離進行對比,用水準儀檢核各控制點之間的高差,符合限差要求方可使用。3.布設場地施工控制網。導線測量是建立局部地區平面控制網的一種常見方法,因其布點靈活,要求通視條件少,外業工作量小,內業計算簡便,擴展快,它主要用于城鎮建筑區的控制測量。

四、現場施工測量放樣

施工測量放樣和測繪地形圖一樣,也要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平面測量放樣方法主要有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距離交會法和角度交會法等。高程放樣常用全站儀三角高程法和水準測量法。在鉆孔灌注樁施工測量中,用全站儀放樣的大致流程為:架設儀器并定向→導入待放樣坐標數據→用對講機指揮司鏡人員到放樣點→粗定位、挖護筒→樁中心精確復核→測存或記錄→繼續放樣本測站的其它樁位→對后視點檢校→遷站→對上一測站點位進行復核。

五、測量方案的優化

1.考慮到靜壓樁施工時產生的擠土效應對已知控制點的潛在影響,宜在施工影響范圍外引測兩到三個備用控制點,為以后定期復核場地內的施工控制網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場地內施工控制網建立之后,有必要對測量控制點加強保護,設立警示標志,構筑醒目的防護欄,以免接下來施工人員和設備進場后造成不必要的破壞和擾動。2.樁基設備進場之前,要充分利用好場地內通視良好的有利時機,將各棟樓的大致輪廓線及圍護灌注樁邊線測放出來并撒白灰線,采集現有圍墻邊線及場地內重要地物的坐標,并投放到樁基圍護圖紙上。這樣做可以有效配合項目生產經理和施工員合理布局樁基設備及配套設施、鋪設臨時施工便道,進而制定科學高效的施工方案。3.測量前期,配合項目工程師對樁基與圍護圖紙進行編號,使每根樁都有獨立的編號,并將每根樁的城市坐標數據提取出來,保存到Excel表格中。經檢核無誤后,建議提前在辦公室將控制點及放樣點的坐標數據導入到全站儀內。在現場測量時結合樁位圖紙,只需要調取對應的樁編號即可。4.在用全站儀測量放樣樁位時,也要加強和司鏡員的協調配合。

六、結語

筆者作為該項目的測量負責人,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采用上述工作思路和方法,嚴格按照測量工序實施測量,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多種困難,有力配合整個項目如期完工。在后期基坑開挖過程中,筆者持續跟進,配合監理和樁基檢測單位實測樁位偏差,均滿足測量規范要求。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論述,在樁基與圍護工程項目中,建議測量工作者除了要熟悉施工測量的基本流程和方案,還要善于積極作為,主動融入項目生產中來,做到統籌兼顧,努力將各項測量工作做在前面,做到忙而不亂。工作之余也要多思考多總結,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

參考文獻:

[1]張正祿.工程測量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

[2]吳闖,朱瑞,鄒利群,王亞橋,黃擋玉.大型建筑場區工程測量控制網布設及精度保證措施[J].施工技術,2015(15)

[3]陳春雷.樁基工程樁位測量質量通病的控制[J].武漢勘察設計,2012(02)

作者:張伍蒙 單位:上海市地礦建設有限責任公司